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石明謹

  • 泰國的熱情客場球迷被台灣人稱為泰勞

台灣難得踢進世界盃亞洲區資格賽第二輪,在小組賽中抽到了三支來自東南亞的隊伍,其中印尼在台灣的僑民超過 21 萬,越南僑民有 17 萬,泰國僑民則有大約 5 萬 8000 人,在台灣的外籍人士中,這三個國家都佔有相當大的數量。

在賽前的各種報導中,不論是網友、媒體、選手、教練,其實都在不同的發言及場合中,不經意地洩漏了台灣人根深柢固的種族歧視,不管是媒體報導「大批泰勞湧入機場接機」,或是有人呼籲「別讓外勞把我們的主場變客場」,都深植這種「來自東南亞的都是低下的勞工」的心態。

「泰勞、印傭、越配、賓妹」,好像每個東南亞國家的人在台灣,都被冠上一定的身份地位,事實上每個不同的民族與工作都應該受到尊重,台灣人到紐、澳工作,就被美稱為「打工渡假」,用稱謂來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其實是一種民族自卑感的表現,因為在實際上根本沒有太大的差異,只好用名稱來顯示自己的不同。

  • 台灣能給客隊最好的練習場地只是公園等級

(”Inside the Zhongshan Soccer Stadium” 由 Scchiang ,來自维基共享資源)

台灣過去幾年發生過東南亞穆斯林在火車站公共空間聚會遭到驅逐,或是有社區公告「外勞不得進入」的種族岐視事件,甚至當西門町發生東南亞人士鬥毆事件時,媒體並不是用「外籍人士發生鬥毆」,而是用「外勞」兩個字,試問我們會對兩個在街頭打架的白人英語教師,說他們是「外勞鬥毆」嗎?事實上,這些來自東南亞的勞工朋友,在過去二十年為台灣帶來多大的貢獻,我們現在享受的許多公共建設都仰賴他們的辛苦付出,而我們的回饋卻是歧視而非感激。

其實來台的東南亞人士,也有相當多的白領階級,但我們先不談勞不勞工的問題,光就足球運動的發展而言,台灣才是真正名符其實的落後國家,以本次的售票風波為例,當台灣還在用落後的索票方式,搞得球迷一團亂的時候,泰國是以線上刷卡付費的高科技來售票,同時還可以搭配交通、住宿等全面性的規劃,只要滑鼠一點,所有的流程都為你安排妥當,台灣自稱科技之島,還在用親友團爭相走告,在菜市場排隊領取的方式,怎麼還有勇氣歧視別人?

  • 泰國武里南的球場具有專業水準

(”Thunder castle Stadium” 由 User:BlockLivestream,來自 维基共享資源)

泰國不能算是亞洲的一級足球強國,但是他們的職業聯賽發展得相當完整,在亞洲冠軍聯賽有相當不錯的競爭力,各種訓練及比賽的軟硬體更是台灣望塵莫及,球是圓的,比賽的結果我們得在場上分勝負,可是場外的專業度與對選手、比賽的尊重,台灣實在應該感到汗顏,許多人對於泰國的評論卻依然停留在「啊不就是個東南亞國家」,井底之蛙的悲哀並不在以管窺天,在於對自己的無知不自知。

一個國家的進步必須源自於深切的反省,而反省必須來自對自己與別人的正確認識,知道自己的不足究竟在那裡,知道別人的強項究竟在那裡,而這樣的認識必須來自於基本的尊重,如果我們連稱呼泰國球迷一聲「泰國在台僑民」或「來自客隊的球迷」的尊重都沒有,又怎麼可能有深切的自省呢?足了足球領域之外。其實東南亞各國也很有多地方比台灣進步,只是我們的民族自卑感讓我們沒有勇氣承認而已。

自古以來,視人為奴才者有兩種,一種是高高在上、囂張跋扈的主子,另一種是自己只是個奴才,所以眼裡看到的別人也都是奴才,台灣人是那一種?

延伸閱讀:

「泰國現在智慧型手機普遍嗎?」泰國不落後,落後的是台灣人的眼界

從發光發亮的泰國文創身上學到一件事:台灣文創沒有靈魂

(本文為石明謹授權刊載,粉絲專頁:左岸沈思,原文刊登:運動視界 — 從泰國隊訪台看台灣人的歧視與自卑心態,內文圖片因版權問題故未完整放上圖片,完整內容請點閱運動視界原文,非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phalinn,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