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Brett Weinstein, CC licensed
作者:林伯雍
美國總統,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一個職位,世界霸權的領航者,誰擔任其職,將會深刻的左右國際格局無數的變化。4 月 13 日,美國兩大黨之一,現任歐巴馬總統的所屬政黨,民主黨 (Democratic Party),已經出現了強力角逐者,該位角逐者絲毫不令人意外的,即為前美國國務卿、前紐約州參議員、前美國第一夫人,希拉蕊. 柯林頓 (Hillary Clinton)。
圖片來源:Michael Vadon, CC licensed
美國兩大黨的另一大黨,共和黨 (Republican Party),雖然黨內總統候選人態勢並不明顯,但目前共和黨內聲望最高的即為美國知名政治家族,布希家族的次子,傑布. 布希。傑布. 布希全名為,John Ellis Bush,但他的縮寫,Jeb,反而成為他知名的稱謂。傑布擁有最顯赫的家族光環,其父親喬治. 布希 (George H.W. Bush) 為美國第 41 任總統,其兄長小布希 (George W. Bush) 為美國第 43 任總統,身為前佛羅里達州州長且風評甚佳的傑布,若角逐成功,將把布希家族統領美國的時間推進至 16 年。
然而,身為共和黨內部聲望最高的挑戰者,傑布,是怎麼看待美國當前的外交危機,他對於美國的未來又有什麼樣的構想?美國總統候選人的思想,將深刻的影響國際外交格局。身處亞洲衝突點之一的我們,不可不察。今天,讓我們透過他在今年 2 月 19 日的在芝加哥的演講來了解他的外交思維。
- 對美國歐巴馬政府的批評
「美國,是一個對世界有益的力量。然而,我懷疑現今美國政府是否如是想。」傑布在其外交政策中,率先提出了這樣的批評。傑布以伊朗為例,認為在過去 35 年,伊朗本身和其代理人不斷的攻擊美國軍隊;而現今,四個首都,大馬士革、貝魯特、巴格達和沙納,又深受伊朗和其代理人的影響。美國過去不斷的抵制伊朗發展長程飛彈載具與核子武器,而現今,歐巴馬政府卻選擇與其和談,並嘗試管制伊朗。傑布認為該舉不但會破壞美國國內對於防止伊朗取得核武的共識,並更將刺激該地區的核武擴散。
「環顧世界局勢,你將看到世界正逐漸的失去控制。」傑布如是說。傑布認為,新興的非國家恐怖組織不斷的成長,諸如:伊斯蘭國 (ISIS), 博科聖地 (Boko Haram), 蓋達組織 (Al Qaeda)。伊拉克與敘利亞的崩壞,部落主義與殘忍的戰爭屢見不鮮。而俄羅斯侵略其他國家、網路戰爭挑戰著我們的國家安全,亞洲的領土爭端不斷的擴大。傑布批判道:「最大的諷刺在於,歐巴馬承諾要更加與世界連結,然而卻讓美國的影響力每況愈下。」
- 六大面向的改進
傑布認為,美國可以投射其力量且促進和平穩定至世界各個角落。面對上述這些問題,傑布提出了五大面向的政策來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傑布認為,美國無法成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全的力量,如果美國的經濟沒有長期穩定發展。為了完善美國經濟,傑布認為美國必須改善管制、稅制、財政、移民系統、教育、、石油政策、貿易,特別是「泛太平洋貿易夥伴」(TTP) 與「泛大西洋貿易暨投資夥伴協定」(TTIP)。傑布認為,美國將是世界新興的經濟體,如果美國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BRIC(金磚四國) 都必須改掉其名。
其次,在外交上,傑布認為美國的言行必須一致。「這個政府畫了紅線,卻又將他抹去。」歐巴馬政府對伊斯蘭國的低估、低估了俄羅斯的野心、污辱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傑布認為,美國應該更加重視以色列的角色,而不是不去傾聽盟邦的聲音。
第三,傑布主張提高目前美國的軍費,建立強大的美軍作為美國的後盾。傑布認為美國目前的軍費實在過低。目前,美國的軍費佔其 GDP 共 2.5%。而 21 世紀的美國,需要一個新的戰略。傑布認為「軟弱將吸引戰爭,而力量將促進和平。」
第四,加強美國與盟友間與各國間的關係來促進世界的和平。傑布認為,美國需要去領導,但美國無法一個人去完成。美國必須去加強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關係,以及日本、韓國、澳洲,以及美國的鄰居,墨西哥與加拿大。美國也必須重建與中東國間的關係,包括波斯灣國家以及埃及。
