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衛福部官員與網路業者於公聽會現場進行溝通
「按讚、打卡可能違法」在近兩週引起高度討論,立法院也在已在 5 月 25 日舉行公聽會討論此議題,但對於現行規範是否合理、應該如何修改,各界依然沒有共識。有網路業者認為公聽會當天雙方的討論根本沒交集,對於後續將開啟的「對話平台」也持較保守的態度,部落客藥師吉米更認為,「這些官僚,根本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綜合體」。
對於這個因新科技改變生活方式而產生的法律爭議,各方到底在糾結什麼、爭取什麼,讓網路業者、部落客、政府官員以及立法委員說給你聽。
- 「廣告如何認定」依然無解
台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張倫維說,當天的討論,幾乎是在鬼打牆,「我們在說現有的法規不合理的地方,但官員一直拿現有的法規來解釋,根本沒有朝鬆綁的方向去思考。」他認為,這些爭議的來源,就是在於「廣告」如何認定,「他們不是以實際上的商業行為來做認定,而是以『像不像廣告』作為判斷標準,這樣執法單位怎麼可能在執法的過程有清楚的判別?」
部落客藥師吉米的經驗是,他在今年初寫了一篇關於「葉黃素」的經驗分享文,這篇文章沒有跟任何廠商合作、純粹是經驗分享,內容提到「覺得比較疲勞」,就被衛生局以「易生誤解」為由開罰 4 萬元。他解釋,「我是藥師,我在寫的時候還有特別注意,不要提到較敏感的字詞,但衛生局就用這種理由罰我。」
他說,他住在台南、但戶籍在嘉義,當時就必須請假、於上班時間回到戶籍地的衛生所接受約談。雖然在法律上有行政救濟的手段,但他認為,對於一般上班族而言,打官司的金錢與時間成本,遠遠超過罰金,老百姓也只好摸摸鼻子接受裁罰,「這些官僚,根本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綜合體。」
- 現在的執法,對多數人實在太沈重
目前台灣最大的社群平台痞客邦的營運長周守珍則同樣認為,當天公聽會的對話,雙方的認知還是存在很大的落差,期待後續的討論能夠更聚焦。他強調,多數網路使用者的發文都沒有跟廠商合作、或是所謂的「對價關係」,政府現在的執法方式,對於多數人而言實在太沈重。
周守珍提到,公聽會上法務部的代表說,其實約談可以就近執行,但實際的執法過程,很多人都還是被叫回戶籍地,也有聽過跑回澎湖的案例,這很明顯是執法過程的問題。
關於網路上的內容管制,周守珍直言,這些管制都應該建立在「對價關係」的前提上,否則,對於多數消費者或網友而言,怎麼可能知道在討論化妝品時,「美白」這些用詞不能寫?而且,在邏輯上,為何是要求網友「證明自己沒收錢」?行政單位在接獲檢舉時,應該要先證明網友有收錢,再行約談,「雖然這有難度,但這就是我們現在必須面對的問題。」
- 「純」按讚打卡不罰,那「不純」的呢?
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競爭處副處長林慶堂則說,「如果是單純的按讚跟打卡,我們是不會罰的。」
但許多網友在消費用餐打卡時,通常都會加上一些文字。對於這些文字,林慶堂則說,「這就必須看他們到底寫了什麼。」
林慶堂說明公平會判斷的標準有三項:「是否為真實表示」、「是否揭露非大眾合理預期之利益」、「是否足以影響市場交易秩序」。
這三個標準中,最有問題的應屬第二個。例如,究竟「這個打卡貼文,背後很可能代表了『用餐優惠』」,這件事情算不算「大眾合理預期之利益」呢?
衛福部食藥署企科組副組長遲蘭慧則說,各地衛生局每年都會定期開會,讓大家互相討論裁罰經驗,而各地的衛生機關也會依當地的特性做判斷,例如在廣播電台賣藥的廣告,其傳播方式與影響,在台中跟台北的違規樣態就可能不一樣。他也說明,接下來會先在網路平台把這個議題拋出來,邀請網路業者、網路界的意見領袖一起討論。
立委趙天麟則認為,「網路是時代的趨勢,我們不能用舊法規侷限新創產業的未來」,並承諾,於 5 月 25 日舉辦公聽會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會邀請業者、專家學者與各部會參與,將現有「薦證廣告認定困難」的現況提出討論。趙天麟也在 6 月 8 日的社福衛環委員會中提出「臨時提案」,要求衛福部於三個月內建立溝通平台。
新科技帶來的新生活型態,與許多現行法規發生牴觸,但,到底是要「要求科技遵守法律」,還是要「讓法律順應世界潮流去調適」,今晚你選哪一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