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津濱海新區大爆炸震驚全球。今年迄今,中國已經發生南京揚子爆炸、南京德納化火災、山東日照石大科技爆炸、福建古雷 PX 工廠爆炸以及天津大爆炸。天津爆炸後曾經測出 2 次氰化氫超標,不少台灣網友對於天津爆炸的污染物是否會飄洋過海來台感到憂心忡忡。
類似的爆炸其實也常發生在雲林的台塑六輕,2004 年至今就發生過至少 8 次爆炸,雖然無人傷亡,但是空氣污染造成的損害卻是難以估計。天津爆炸隔日,8 月 13 日,台塑六輕實施毒災演練,雲林縣長李進勇痛批演習漏洞百出。如果天津同等級的爆炸發生在全球規模最大的石化專區麥寮六輕,六輕的易燃物與毒物造成的生命財產威脅與環境災害,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台塑的承諾 雲林的美夢
六輕曾經是雲林人的希望。當宜蘭縣長陳定南拒絕六輕,當全台各地排斥污染工業時,多數雲林人窮怕了所以願意接受六輕,希望六輕能幫雲林脫胎換骨。自 1970 年代初期以來,雲林人口不斷外移,雲林人認為六輕是留住雲林人的最佳選擇。
1991 年 6 月,行政院核定雲林離島工業區;7 月,雲林人在台西舉辦萬人遊行順便歡迎六輕的到來。緊接著,國民黨籍的雲林縣長廖泉裕、議長張榮味、麥寮鄉長林松村以及國民黨縣黨部主委薛正直等黨政要員,「代表」雲林人在 8 月前往台北與台塑晤談歡迎六輕進駐。
為了取信雲林人,台塑首先在 1991 年 8 月開出第一則具體承諾,六輕在麥寮建廠後可以提供 12 萬 5 千個就業機會。縣長廖泉裕也附和,以 1 個就業人口負擔 4.5 個家計人口算,雲林麥寮一帶將形成一個相當於台中市的新城市。
台塑在 1993 年繼續提出其他具體承諾,包括在麥寮附近興建長庚醫院(45.5 公頃,500 多床的)、醫護社區(49.8 公頃), 護專、安養社區 (45 公頃)、購物中心、客運中心、休閒樂園區等等。其中,因為雲林人也很關心醫療資源問題;因此,台塑在 1994 年 3 月將原本承諾 500 多床的雲林長庚醫院,一舉修正為擁有 2 千張病床的醫學中心,同時成立醫學研究中心,並以老人醫學為發展重點。
台塑毀諾 雲林人繼續外流
然而,台塑卻在 1997 年率先毀棄一則承諾,將原本 500 公尺寬的隔離水道改為 100 公尺寬;台塑並用此隔離水道威脅雲林人,如果不縮短水道寬度,就拒絕實現承諾。然而,雲林人退讓了,台塑並未實踐承諾。
以雲林長庚醫院為例,1998 年六輕開始運轉賺錢,卻遲遲不見雲林長庚醫院的影子,雲林長庚醫院在雲林人的罵聲中才在 2006 年動工。醫院在 2009 年落成後,卻從 2 千床醫學中心縮水成現在僅 138 張病床,面積僅 4.95 公頃、醫生也僅有 22 名的小型醫院,而且,連一張「燒燙傷病 床」都沒有。
至於那些醫護社區、醫專、安養中心、購物中心、客運中心、休閒樂園等等,當然也都不見蹤影。其實,最關鍵的問題還是當年台塑承諾 12 萬 5 千個工作機會,台塑六輕目前也僅雇用了 1 萬 1 千多名員工。
雲林人生性堅毅強悍,一批又一批離開故鄉的雲林人在異鄉,無論是到龜山搬磚塊或在市場賣魚,只要有工作機會,雲林人都肯做。旅外的雲林人就這樣在外頭打出了一片天地。工作機會就是雲林人最在意的問題,即便有污染,為了生存,雲林人其實還是可以忍下去。但是,當年台塑承諾的工作機會,如今卻只有當年的十分之一。
