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導讀:教育的哲學到底是什麼?政大校長周行一主動寫信給全校師生,文中內容表示,因勞動部的新政策將學生納入勞健保,頓時讓學校工讀金的支出大增,學校無法負擔,周行一更在信中文末直言:「我期待有一天,如果同學們願意,即使沒有實質的金錢收入,但大家仍願意爭取主動為 學校服務,因為財富真的不只是金錢而已。」而這句話也讓許多教育界老師、學生都感到不可思議,許多網友也群起激憤,質疑校長怎麼不以身作則「捐薪」?

這個社會,存在一種可怕的落差,這種落差來自於有權與錢的人告訴還沒出頭的人,你要奉獻犧牲,來換取公益的桂冠。例如,政大因為工讀生納入勞健保,增加太多預算,校長希望學生能體會「財富不只是金錢」這樣的觀念,真讓我一時失了魂。這種話可以對勝文說,可以對英文說,但是就不應該對工讀生說。

對於一個需要錢的人來說,財富就是金錢,而且只是金錢,而工讀生,就是需要錢的人。當師傅跟實習生說,你學技術不能領薪水,因為你學到了技術與未來;當教授跟學生說,你來學校幫忙不能領酬金,因為你學到了知識與奉獻;當老闆跟工讀生說,你來公司不能領工讀費,因為你學到了經驗與人生。

人家要吃飯,你卻給石頭,這是怎麼回事啊?這跟晉惠帝說,何不食肉糜,究竟有什麼兩樣?

在學校打工的人,家裡大多不會闊綽,他們就是為了微薄的工讀金在學業與工作中兩難。對於這個族群而言,校長應該帶頭節衣縮食,給學生一個好的工作環境與未來。為了本來就應該支付的勞健保費,解聘所有的工讀生,還要同學認為財富不只是金錢,那跟貴族要求農民為了騎士精神,自備武器上戰場,有什麼兩樣?

所有的榮譽心、責任感,本來就都應該建立在「衣食足,而知榮辱」的基礎上,叫工讀生,而不是校長與教授相忍為校,這種要求我還真沒見過。

哦?其實是因為上一任校長是這一任的教育部長。行文至此,我好像突然懂了什麼。官僚的傲慢,本來就是會遺傳的。

(本文為呂秋遠授權,非經允許、不得轉載;首圖來源:francisco_osorio,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