第五,美國必須盡力的打擊威脅美國的恐怖分子。諸如:伊斯蘭國、蓋達與塔利班。為此,我們必須長期對抗他們。其中,最重要的是,防範未然。這些需要大量的情報蒐集與分析,而這當中包括國家安全局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NSA) 的 Metadata program。傑布也認為,他當然認為保護人權是重要的,但國家安全局的情搜計畫更可以保衛美國公民。
最後,傑布認為,美國一切的外交思維都必須建立在一個核心概念之上,「自由」(Liberty),並將其外交政策稱之為「自由外交」(Liberty Diplomacy)。傑布認為,個人的自由是自然且不證自明的。自由的概念包括:演講自由、媒體自由、自由市場、與信仰自由。他認為,美國的經驗肯定了人類自由的力量。在演講中,傑布舉出了韓國人士 Ho-Wang Lee 的例子來映證自由的可貴與經驗。演講的最後,傑布提出,美國沒有退出世界安全或繁榮的機會,美國的價值需要美國持續在世界的角落中持續發揮作用。
- 什麼樣的戰略思維?
我們可以從傑布的演講中,發現什麼樣的戰略思維?首先,我們看到傑布率先提出經濟議題。自 2009 年金融海嘯以來,如何讓美國重振其經濟力量,成為美國持續擁有國際霸權地位的重要關鍵。1992 年的選舉中,比爾柯林頓提出了經濟政策,並以一語「笨蛋,問題在經濟。」順利了取得美國總統大位,顯然經濟問題至此成為每個總統大選候選人的決戰關鍵,而更是布希家族印象最深的教訓。
其次,我們看到美國對於擴大世界影響力的渴望。歐巴馬的外交政策,長期受到美國立場較為強硬的各界批評。而傑布顯然沒有忘記歐巴馬政府中,最易招致批評的區塊。然而,傑布對此的政策方向是提高美國的軍費支出來,讓美國可以繼續用強大的軍力來嚇阻所有的威脅。
最後,我們可以看到傑布提出了一個外交主軸,自由外交。自由外交的核心,言論、媒體、信仰與市場自由,實則為民主的內涵。然而,近幾年來,特別是小布希任內過於獨斷強硬的推行民主,使得世界各國對於民主兩字反而起了相當大的反作用力,此時,傑布透過抽換名詞、換湯不換藥的方式來宣示其政策,實則是相當聰明的作法。然而,為何美國歷代總統都對於民主如此之堅持?這其實與「民主和平論」有相當深厚的關係。按照政治科學的實證研究指出,從 1816 年到 2005 年,民主與民主國家間發生戰爭的次數是完美的 0。而暴力事件在民主國間之間,也是完美的 0。從實證的角度來分析,也無怪乎美國領導人如此相信這個經過事實驗證的哲學神話。
總的來看,傑布的政策是偏向擴大美國影響力,且主動出擊的戰略。美國自從立國以來,一直陷入孤立主義與深入世界的兩種大戰略的辯論之中。90 年代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 Posen 提出了「限制戰略」(Restraint),其本質與孤立主義不太雷同,但同樣要求不要美國事必躬親,到處出擊,主張要保留實力。顯然,從「限制戰略」與「深入世界」(Deeply engagement)1來看,傑布的外交政策應該更傾向深入戰略。
歐巴馬政府轉眼只剩下一年的任期,挑戰者共和黨摩拳擦掌。誰的外交戰略能夠獲得青睞,還有待更多的辯論與時間來證明。
參考資料:
Jim Geraghty, “The Campaign Spot”, National Review. Retrieve from: //www.nationalreview.com/campaign-spot/414049/what-you-need-read-jeb-bushs-foreign-policy-address-jim-geraghty. 04/27/15.
- 類似主張者有 John Ikenberry, Stephen Brooks, William Wohlforth [↩]
延伸閱讀
希拉蕊、蔡英文,台美可望在 2016 同時誕生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文章來源: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作者:林伯雍;原文標題:美國總統大選觀察:傑布.布希外交政策,圖片來源:Michael Vadon,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