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3368996_8a09d5eb88_k

最近台灣的足球新聞特別多,一方面因為難得賽程密集,包括男、女足的奧運資格賽,以及男足的世界盃資格賽,也都取得不錯的戰績;同時負面新聞也不少,像是足協理事長盜賣塔位,再來就是本文要討論的男足奧運資格賽轉播的種族歧視議題,以及其引發的一系列辯論。就筆者的觀點,這次的種族歧視是無法忽略的嚴重事實,本文要借這次風波說明運動中的種族歧視不僅十分常見,而且投射出來的是當前社會(至少部份人)的想法,以及它到底有多嚴重,讓我們不能為了支持有心做轉播的人而放鬆他監督。

讓我們先回到事情的原委,3 月 27 日 2016 亞足聯 U23 錦標賽暨里約奧運男足資格賽,中華台北主場迎戰緬甸的比賽。當晚的比賽狀況百出,種族歧視的爭議是來自台灣一位主播的失言:

「緬甸是什麼國家,感覺他們都在草原奔跑挖地瓜吃」。

比賽過後,該名主播的種族歧視言行立刻引起討論,除了新聞報導之外,向來砲火猛烈的球評「左岸沉思」認為「種族問題絕對不能當作玩笑,種族歧視也絕對不是部分人情緒觀感不佳的問題,這是一種國際的普世價值」;社交網站上也出現相關網頁,不少球迷批評主播素質低落(當然也有部份直指種族歧視的),也號召球迷到轉播公司的網頁上留言抗議。同時也開始出現回應或緩頰的言論,轉播公司先是嗆聲「有本事自己來弄直播」,隨後將貼文下架,改口道歉;有部份球迷站在鼓勵轉播的立場,認為道歉就好、向前看;還有球評和部份球迷認為,為了遂行正義將種族歧視事端擴大,可能會讓影響相關產業發展,讓台灣足球招致亞足聯的懲罰。各位地理眼的讀者,您沒看錯我也沒有摘錯,確實有人抱持這種鴕鳥心態。除此之外,甚至有球迷認為主播的言詞只是說出我們心中的看法,並沒有問題,不是種族歧視(這也是該公司最初的說詞)。

i2142665

台灣人先前於棒球賽事的種族歧視海報,被韓媒關注(圖片來源:Nownews

運動中的種族歧視真的很嚴重嗎?這類事情台灣人還真幹過不少,例如先前棒球經典賽的韓國狗事件。事實上,運動中的種族歧視確實非常嚴重,特別是在足球領域中,當國際足總(FIFA)近年的主旋律就是「no to racism」(拒絕種族歧視)的時候,鬧出這種事情來可以非常大條!下屆世界盃主辦國俄羅斯,就因為足球場內外的種族歧視非常嚴重,2012 至 2014 年總計有兩百次足球相關的種族歧視,而被 FIFA 質疑是否有能力確保比賽進行。近幾年的歐洲職業聯賽中,也不乏其他球員或球迷展示種族歧視或納粹標語、手勢,遭到歐足聯懲罰的案例。例如,在歐洲的職業球賽經常可以看到球迷將香蕉丟入場中,諷刺有色人種球員是猴子;不只是看台上的球迷,足球員在場內的種族歧視也可以非常嚴重,例如世界盃烏拉圭球星蘇亞雷斯就是種族歧視累犯;日前更有希臘球員以納粹舉手禮慶祝進球,遭到國家隊終身除名。一旦被確認有種族歧視情結,球員和球迷都可以被判處禁賽:球員的禁賽很好理解,球迷的禁賽就是接下來的場次球迷不得進入。球迷不得進場十分嚴重,堪稱國際足球的極刑,以台灣從來沒有正式轉播的情況來講,就是完全沒有比賽可以看了。關於足球場上的種族歧視,網路上都有不少回顧可以參考。

U7639P6T12D6663300F44DT20130710080252

烏拉圭球星蘇亞雷斯(圖片來源:新浪網

行文至此,大家應該約略明白足球運動中的種族歧視有多氾濫,以至於管理者不得不將其放在首要處理目標,施以極刑。如果我們將足球場乃至其他運動賽事,視為一個以身體和身體活動為核心的空間,那或許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何歧視在運動中如此頻繁,也如此嚴重。研究者分別在英國和澳洲的案例中,發現球迷團體的歌曲、手勢,幾乎將恐同、反同或其他歧視的面向,正常化為看台空間的一部份;一些在球場以外不被接受的歧視,在球場中以最惡毒、最難以杜絕的形式呈現。微觀運動地理學也發現,在運動場上黑人球員經常被視為體能出色,但穩定度、球商(足球智商)不如白人球員,也較常被安排在邊緣、非核心的位置,一如他們在社會結構中的處境,種族歧視的權力關係秩序化了運動空間。換言之,如果我們真的要對抗任何形式的歧視,種族的、性別的或性傾向的,那麼歧視最氾濫的運動空間不僅不能撤守,反而應該是最艱困的必爭之地。運動和運動空間從來不是某些人眼中的那樣純粹而神聖,當然也不是「輕鬆就好」的「不必太認真」,運動和運動空間也是政治的、社會的和經濟的。在運動領域之外,以種族來解釋差異逐漸被承認是一種歧視,但是「原住民就是適合打棒球」仍然被掛在嘴邊,甚至在運動研究領域中佔據主流。

最後,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攻譙運動,運動儘管投射了社會中的不正義,但也不該被理解為一個藏汙納垢的地方;如同前文提到的,運動中的歧視反映了社會中的歧視,對抗運動中的歧視因此是卓有意義的。有壓迫的地方必定有反抗,前文提到的微觀運動地理學最早討論的是 1970 年代的美國職棒,時至今日膚色幾乎已經難以在同一個聯賽構成任何解釋;去年年巴西球員阿爾維斯將球迷投入場內的香蕉吃掉,「我們都是猴子」在網路上引起了世界性的迴響。運動不存在本質性的邪惡或歧視,但是如果我們為了任何原因─台灣的足球發展、鴕鳥心態或根本沒意識到─而不願正視並反省已經發生的錯誤,將讓台灣足球的發展失去任何正當性,以及積極對抗壓迫的意義。

(本文為Geogdaily.地理眼授權刊載,作者:練聿修,原文標題:我們為何要為運動場的種族歧視奮鬥?,臉書專頁:Geogdaily.地理眼非經授權、不得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