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前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到底怎麼思考國民黨的改革之路?
雖然大家朗朗上口「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這樣的口號,但未來仍作為台灣第二大黨的國民黨,目前搖搖欲墜,究竟會走向何方?這個近百年歷史的黨,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讓眾人跳船的跳船,有心改革的年輕人反遭黨內大老撻伐?
這一波國民黨改革呼聲中,前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可以說是相當特別的一位。過去曾有深厚的學生運動與左派運動背景,卻跌破眾人眼鏡加入國民黨;選前周子瑜影片造成的風波中,楊偉中突然在臉書上發文「我是台獨分子」,隔日辭去國民黨發言人位置。
近日以來,楊偉中作為改革派的要角,積極提出各種改革方向,質問黨內大老,也因為這樣大動作詢問,被黨內批為國民黨的「叛徒」。作為前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到底怎麼看待這個已經相當老邁的政黨?連續兩次大選慘敗、失去民心的國民黨,到底有沒有改革的可能性?
※ 本次專訪共分為上下篇,本篇為下篇。上篇請見:〈被稱為「叛徒」的日子─前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心路歷程專訪〉
- 「一家不能任二職」 彷彿宮廷規定
2012 年,陳以真出任青輔會主委,此時,楊偉中並無正式工作。
這是馬金時期黨內時的不成文的文化,屬於「同一家」的人不可以在黨內同時擔任要職。楊偉中認為,雖然在民主政治底下,老公是老公、老婆是老婆,哪有什麼「同不同一家」,但這是國民黨內一種政治潛規則。楊偉中雖然可以理解,但當時即便要在國民黨以外的地方找工作,也需要先和上面打過招呼。楊偉中笑說:「那時候岳父就常覺得我為什麼都不去找工作,我也是啞巴吃黃蓮。」
誠然陳以真被安排到青輔會,有選舉上的考量,但楊偉中認為,青輔會也是一個很適合陳以真的位置。陳以真在各地舉辦青年交流營隊,舉辦在地文化導覽團,同時也舉辦兩岸交流營隊,邀請中國非營利組織團體、學者,針對中國民間社會改革方向進行討論。
「畢竟如果台灣的經驗可以讓中國變成更民主、進步的國家,對台灣也是好事,也許中國民主之後也就不管你要不要獨立,或是我們可能透過一個民主的方式決定台灣的方向。」陳以真甚至舉辦反核青年營隊,邀請反核團體演講,讓楊偉中捏一把冷汗。
楊偉中說明,雖然青輔會對府方而言不是重要的部會,國民黨中央也不太會注意到這樣的活動,但也曾經被關切過。
當時,馬英九想要接見青年團體,對於政府官僚而言,青年團體自然是青輔會負責。楊偉中笑說,陳以真也沒有跟他討論,就自己找了反國光石化的環保團體、反 22K 關心青年勞動的團體青年九五陣線。名單一開上去,府方馬上有人打電話給楊偉中,質問為什麼要找親綠團體。「我也是很無奈,名單是陳以真決定的,又不是我叫她提,我根本不知道也沒參與討論,而且那些是社運團體,也不是親綠團體。」
圖片:陳以真任青輔會主委,四處舉辦營隊/來源:陳以真臉書
- 要求進行兩岸紅利分配研究 府方:「抱歉,沒有這個缺」
經歷過幾次來來往往的電話關切,楊偉中更加確定自己想做的並不是幕僚。「反正國民黨那些人在乎的是老闆的形象好不好,會不會被老闆罵。他們沒有很在意怎麼跟民間社會開啟對話。」在裡面親身感受到黨內的政治邏輯,楊偉中並不積極爭取其他位置。
由於青輔會在陳以真接任後的十個月將會改組,府方致電詢問陳以真卸任後是否願意到行政院雲嘉南辦公室擔任執行長。對於政治路尚未想清楚,陳以真並未確定是否要接下這個位置。由於楊偉中當時沒有工作,楊偉中認為自己也許可以去接任雲嘉南辦公室副執行長。這樣的工作分配在溝通上出了些問題,最後演變成「陳以真是執行長、楊偉中是副執行長」的情景,楊偉中被府方責備、媒體也大肆報導,最後也不了了之。
