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昶佐登英國【衛報 The Guardian】國際新聞版頭條,遠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即時報導昨晚閃靈演唱會、相挺昶佐力量大聚集的盛況,『台灣的重金屬搖滾明星前進國會!』『亞洲的 Black Sabbath!』報導內文也分析了這場國會大選對台灣重要性。 (圖片來源: 林昶佐 中正萬華關鍵戰將)
2015 年 12 月 26 日在自由廣場舉辦的閃靈樂團【鎮魂護國】演唱會,是閃靈時隔三年終於在台灣舉辦的大型演唱會,這不只是一場演唱會,更是閃靈樂團主唱身兼中正萬華區立委候選人林昶佐的一場造勢晚會,長年在歐美各國宣揚台灣文化的閃靈樂團,這場演唱會更是登上了英國衛報的國際新聞版頭條,這是台灣一場史無前例的選舉造勢晚會。
在這場成功的演唱會之前,讓我們回到 2000 年,當時大學畢業沒多久的林昶佐及閃靈樂團第一次受邀到國外演出,第一次站上了真正的國際音樂祭,在他感動之餘,我們來看初生之犢的他如何野心勃勃的想把這次的國際舞台經驗帶回台灣,卻又遭受到了如何的嚴重挫敗。
二○○○年,閃靈第一次受邀到國外演出,踏入日本富士搖滾音樂祭〈Fuji Rock Festival〉。在這之前,台灣沒有任何樂團踏上國際搖滾音樂祭的舞台。然而,林昶佐被這次的經驗震撼了。
他看到的不只是一個成功的國際音樂祭,而且是健全而生氣蓬勃的工作鏈結。炫目的舞台燈光效果、暢快演出的樂團、熱血投入的歌迷,充滿創意的會場布置、流暢自在的動線設計、專注盡力的工作人員,這種匯集成千上萬人的努力與夢想的音樂祭,成為是音樂人也是「野台開唱」策展人的林昶佐心中最大的憧憬。

日本富士搖滾音樂祭〈Fuji Rock Festival〉 (圖片來源:Fuji Rock Festival )
- 不被期待的夢想
回到台灣,他到處和音樂圈的朋友們分享,急著想讓台灣人知道所謂的音樂祭是什麼。但是,大部分的人都轉不過來,完全沒有準備迎接改變。
林昶佐在不斷的被挑戰的情況下,反而會展現過盛的信心,並且成為推動事業的動力。他決定要把野台開唱轉型,要創辦屬於台灣、獨一無二的國際搖滾音樂祭,在帥氣的巨型舞台上,有國際的一線樂團,還有在地的台灣樂團;攤位區充滿各種創意商品、遊戲,還有台灣小吃;而豪華的樂團休息室要有符合搖滾派頭的酒水和台灣料理美食!
然而,除了他自己,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林昶佐還沒準備好,徹底的失敗卻已經迎面而來。
在這一切發生以前,台灣創作樂團環境從九○年代的備受壓抑,到了二○○○年變得熱鬧活絡。那時,不管是政府文化活動、百貨公司開幕或是選舉造勢,都開始邀請創作樂團演出,連主流音樂界最重視的金曲獎,也首次把一向頒給重唱團體的「最佳團體」獎項改頒給創作樂團。
創作樂團從一、二十組暴增為數百組,即使是原本習於翻唱國外歌曲的樂團,也開始自創歌曲、轉為創作樂團。到處都有演出邀約,不再需要免費的野台開唱來「保障」這些創作樂團的曝光機會。
因此,二○○○年七月那屆聚集了一百多組台灣樂團的野台開唱結束後,林昶佐便開始思考轉型的可能,而一趟富士搖滾音樂祭之旅,讓他更確定了方向。
「不做,就永遠不會知道答案,也不會知道結果,台灣應該要準備好,開始有自負盈虧,售票的國際音樂祭!」林昶佐對團隊說,並訂出的三日聯票票價是三千五百元,這是另一個讓工作團隊無法思考的題目,大家腦中出現巨大的問號。
在林昶佐的世界之外,包括野台開唱工作團隊成員的台灣人,知道的多半是由政府或是百貨公司主辦的免費大型音樂會。林昶佐講的音樂祭樣貌,還要賣票自負盈虧,他們全部難以吸收。
即使團隊對於這樣的轉型還有許多不同的想法,但該來的還是來了。

2013 年 Formoz Festival 野台開唱現場照片,時為滅火器 Fire EX. 樂團上台演出(圖片來源:Formoz Festival 野台開唱)
- 全面痛擊
決定要做的事,任誰也無法阻止,林昶佐向來就是這種個性。他願意扛下所有的責任,下定決心,就是要衝了。二○○一年野台開唱的邀請名單除了國內樂團以外,還有國際知名的 Megadeth,Yo La Tengo, Biohazard, Garlic Boy, LMF 等,共計將近一百組演出團體。
包括林昶佐在內,全體工作成員都是第一次辦國際音樂祭,但所有陌生的籌備工作都在有驚無險中完成,大家想都不敢想的音樂祭,竟然真的要開演了,樂團與樂迷即將入場、迫不及待!
