【為什麼我們推薦這本書: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
這本書是 2016 年 1 月出版的,但在 2017 年 8 月再版。再版就表示:好看。
一個「青貧」美國女人的故事,通篇描述自己認真工作卻仍然貧窮的生活(她有房子、車子、手機,還有工作),引起全世界迴響——人們會喜歡的故事,通常是因為有共鳴,意即,全世界的人都跟作者一樣,超認真工作但也超級貧窮。
傷心的青貧生活,傷心地深表認同。(責任編輯:鄒家彥)
「讀書」並不適合所有人拿來讓自己變得有出息
我們不是不想期望更多,但說真的,到底哪一種情形比較好?求學是很好的投資,但對於沒有學術細胞的人,一點也不適合。而且你必須用現金付學費,也不能值很多班,又因為上學後,你的時間會更沒彈性,就會很難找工作;另外,上帝啊,教科書的錢貴得要人吐血。
所以啦,我就不是做學術研究的料,在學校念了那麼多年的書,對我來說並不是一筆好的投資,還因此債務纏身,實在沒什麼光采可說。
在進入服務業之前,我在政治機構試著找更充實、較不辛苦的工作。先說清楚:我在政治圈的工作,事實上薪水也不高,時薪一般是八到十美元。很多充實、有創意的工作,一開始的薪水也很低,直到你摸到門道,才可能一路飛黃騰達。如果你有老爸或老媽可以幫點忙,日子就還過得去,否則你根本不會想進入這一行。也就是說,進入這一個行業的人通常享有特權,很多議會職員的工作根本不是從基層做起。
不只薪水很低,要做的事也很多。舉例來說,不忙的時候,就有開不完的訓練會議。大部分的訓練都在華府舉辦,所以很花錢。我目前還在政治領域工作的朋友,就會去。但我沒去。所有做短期、低薪工作,但有人可以當業師的人,現在都還在。但我必須回絕這些工作。通常我一開始就不想寄履歷,因為我知道我無法以這麼少的薪水過日子。
建立人脈謀求更好的工作,對沒閒時間的窮人來說也是狗屁
大部分的時間,我一直卡在最低階,看著和我同期的人超越我,因為他們除了這個工作,什麼事都不必做,因為他們還付得起帳單。窮人沒辦法做的事還有一個:不支薪的實習生。我必須回絕長期下來可能會改善處境的工作,因為我沒辦法無薪工作。再說一次,能做無薪工作的人,都是家裡能幫忙的,在我的世界哩,每一個人都必須工作維生。而這也表示,我們也被那些潛在的人脈,拒絕在外。
至少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沒建立專業人脈,因為我一開始就沒機會建立。能接受無薪工作,或基本上只給午餐的工作,是不必自己付房租的人。因為我一直處在有什麼工作就要做的處境,結果就只能做一些大家認為比他們低階的工作。但是大家還是會納悶,為什麼我們這些在底層工作的人,不在工作中注入一點自己的靈魂。
相反的,我也很納悶,為什麼這些人認為,窮人不應該向資方爭取互惠的條件。我們必須對沒有任何福利的工作盡心盡力,我們必須關心資方的利益,但他們不必關心我們的利益?如果你只想在我的訓練與薪資上投資越少越好;如果你不想給我醫療保險,讓我幾乎沒辦法過活;而且,隨時都要我感到不舒服,以意識到我自己的身分,那你怎麼可以期望我要關心你的獲利?
記住,一分錢,一分貨。只能拿出香蕉,就註定只請得到猴子。
你也對自己努力工作卻得不到應有的報酬感到無力嗎?
集氣來填《宜居城市滿意度大調查》,反映你對城市生活的真實感受!
更多青貧人,更多的生活貧困杯具
台灣高達 89% 年輕人待業中——失業是大環境造成,這藉口要繼續用一百年嗎?
年輕人不管多努力都不會加薪,起床想到上班就好想死
( 本文書摘內容、圖片出自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由好優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Frances Cacnio,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