陳以真不願出任雲嘉南辦公室主任,府方改詢問楊偉中有沒有其他想要的工作。
想做的事情一直很明確,楊偉中提出兩項職務:一是回到民間媒體工作,或是繼續在央廣任職,處理對中國節目;二是,楊偉中發現,雖然台灣和中國往來日益頻繁,卻並未有兩岸政策紅利的研究平台。「舉例而言,虱目魚的契作是否真的惠及地方基層?政策反應如何?實際運作狀況好不好?」楊偉中認為「以兩岸關係應平等的角度來說,不論是海基會或其他團體,應該有官方機構或研究單位進行計畫」。
兩岸的紅利分配不均,要有產業政策評估。楊偉中提出自己的想法,但只得到府方高層冷冷一句:「我們沒有這樣的平台,你想清楚再來。」楊偉中有些傻眼,「失業是很痛苦,但我也沒有要人家賞碗飯吃。」
- 陳以真參選要資源 決定入黨擔任發言人
隨著 2014 的選舉到來,黨中央期待陳以真再次挑戰嘉義的意圖越來越明顯。回憶過去陳以真競選立委缺少資源,楊偉中考量,「搞政治還是要有自己的地盤」,如果真的想要取得國民黨的協助,勢必得要與黨中央打好關係。他掙扎許久,在 2013 年 6 月加入國民黨,10 月,擔任馬英九競選黨主席的發言人。
圖片:楊偉中出任國民黨發言人/來源:中央通訊社
「這樣的決定當然是很痛苦的,畢竟當發言人,你自主的空間本來就比較少。」楊偉中自嘲,「至少就任時期躲過馬王政爭,不用陷入對峙局面」發言人的位置需要面對媒體,他也有心理建設,發言人的位置本身就不是改革者的角色。楊偉中僅能在每一次撰寫發言稿時,盡可能降低與人打口水戰的成分,期許多一些建設性討論。
發言人的任期結束後,原先要回嘉義替陳以真競選,但府方臨時開缺,詢問楊偉中是否有興趣短期在總統府工作,再轉往央廣,重回媒體職務。對於這個安排很滿意,滿懷期待的楊偉中,在 2 月 20 日辭職,先回家陪伴家人、協助競選事務,並等待復職。
在即將進入總統府的前幾天,2014 年 3 月,發生了 318 事件。
- 「我們總要回頭面對自己」 國民黨惹怒太陽花世代
一看到學生衝進立法院,並開始長久靜坐,楊偉中知道,國民黨勢必無法處理好這個局面。對於馬英九,楊偉中認為,
「馬英九是個非常堅持自己理念的人,他很相信他所相信的。馬英九很認真,他有讀書,覺得服貿是該做的事情。他看那些報章雜誌,覺得全球趨勢就是這樣,所以他覺得就是要通過服貿,他也覺得他都溝通了,沒有黑箱。… 但是他不知道現在對於全球化貿易的反省,同時,我 2013 年也提過了,國民黨這裡、台灣政府這裡,對於紅利分配、對於兩岸關係,我們要建立這種平台。但國民黨當時直接說,『我們沒有這個平台』,2014 年,果然就發生太陽花了。」
果然,不論是總統府與行政院,都沒有準備好與民間社會對話。「黃國昌是我大學學弟,他當學生會長的時候,我是學術部長,這些人身經百戰。」楊偉中說,「林飛帆、陳為廷也都是你給他舞台,他有能量,會發光的人。那你行政院沒有想好你要怎麼面對,你怎麼贏得過這些人?」加上馬王政爭後,國民黨分裂,楊偉中當時認為,整個風向對於國民黨非常不利。
縱然黨內有人期待將學運學生棄之不顧,就會自己鳥獸散,但沒想到,323 當天學生們攻進行政院。看網路新聞直播,楊偉中知道接下來國民黨做什麼都無法挽回了。楊偉中解釋,就法律上而言,攻進行政院就只能讓警察驅離,不管哪個國家都一樣。但驅離,就必定會流血。「我很難想像如果蔡英文當總統,行政院被佔領她會怎麼做。面對這件事情,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你一開始就不要讓局勢糟糕到會衝進行政院。」
身在嘉義,楊偉中徹夜看著網路直播,從群眾靜坐直到最後警察驅離的流血畫面,楊偉中內心百感交集:
任何一個學運出身的人,都不可能不去面對自己在這個時候是什麼角色。這已經和選舉無關,不是這次會選輸的問題。