但是,活動開演,迎面而來的卻是一連串的痛擊。
從第一天開始,就一直有觀眾未購票、逃票入場的狀況。在一個戶外的場地辦演出,場地管制非常困難,尤其當時的台灣觀眾普遍沒有看樂團演出需要付費的習慣,有些人趁入口人員不注意偷闖,有些人從外面翻牆,有些則是音響公司的人員未經主辦團隊同意擅自帶著一批又一批的朋友入場。這讓林昶佐和團隊到處防堵,疲於奔命。
另一個難題是,台灣當時的舞台燈光音響公司,對於樂團仍抱持輕蔑的態度,提供的器材都與要求的品項不同,甚至造成與國際樂團工作團隊之間嚴重的爭執。雖然林昶佐向器材公司抗議,但終究無法取得符合要求的器材,在不停的消耗與溝通中,許多樂團仍難以將就。
而樂團演出產生的巨大音量,也造成了活動與周圍住戶的嚴重衝突。住戶輪番前來叫罵,Doris 一家家道歉,憤怒的住戶把她拉到廚房裡,要她看看那些被超重低音震得不斷跳動的鍋碗瓢盆。
僵持到最後,住戶找了警察大人和環保局。Doris 相信,自己這輩子和警察打交道的額度全都集中在這三天了,她不斷進出警局應付警察,林昶佐則留守在現場舞台旁邊,強硬地不讓闖進來的警察強行中斷演出。
人不合,地不利,天也不時。颱風也來了。
從第一天下午開始就雷電大作,天空下起一陣一陣的傾盆大雨,室外舞台時程嚴重落後。到了第二天深夜,氣象局發布了颱風警報,連火車都停駛,許多無法到場的觀眾開始聯絡工作團隊,要求退票。在持續惡劣的天候下,室外舞台的節目全部轉移到室內舞台舉行,節目表大亂,因應著不同狀況及時更新,觀眾對於混亂演出時間,也逐漸失去耐性。
就像在棒球比賽裡的失誤會傳染一樣,這次野台開唱接二連三的狀況還沒結束。
林昶佐接到第三天的壓軸樂團 Megadeth 經紀人的電話,他們原定飛抵台灣後將轉往印尼演出,但是,來台班機因為機件故障而將會延誤,起飛時間遲遲無法確認,經紀人要求取消台灣的演出,直飛印尼。
Megadeth 是得過葛萊美獎的美國重金屬搖滾四天王之一,當林昶佐公布當年野台開唱演出名單時,許多搖滾老屁股打死都不相信台灣請得到這難以觸及的 Megadeth。這個樂團對當時台灣的重金屬樂迷,包括林昶佐來說都太崇高。有些人用抱著看笑話的心情等著林昶佐自打嘴巴。

Megadeth 樂團( 圖片來源:Megadeth Facebook)
但對林昶佐來說,他只要 Megadeth 站上舞台,其他的雜音一點都不重要。
他拒絕對方取消演出的要求,拿在好萊塢電影學到的英文跟老美談判,他毫無妥協餘地的說:「不,你絕對不能取消這場表演。警察和颱風都阻止不了我,現在沒有任何事情可以要我放棄,不管延誤多久都好。總之,Megadeth 必須出現在舞台上。你可以取消印尼,不能取消台灣!」
Megadeth 決定維持來台的計畫,只是抵達的時間從原定的上午十一點延到深夜十點四十分,在狂風暴雨的午夜,Megadeth 終於來到會場。而他們從台灣前往印尼的班機是早上六點,也就是四個半小時後就必須再次回到機場準備飛離。
國際團隊、野台開唱的團隊,還有許多台灣樂團的團員和朋友,甚至連本來抱著看笑話的圈內人,只要具備相關舞台技術的朋友,全都上台幫忙了。凌晨三點,舞台終於完成了配置、器材完成了組裝,Megadeth 在這個颱風夜中的台灣,不可思議地登場。主唱 Dave Mustaine 在舞台上說,他們從來沒有這種經驗,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颱風夜,他唱了多年未再演出的經典名曲“Tornado of Souls“獻給在場等到三點的台灣樂迷。
- 夢想的重量
這場台灣第一次的國際搖滾音樂祭,林昶佐本來就做好了賠本的心理準備,但沒有預料到會賠得這麼慘。三、四百萬對大學畢業幾年的他來說,是天文數字。
為了撐過這一關,他與 Doris 開始打好幾份零工,接翻譯、擔任活動公關、當家教,標了好幾個會、辦汽車貸款、個人信貸,還有一堆信用卡和現金卡。林昶佐甚至還透過朋友介紹,為了還錢而做了幾回的藥物人體試驗。
事隔十五年,再度回顧那年的野台開唱,是壯舉,還是躁進?

