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有識之士」認為台灣年輕人的心態不夠開放,沒有競爭力。
像是搞太陽花的,就是只會「鎖國」,是「眼界狹隘」,是「沒有競爭力」,「不知世界發展態勢」的落伍者。這些「有識之士」往往會以中國為例,強調中國的開放與競爭。
中國在某些方面的確很競爭,但「開放」?
像是我們本土的新媒體就沒辦法去草莓國參與競爭。台灣新媒體的市場競爭力就是來自痛幹政府、起底政治人物,你們的草莓法律,會讓我們沒有展現實力的機會。
就像拔了狼的牙與爪,要牠們和羊比賽吃草,然後罵狼沒有競爭力,這像話嗎?
要玩自由貿易,就玩的真一點,要讓利,就讓最猛的那條利,不然就是假讓利,真草莓。
我建議下一輪的兩岸談判,應把網路資訊服務納入一條,要求只要是符合台灣法規的台灣網站,中國就不能以任何方式阻斷其境內網路使用者連線。也就是網路長城必須打開一角,中國民眾可以自由接觸台灣網站,不再需要翻牆。
當然,台灣也會對等的開放台灣民眾接觸所有的中國網站,這樣很公平吧?
要確定能有效連線,雙方代表可以隨時進行連線反查,如果其中一方搞鬼,連線數據未達合理標準,除了對其網路商務課以懲罰性關稅外,也推遲之後的兩岸談判進程。
要談和平協定,甚至談統一?先拆牆。
如果中國人還是不懂,不妨想想,像台灣人這麼「沒競爭力」、「鎖國」,又「害怕競爭」,都敢天天點蘋果日報,時時連臉書,動不動就看 youtube,難道中國從政府到人民,全都是小峱峱、草莓族,一碰這些網站,就會像中了北斗柔破斬一樣全身爆炸而亡?
沒人認為動物園裡的獅子叫開放,非洲大草原才是真競爭。少廢話,先拆網路長城,別當中華人民草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