你參加野百合就知道,每個踏入廣場的人,從此以後他的人生關懷就不一樣了,不是嗎?更何況他被你鎮壓?野百合發起很多是學運老鳥,但 323 很多是學運一般群眾,他人生第一個公民課就在那裏,你沒辦法跟他解釋國家機器的運作,他人生第一次接觸就是棍棒打下去。往後 20 年,這些人都還可以投票,他會記得這件事。你國民黨惹怒的是一整個世代。
回歸到自己,你可能 318 不想發聲、323 不想發聲,但 4/1 原本要你去府方就職… 說真的,我不是什麼咖,沒有人會逼問我對這些事情的看法。可是只有你自己,你要回過頭來問自己,當你自己是個從那裏(學生運動)走過來的人,你永遠要問自己你是誰──你無法迴避。
在臉書上發表譴責國民黨的發言,還不等楊偉中自行辭職,「大概一、兩個小時之後,府方就打來說『你不用去(總統府)了』。」
- 「國民黨就像瘋人院」 中間路線遭黨內冷凍
為了避免落人口實,雖然陳以真也在網路發表譴責驅離的動態,卻並未被撤銷嘉義市長的提名。然而,選戰過程中持續被黨中央冷凍。所幸過去擔任發言人期間累積的情誼,還是有少部分友人去和黨中央協調,拜託給予陳以真一些奧援。
「那時候真的很扯,我們甚至沒錢做選舉看板;黨中央一給我們錢,我們就立刻去買看板廣告。」楊偉中慶幸自己當時保有擔任發言人時的人脈,在太陽花熱潮後,國民黨中央冷靜下來,認為嘉義這一席需要拿下,終於在後來開始給予補助。
楊偉中相當感慨,當時走在路上,曾經遇到路人跑來告訴他「國民黨裡面現在只有你講話能聽」,就連陳以真生病看醫生,醫生都表示,自己是深藍鐵票,但近幾年來已經不知道要如何和親朋好友拉票,「只能期待你和你老公好好努力。」聽到這樣的話,楊偉中無法感到開心,更多感到無奈。
楊偉中也坦承,選舉過程,網路鄉民「支持陳以真就是支持馬英九」的策略在嘉義無效,最傷害選情的反而是連戰等人的「混蛋說」、「皇民說」。一旦落入藍綠對決、口水謾罵,陳以真形象再好,提出再多政策,也無計可施。
圖片:陳以真在嘉義競選,刻意不掛黨徽,避免落入藍綠對決/來源:民報
- 想改革被批沒有政治倫理 萌生退意只盼仁至義盡
2015 年,朱立倫擔任黨主席,延攬楊偉中重任發言人。然而,眾人不會輕易忘懷國民黨過去所犯下的錯誤。2016 總統大選,國民黨再嚐敗果。
楊偉中認為,雖然選輸,但這次朱立倫擔任黨主席,並且參選總統,有朱立倫自己的難處。不論是誰當黨主席,選舉期間最重要的是穩固各派系,黨主席的一舉一動都會惹來非議,更遑論積極提出改革策略。楊偉中在選舉過程試圖扮演改革者的角色,在朱立倫每次的發言框架下,盡量提出改革的可能性。
在反課綱期間,楊偉中向教育部建議要與學生們開啟對話空間,以及後續處理方式,殊不知教育部在反課綱事件上越演越烈,又發生佔領教育部的事件。當時楊偉中已萌生退意,但也覺得,至少還是待到選後,不要隨意跳船,對國民黨「仁至義盡」,再來考慮是否要針對改革事宜發表意見,於是楊偉中決定在選後再提辭呈。
沒想到,選舉慘敗過後,國民黨各大老在改革路上仍喊空話。「洪秀柱說要找回國民黨的核心價值,可是那個『核心價值』是什麼?」楊偉中質疑,從馬英九時期就說國民黨的核心價值,但從未聽到有人真的說明何謂國民黨的核心價值。
圖片:面對黨內改革浪潮,國民黨下一步會往哪去?/圖片:聯合新聞網
很多國民黨大老對楊偉中的批評嗤之以鼻,近來邱毅與王炳忠也在媒體上對楊偉中酸言酸語。楊偉中持續向黨內大老提問,包含有意參選的洪秀柱、黃敏惠、郝龍斌等人,「黨產也好、改名也好、黃復興黨部也好,」楊偉中無奈表示,「這個改革的時刻,如果你出來把你的改革方向講清楚一點,就是國民黨內的清流、希望,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大老們竟然都不會接球。」
對於未來國民黨會如何發展下去,楊偉中不抱持太大期待,認為若是黨內大老持續忽視改革聲音,無法提出解決方案,就只能成為一個更大的新黨。這個過去被眾人視為邪惡巨獸的大黨,如今搖搖欲墜,失去平衡,沒有人知道會倒向何方。楊偉中認為自己也只能做到仁至義盡,企盼國民黨能正視自身問題,否則只會讓支持者與民眾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