卸下閃靈樂團主唱妝容後的林昶佐 (圖片來源:林昶佐 中正萬華關鍵戰將粉絲專頁 )
- 重新認識台灣歷史:否定自我再建構
長久以來在國際舞台上,台灣是一個身分未明的國家,對許多台灣人來說,這像是潛藏內心的制約,只要在運動賽事上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或是國際活動中受到中國代表團的羞辱,台灣人總會突然驚醒、憤怒不已。
但林昶佐並不是突然驚醒,而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與認同纏鬥。
在延平高中的最後半年,歷史老師曾經上課到一半突然激動地把書往講桌上一摔,大聲說:「你們要記住,背誦這段只是為了考試,但其實這些都不是真的!」林昶佐決定在考上大學後的幾個月,勤跑國家圖書館、各大書店的台灣研究專區,大量閱讀關於台灣這塊土地的一切。
他解決了內部自我認同的再建構,卻無法重新建構已經失去的那段人生與親情。他更發現,最難解決的是外在環境,台灣這個不正常的國家,人民仍然處於認同錯亂、民主與威權糾結不清、國際局勢惡劣的狀態。這些事情一天不處理,台灣人就會受到不正常環境與教育操控、被政治黑手箝制思想永遠都不會消失。林昶佐知道,他一個人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但他希望有更多人願意面對問題、重視問題,而不是偶爾驚醒、突然憤怒。他說,台灣人必須從勇敢一起面對問題開始,才能一步步解決問題。
這樣的態度,讓他勇於在音樂的舞台上分享創作的靈感和政治理念,希望能夠啟發更多的人,包括二○○○年他在 Live House 舉辦的「反中國併吞演唱會」,二○○一年在二二八公園辦了「Say Yes To Taiwan 演唱會」。
- 用音樂撼動許多人心中的小警總
有些媒體不能容許這樣的聲音出現,開始對他與閃靈的新聞予以冷處理。但這不單純是媒體本身的立場問題,而是整個台灣社會,長期將政治汙名化,認為政治是骯髒,黑暗的,碰不得的;對於「藝人」參與政治抱持著「撈過界」的質疑角度。不只是音樂界,在體育界,在文化界等,當時都還有著一條「政治歸政治」、「XX 歸 XX」的界線。年輕的林昶佐就直接把這條線拆掉,雖然嚇到許多原本被豢養在安全圈內的人,撼動了許多人心中的小警總,但卻啟發許多年輕人。
他知道這樣挑動台灣社會敏感的神經,將讓自己的音樂事業面臨更多困難,但他不只辦了一次,還要一辦再辦。直到二○○九年,林昶佐連續多年都在二二八紀念日前後舉辦演唱會。關注的議題越來越廣,包括國際人權、轉型正義等;規模也越來越大,二○○七年邀請到了國際知名的英國樂團 Muse、美國樂團 Strike Anywhere 以及傳奇的捷克樂團「宇宙塑膠人」,在足球場開唱,聚集了上萬的年輕觀眾。
相對於主流媒體的冷處理,當年這一系列活動卻在網路上引起一波一波的論戰。對照近年來不管是社會運動或是選舉,評論者已把「網軍的影響力」掛在嘴邊,當年網路還被主流社會輕視的年代,林昶佐已是很正面的看待這些虛擬空間的論辯。
「很多看似口水戰的論辯,其實啟發了數以萬計的網路閱讀者的思考,這讓一個演唱會的影響力遠超過現場觀眾的人數,也是我們要達到的成果!」
本篇文為《遠足文化》授權刊載,作者: 邱立崴, 吳逸駿;欲閱全文請見《是在大聲什麼:決定未來!閃靈 Freddy, 林昶佐的衝組大進擊!》,非經允許,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不只英國衛報!連 BBC 專文報導:林昶佐的出現,為台灣政治文化闖出新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