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文義
證所稅實施 2 年半以來,已造成證交稅短收,投資人出走,資本市場萎縮的三輸現象,對經濟打擊面愈來愈大,藍綠政治人物都有修改證所稅的意願,未來證所稅應該是廢定了。
最近一個月來,包括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金管會主委曾銘宗等部會首長級的人物,都對證所稅形成資本市場困境展開質疑,現在連前財政部長林全也指出,證所稅已嚴重傷害台灣經濟,林全加入這場戰局,立刻使證所稅存廢升高為總統級的議題,而證所稅即將被廢掉,也幾乎已成定局了。
- 林全忍不住轟證所稅,復徵一年,散戶成交少 10 兆
林全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最重要的核心幕僚,目前也是蔡英文總統競選辦公室政策召集人,而參選總統的蔡英文、洪秀柱(國民黨)、宋楚瑜(親民黨)三組候選人中,依各種調查顯示,蔡英文的民調最高,如無意外,蔡英文非常有可能坐上 2016 年的總統大位。
林全在 7 月 30 日接受電台訪問時竟透露,證所稅注定失敗,其中的大戶條款(賣出股票金額 10 億元以上須課證所稅,目前暫緩 3 年)與IPO課稅(賣出首次上市櫃股票須課證所稅)規定,更重傷台灣產業。林全此言一出,情勢已非常明顯,即使國民黨現在不廢證所稅,蔡英文一旦當選,現行的證所稅也勢必會被廢掉。
李述德和曾銘宗批評證所稅時,還有可能被外界看成是財經部會的本位主義作祟,但林全在陳水扁總統任內當過財政部長,曾銘宗、張盛和過去都曾是林全的部屬,林全對於租稅公平與課稅實務都非常了解,因此,當林全也出面反對證所稅時,這項反對就顯得非常有力。
從金管會實際的數據來看,林全對證所稅的批評並沒有錯,證所稅確實已讓大戶出走,股市動能大量流失。例如一一年本國自然人(即散戶)在股市全年的成交量為 33 兆元;但一二年馬英九連任總統,以公平正義之名開始討論復徵證所稅後,一二年散戶全年股市成交量下滑到 25 兆元;到了一三年證所稅上路後,散戶全年股市成交量,更跌到 23 兆元的低量,短短 1 年多時間,證所稅就讓散戶股市成交量蒸發掉 10 兆元,難怪證所稅復徵第 1 年,證交稅收就因成交量萎縮而短徵 550 億元。
隨後在曾銘宗推出一系列對股市鬆綁措施,開放當沖並放寬融資融券交易,到了一四年散戶在台股全年成交量,才回升到 27 兆元,若非金管會的刺激政策,證交稅收的損失會更悽慘。
此外,股市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協助企業集資,擴大經營規模,而這點也被證所稅的IPO課稅條款打敗了。不少企業家努力打拚就是想IPO成為上市櫃公司,結果現在一旦成為上市櫃公司,股東賣股票就要被核實課證所稅。富邦金副董事長蔡明興就表示,IPO課稅規定,對於一些想創業的人打擊相當大;而林全在電台接受訪問時也表示,IPO課稅已使一些企業跑到海外掛牌,對產業傷害很大。
據指出,財政部長張盛和卻認為,證所稅對企業申請IPO成為上市櫃公司的影響不大,但實際的數據卻非如此。
- IPO課稅嚴重打擊創業,企業往外逃,台股籌資急凍
根據證交所統計,去年台股IPO的F股、新上市及新上櫃公司家數共 49 家,在股市籌資的金額為 292 億元;但同期間,香港股市IPO新股籌資的金額高達 9000 億元,是台股的 30 倍;而今年狀況可能更慘,截至今年第 2 季為止,台股新上市櫃及F股IPO的家數為 22 家,其中新上市公司只有 2 家,籌資金額是 5.2 億元,台股的籌資功能幾乎喪失殆盡。
台股新IPO的公司愈來愈少,透露出當台股成交量長期低迷,在股市募集資金愈來愈困難時,有潛力的企業到台股掛牌的意願會愈來愈小,久而久之,台股就會被邊緣化了。由此也不難想像,何以一向為人溫和的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會在近期主動發難,呼籲各界共同努力降低證所稅對股市的傷害了。
這波廢證所稅的聲浪由林全引爆後,現在也波及國民黨多位立委了,而且提出的方案更為激烈。
林全認為,應廢掉證所稅的大戶條款及IPO課稅規定,主張另外加課股票賣價的千分之一作為證所稅,但投資人若認為自己投資虧損,則可申報退稅,而證交稅率仍維持為千分之三;但國民黨立委羅明才則表示,將提案廢掉證所稅之外,還要將證交稅率降為千分之二,提出的方案比林全版證所稅更激進。
- 羅明才連署廢證所稅,課不到稅,也沒有公平正義
羅明才並表示,明年除了總統大選外,立委也要改選,他要發動股民向自己選區的立委候選人發動遊說,要求他們須聲明支持廢掉證所稅,讓廢證所稅成為新的風潮。
但也有部分國民黨立委主張將證所稅再凍結 5 年,不必廢除。對此,國民黨立委林德福表示,廢除或凍結證所稅 5 年,兩個方案他都贊成。林德福透露,他曾親口問張盛和證所稅到底課到多少?張盛和表示,一年約可課到 30 億到 40 億元。
林德福指出,經常進出股市的投資人也有 300 多萬人,股市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本市場,關係到經濟發展,既然證所稅一年能課到的稅收不多,那有必要為了這一點稅收,讓資本市場持續萎縮下去嗎?由於羅明才已連署提案廢證所稅,因此,新會期肯定會就證所稅的存廢進行討論。
證所稅自從一三年實施,歷經兩次修法,造成國內經濟空前動盪,不僅所課的證所稅不多,達不到公平的目的,且投資人與企業紛紛有外逃的趨勢,股市成交量萎縮後,政府也蒙受巨大的證交稅收短徵損失,再拖下去,經濟的損失可能更大!
張盛和在一二年 6 月接任財政部長時,曾表示證所稅要「先求有,再求好」。但證所稅實施後,政府及社會都付出高額成本,事實證明證所稅根本「不好」,難道不應該改嗎?證所稅實施後政府和企業都受害,不應等明年總統改選後再改,這場以資本市場做公平正義試驗品的實驗,代價實在太高了,立刻廢掉證所稅吧!
(本文由合作媒體財訊授權,原文標題:藍綠都想改,證所稅廢定了,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延伸閱讀:
稅改大失控,補繳 15 元的稅竟然要花 3 天
繼續債留高雄、稅繳台北?高雄管線條例被判違法,陳菊槓中央:無法接受
還有誰想來投資台灣?高稅制、低政府效率,吸引外資排名已掉到全球倒數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