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陳慧敏

遠在外太空的義大利籍女太空人克里佛利緹(Samantha Cristoforetti),在 4 月 23 日世界圖書日這一天,從推特發出一張照片,是她漂浮在無重力的國際太空站,手拿著五本迷你書,背景是地球。即使窗外就是遼闊無際的星系,她心中的小宇宙全是書。

CDShMP2WMAA8EQe

「我喜歡讀書,因為他們回答了我還沒有想過的問題。」她用英文和義大利文各寫了一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 4 月 23 日訂為世界圖書日,因為歷史上的這一天,是多位作家的冥誕或辭世之日,包括英國文豪莎士比亞、西班牙文學大師塞萬提斯是在 1616 年 4 月 23 日過世,希望以此節日,鼓勵各國共同發動閱讀推廣活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並與國際出版商聯合會(IPA)、國際書商聯合會(IBF)和國際圖書館協會和機構聯合會(IFLA)共同評選國際圖書之都,發動閱讀推廣系列活動,去年奈及利亞哈克特港交棒給今年的韓國仁川,仁川也推出一系列文化活動,2016 年則將由波蘭 Wroclaw 接力主辦。

推廣閱讀可以充滿創意。《英國獨立報》報導,為了歡慶國際圖書日,家長、學生和老師這一週都忙著翻箱倒櫃,想辦法把小孩打扮成繪本或文學裡的角色。在社群網站上,家長討論怎麼把常見的海盜裝和公主裝,轉成彼得潘和灰姑娘仙蒂瑞拉的服裝,但彼此提醒,冰雪奇緣可不能算「書中角色」。

受歡迎的繪本角色,包括:英國插畫家韓福特(Martin Handford)筆下的威利(Wally)、英國繪本作家唐納森(Julia Donaldson)的怪獸古肥玀(Gruffalos)、美國童書作家蘇斯博士筆下的「戴帽子的貓」等。

  • 用詩作溫暖遊民的心

英國《衛報》報導,英國為歡慶此節日,由 The Reading Agency 舉辦國際圖書之夜(World Book Night),召募數千名志工,朗讀文學作品給少有閱讀機會的人們,來傳遞對閱讀的熱情,並準備 25 萬本書免費大放送,這是首次選擇詩集作為贈書,反應很踴躍,很快就被索取一空。

贈送詩集的構想,最早來自前進藝術基金會(Forward Arts Foundation)和傑伍德慈善基金會(Jerwood Charitable Foundation)發起贊助,隨後引發許多個人和遊民庇護所、監獄、健康信託基金(mental health trusts)等機構熱烈迴響,前來索取詩集。

而閱讀志工基蘭(Kieran)也為遊民朗讀詩作。他曾是技工,遭遇車禍之後,住進英國聖蒙哥百老匯遊民慈善機構已一年多,他很希望自己很快能找到差事,找到屬於自己的地方。

基蘭想,要判斷誰愛看書,誰又不太閱讀實在很難,他很好奇,如果他突然上前,對他在街道上看到的愛爾蘭工人、孟加拉賣報人、義大利髮型設計師等,詢問說:「你看起來很少看書,我可以介紹你讀本書嗎?」他們到底會怎麼反應。

報導採訪此遊民機構的技能訓練師菲利浦(Simon Philips)說,讓遊民寫自己的詩,對他們很有幫助,他們可以參予編輯會議,從工作中做到守時,獲得成就感。同時,他們不用一次次重複自己處境,一首詩,讓幫助他們的醫師、心理醫師、護士、社工員等很容易聊開來,理解他們的處境。

  • 名人與書 佳句一次收

Yourstory 媒體摘錄 85 句作家或名人的閱讀相關佳句,節錄如下:

科幻小說家蓋曼 (Neil Gaiman) 說:

書是握在你手中的夢。

奇幻小說家喬治‧馬丁說:

心智需要書,就像劍需要礪石(whetstone)維持鋒利。

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說:

書是可以獨特地隨身攜帶的魔法。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說:

如果你只讀每個人都在讀的書,你也只能想到每個人都能想到的事。

美國童書繪本作家蘇斯博士說:

你讀的書越多,你知道的事也會越多,你學到的事情越多,你能到的地方也越多。

美國婦權運動者馬格麗特‧富勒(Margaret Fuller)說:

今日的讀者,明日的領袖。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Helen Harrop

  • 延伸閱讀:

【英語島】我早上還在想要吃什麼,這些 CEO 大佬卻已經開始閱讀了
人們不再閱讀經典文學:科技讓我們變笨,經典文學變成艱澀天書
【輕羅小扇抓書蟲】閱讀的藝術正在消失:聽過那本書不等於你看完那本書

(本文經 Readmoo 授權刊登,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