從六輕在 1991 年確定落腳雲林麥寮,在 1994 年開始動工後,雲林縣的人口依然一直外流。六輕建廠時期,台塑雇用外勞,1998 年開始營運後迄今,提供的工作機會也不到當年承諾的十分之一。雲林人因此繼續被迫外流。
雲林人在 2013 年底有 70 萬 7,792 人,而且保持逐年減少趨勢;然而,目前移出的雲林人已經超過百萬人。以新北市為例,雲林人旅居新北市就有 70 萬人,每 8 名新北市民就有 1 名雲林人;此外,新北市的雲林同鄉會人數高達 40 萬人。這些數據除了顯示雲林人在外面的影響力之外,其實也顯示雲林人口外流的嚴重性。
亦即,六輕在雲林並沒有帶來人口成長。2001 年至 2013 年,台灣人口從 22,40 萬 5,568 人增加為 23,37 萬 3,517 人;雲林縣人口除了負成長外,六輕周邊的麥寮鄉、台西鄉、東勢鄉、崙背鄉人口總數也一樣負成長,從 2001 年的 11 萬 107 人,變成 2013 年的 10 萬 9,474 人;這 4 個鄉鎮中,僅麥寮鄉成長,主因是六輕回饋金吸引周邊的鄉民遷移戶口,這也造就麥寮國小與橋頭國小學生數在少子化中,得以兩枝獨秀逆勢成長。
經濟效益留給台塑 污染痛苦留給雲林
簡言之,六輕並沒有為雲林人帶來正面與具體的效益,卻留給雲林無可抹滅的環境污染,不僅影響原來的農漁業,也影響六輕周遭居民的健康。雲林人的平均壽命遠低於全國平均,六輕周邊的居民罹癌風險發生率增加了 4.07 倍 (link is external)。
2015 年 8 月 14 日,六輕旁邊的 74 位台西鄉民集體向台塑六輕的台灣塑膠、南亞塑膠、台灣化學纖維、台塑石化及麥寮汽電 5 公司提 出污染傷害聯合訴訟;然而,台塑卻以污染主要來自中國為由駁斥居民的控訴。可悲的是,台塑跳票、撇清責任,政府也時常護航六輕;例如國民黨政府環保署長沈世宏曾經說雲林人在六輕運轉的 10 年中壽命延長 2 百多天;然而,真相是同時期的台灣人平均壽命增加了 3 年,雲林人卻增加不到 1 年。
此外,一個與雲林沿海居民生計有密切關心的台灣最大沙洲「外傘頂洲」,也因為六輕而悄悄地縮小,即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消失。
外傘頂洲是雲林與嘉義沿海 蚵農維生的地方,1960 年代還曾經有數百人居住在此。外傘頂洲在 1999 年約有 2,888 公頃,但是 2012 年僅剩 1,220 公頃,13 年間減少了 1,668 公頃,平均每年減少 128 公頃。根據環球科技大學張子見教授研究,六輕就是導致外傘頂洲陸地縮減的原因之一。六輕為了擴增土地抽沙造陸,不斷在 濁水溪出海口攔沙、抽沙,不僅導致台灣西部海岸線退縮,也造成了外傘頂洲無沙補充,不斷被流動的海水帶走沙土。
以上林林總總,都說明了雲林人曾經期待的六輕,不僅沒有具體的效益,反而帶來嚴重的惡果。陳定南在當年拒絕六輕時就曾經抨擊「台塑建廠前推翻承諾,建廠後又怎會遵守承諾」,如今雲林人的下場證明了陳定南的先見之明。
六輕就在政府與台塑的謊言下,順利在雲林純樸乾淨的鄉村打造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石化專區,雲林人犧牲了乾淨的溪水、海水、農田、魚塭與健康,試圖換到就業機會。然而,這場美夢,如今卻變成了一場污染的噩夢。
本文由合作媒體想想論壇授權,原文標題:雲林人的六輕這場夢,圖片來源:蘋果日報,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