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募款」和「拍電視廣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2016 年,在美國想要參與總統競選,方式將很不一樣。美國大眾追蹤競選團隊及候選人的方式在過去 2 場選舉中逐步改變,社交媒體的吸睛力量已經從過去只對年輕族群有效,變成資訊傳播的全民工具,再也無法被忽視。
截至目前為止,有意參與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潛在候選人高達 17 人,而這個數字還在繼續攀升中。包括希拉蕊、川普、伯尼‧桑德斯等無不積極在多元的社交平台上,找尋凸顯自己的方法。
社群媒體在這場選舉中有多重要?這一點從包括泰德·克魯茲、蘭德·保羅,和希拉蕊· 柯林頓都選擇打破以往傳統,透過「Twitter」宣布參加總統大選可以得知。
川普社群力最旺,希拉蕊稱霸 Twitter
美國《Business inside》透過不同社交媒體平台的追蹤者或訂閱者人數,檢視每個候選人的潛在影響力,其中川普的整體社群力最高;希拉蕊在 Twitter 上的追蹤者數量,遠遠將其他競爭者拋在腦後;來自肯德基州的藍德‧保羅(Rand Paul)則是在 facebook 上取得佳績,讓他的社群影響力緊緊跟在川普與希拉蕊之後。
至於以獨立人士身分加入民主黨團運作、有機會強勢挑戰希拉蕊的伯尼‧桑德斯,雖然以「真正代表普通民眾利益、能夠實現民主黨核心價值」之姿受到歡迎,但在社群媒體的運用上則大幅落後希拉蕊,想要自總統初選中脫穎而出,恐怕還要多布局。
對了!我們還忘記提到布希家族中的傑布‧布希(Jeb Bush),因為排名實在太後面了,一時沒看到他。希望傑布在真實世界中的選情,別像這張表的排名一樣,低調到讓人忽略。
從各潛在候選人使用的社交媒體工具來看,多數運用了 Twitter、facebook、Instagram 和 YouTube,甚至有人開始使用 Snapchat,這是一個對候選人和競選團隊來說才剛起步的平台。美國總統選舉的背後,會不會也是社群媒體彼此廝殺或大躍進的機會,讓我們持續看下去!
- 一張表,快速看懂 2016 美國總統潛在候選人的隱形社交影響力: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 )
新聞來源:《Business inside》、聯合報。圖片來源:webtreats,CC licensed)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