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荷蘭移民小孩挨家挨戶地拜訪,希望能和白人小孩一起讀書,幫助種族融合。
(圖片來源:Michael LaMartin, CC Licensed)
◎本文授權轉載自地球圖輯隊
近日,荷蘭移民小孩為了讓校內種族更多元,走上街頭挨家挨戶地敲門,希望白人家長能讓小孩和他們一起讀書。
- 我要白人同學
《法新社》23 號報導,面對種族日益隔離的教育系統,荷蘭移民小孩走入種族混和的阿姆斯特丹社區,尋找白人同學進他們的學校一起上學,幫助種族融合。
大約有 100 名來自阿拉伯、土耳其、非洲和摩洛哥的移民小學生,在家長和老師的陪同下,穿著印有「對你來說這夠白了嗎?」字樣的白 T 恤上街。
小孩們高聲唱著:「別想黑,別想白,也別想黑跟白:想想你心的顏色。」
- 10 歲女孩:我們長大要面對不同文化
今年 10 歲的荷蘭白人女孩安娜莉絲 (Annelies),和今年 11 歲的移民女孩阿米納塔 (Aminata) 從幼稚園開始就是好朋友,她們也穿上背後印有「所有小孩都有權融合」字樣的 T 恤上街。
阿米納塔晃動她的非洲辮子笑著說,她們「想要更多白人學生來學校,學習彼此的文化。」
一頭金髮的安娜莉絲說:「這對之後很重要。」、「當我們長大後不得不面對不同文化,我們應該現在就開始學習怎麼相處。」
「雖然我們住在一個種族混和的社區,不過,現在我們班上只有一個男孩是百分之百的純正荷蘭人,這很荒謬。」
#2 荷蘭小學的教室內,來自不同種族的學生齊聚一堂,不過,有的學校卻連一個白人學生都沒有。
(圖片來源:Universe Awareness, CC Licensed)
- 黑校找不到白人
上街抗議的小學生全部來自 De Avonturijn 和 Catharinaschool 這兩間學校。這兩間學校在種族混合的南阿姆斯特丹社區中,被認為是「黑校」,其中有超過 90% 的學生有移民背景。
這兩間學校的新生越來越少,正面臨關校的威脅,所以他們決定上街挨家挨戶地按門鈴和發傳單,尋找白人學生。
兩間學校的發言人米道庫普 (Diane Middelkoop) 說:「無論什麼原因,當一間學校的非白人學生越來越多,就很難逆轉情勢。」
「我可以理解白人家長不想讓小孩入學,我們都想要有家的感覺,也就是說我們想要和有共同祖先和文化的人在一起。」
#3 一名摩洛哥女子,上街抗議反伊斯蘭的荷蘭自由黨黨魁威爾德種族歧視。
(圖片來源:Alex Proimos, CC Licensed)
- 種族歧視越演越烈
對於某些人來說,上述現象點出種族歧視在荷蘭文化中蔓延。
今年 80 歲,來自荷蘭前殖民地蘇利南 (Suriname) 的喬安 (Joan),眼眶充滿淚水地說:「情勢發展成這樣很可恥,小孩居然得上街請白人小孩和他們一起上學。」
喬安也責怪那些將小孩轉出黑校的家長。
「這是種族歧視,我覺得好慚愧。這個國家總是有那麼一點種族歧視,但今天這樣很嚴重,種族歧視得停止。」
#4 荷蘭向來以種族多元引以為傲,在阿姆斯特丹的街上,可以看到不同種族的人一起生活。
(圖片來源:Sergey Galyonkin, CC Licensed)
- 是歧視還是小孩少?
在街道的另一頭,花商巴拉格 (Wim Barlag) 已經在這裡工作了 50 年,他的兒子就是在黑校讀書,對於整起事件,他有不同的解釋。
「越來越多的家庭為了小孩離開這裡,問題在這裡沒有那麼多小孩。」
荷蘭向來以具包容性享譽國際,但種族矛盾和歧視正在增加。
今年 35 歲的家庭主婦卡提比 (Majda Khatibi) 說:「我希望我的小孩可以融入荷蘭社會,學習不同文化。」
荷蘭政府也呼籲移民透過工作或學習融入荷蘭社會。當移民學會荷語後,他們得參加考試確定自己可以融入荷蘭社會。
隨著移民人數增加,右翼政治人物也越來越受歡迎,其中包含反伊斯蘭不遺餘力的荷蘭自由黨黨魁威爾德 (Geert Wilders),他批評移民不夠融入荷蘭社會。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Dutch immigrant kids take to street demanding ‘white’ classmates”
延伸閱讀:
《變調的聖誕節 荷蘭傳統人物「黑彼得」再掀抗議》
《有色人種的英文怎麼說?從英演員失言風波學單字》
《不夠「日本」 日混血環球小姐引爭議》
(本文轉載自地球圖輯隊;原文標題:荷蘭黑校小學生怒吼:我要白人同學;內文圖片因版權問題故改以 CC 授權圖片取代,完整內容請點閱地球圖輯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