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 導讀:
服貿在太陽花學運後被擋下,然而貨貿卻正悄悄過關。今天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邀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夏立言、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和經濟部次長就「海峽兩岸貨品貿易協議談判進度」進行專題報告,然而貨貿到底談了什麼、對台灣影響又是如何呢?就讓這篇文來告訴你。
貨貿談到哪了,又談了什麼?
- 談判狀況
1. 第十二輪貨貿談判落幕,雙方並未就市場開放達成共識。
2. 第 13 次討論,據傳將於 12 月中下旬在台北舉行。
- 談判內容
1. 賴中強分析:為了守住七○七項狹義農產品不對中開放,又
2. 中方:要求貿易正常化,取消對中國貨進口管制
3. 台方:台灣爭取石化、面板、汽車、工具機
- 經濟部訴求「工業支援農業」
經濟部僅強調七○七項狹義農產品有必要維持管制,對於農
- 食品加工恐開放
外界估計 3 百多項食品加工品是最有可能開放項目,如食用
- 開放工業製品進口
1. 開放中國三二○項農產加工及調製食品與一五一○項其他工
2. 賴中強提醒:中國食品將充斥台灣市場,基層勞工出現失業
更多觀點:
⚠ 綠社盟:你知道嗎?貨貿將開放五金廢料
⚠ 中國貨輸台限48小時內通關?經民連:停止貨貿談判,食
(本文由沃草!(Watchout)授權轉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兩岸貨貿協定拚 48 小時通關,衛福部的食安檢疫你能放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