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 導讀》:上周東華大學傳出學長姐集體霸凌大一新生罰站及灌酒事件,校方指出是因為學弟妹不禮貌,所以被學長姐「請」去喝酒。而目前校方又突然釋出自製影片,企圖要還原整件事件的發生始末。但至始至終,校方仍是搞不清楚,問題的癥結點其實是在早已是陋習的「學長學弟制」身上。
日前東華大學發生學長強逼學弟灌酒,學弟因而昏迷險至喪命的事件。雖然校方全力低調、淡化相關報導,但這很明顯是因「學長學弟制」這種特有管理方式所肇生的事件。
一般的大學學系中,「學長學弟制」已幾近消亡。這種歷史悠久的制度,目前只存在軍警院校與少數像體育之類的學門中。
雖然大多數學系不採這種管理方式,但在本次案件曝光後,仍可看到許多教育主管仍為此制度辯護,強調這是傳統,本案也不代表學長學弟制出問題,「只是」一起霸凌的事件。
這當然可以算是霸凌事件,但若是以為懲處、解決這一次的霸凌,就可以長治久安,那也未免太過樂觀。教育體系中的學長學弟制,早已腐化成為「邪惡製造機」,包只會越出越大,不會就此善了。難道真要等鬧出人命,教育主管機關的皮才會拉緊?
所謂學長學弟制,就是在教師、教練之外,以資深人員指導新進人員的管理作法。雖然都同屬學生身份,但資深者擁有與教師教練相同的權威,能指導或命令資淺者。類似制度在職場還算常見,但職場工作和教育體系的倫理情境並不相同,其價值不能直接類比。
而體育等學門之所以會採行這種制度,主要原因是基層人力不足,又想省錢,就只能用免錢的「學長」去管「學弟」。但學長拿不到錢,卻有一堆責任,自然會想辦法從其他地方獲得回饋。像是奴役學弟。
原本正職的管理幹部和教師、教練為了輕鬆,對此類惡行睜隻眼閉隻眼,這制度就急轉直下,每一代都迫害下一代,成為萬惡之端。
德行倫理學家主張,一個專門用來賺錢或省錢的制度,如果主事者缺乏德行,將會快速腐化,就算能勉強維持,也是靠其中僅存的有德者努力撐著,一旦這些人消耗怠盡,整個社群會一起滅亡。除非採用新的制度,或想辦法讓所有制度參與者都具備德行,不然根本無法解決這類問題。
依國內倫理情境而論,這制度只傳達一種變型的「孝順」與「忠誠」概念,要晚輩瘋狂效忠師長,把人當神來拜,卻沒有相對的檢討批判機制,這會造成更嚴重的道德問題。
職棒放水案之所以頻頻發生,涉入者如此之多,學長學弟制就是重要的背景成因。學長要學弟放,學弟不敢不放。
在資源不足的狀況下,學長學弟制的確是可以考慮的一種教學手段,但這不是唯一的手段,其推行也要有許多前提,像是教練隨時介入與監看,強化品德教育,建立批判機制,明定權力義務關係等等。如果辦不到,那最好還是別來這一招。
堅持採用學長學弟制的教育單位或學門,應該思考為何其他單位與學門不需或不再採行這種教育模式。
「因為我們講求技術傳承!」其他技術學門多不採行學長學弟制,過去曾採行者,像某些藝術學院,也正慢慢排除學長學弟制。
「因為我們長時間生活在一起!」那有做作品做到沒日沒夜的設計學門久嗎?
「這樣可以培養出團隊精神!」一個想殺掉學長的團隊嗎?
在中小學層級的專業運動教育,或許真有一些不得不採行學長學弟制的理由,像是不採用這種制度,球隊就會因管理人力不足而解散,這就需要大家共思解決之道。但大學教育咧?還在教和中小學一樣的事?
說穿了,大家只是「懶」,就是想省錢。為了省錢,就代表不想投入更多,也就更難以產生學長學弟制原本預設的「教學相長」效果。這對於「受教育者」來說是不公平的事,因為他們來學校,是為了「得」,你們卻只讓他們自相殘殺,互相利用。
在無法補充人力的狀況下,有領薪水的專職人員就該付出更多,「學長」管的事,其實都是你們的責任。盡力仍無法顧及的部份,只要沒有嚴重的影響,就應該放下不論。
像本次灌酒事件的起點是「學弟沒有問好」,卻鬧到快出人命,實在是小題大做。不是說人力不足嗎?現在的搞法就是把人力浪費在「管問好」這種無意義的事情上。
現今的學長學弟制,說穿了只是「比老制」,而「早出生」在當代的正義標準之下,根本無法成為一種合理的權力來源。學長要有足夠的技能,一定的品性,才有資格獲得尊重,不可只因為年資就擁有權威,也要讓學弟有質疑、批判這種權威的能力。
如果教育體系實在無法割捨學長學弟制,那權利義務一定要相符。人與人的關係應該建立在互惠之上,只有單方向的壓迫,不可能成為良善的制度,只會讓人充滿仇恨與報復心態。
若死硬派體育人只願做最小幅度的修改,那就採行韓國某些學校的學長學弟制吧,保證夠「硬漢」。這只要新增一條規則就好:「學長若看到學弟花錢用餐,一定要幫學弟付帳。不論有多少學弟,不論他們吃多貴的東西。做不到的學長,就失去被尊重的資格。」
權責相符,這很合理嘛!相信不只是「問好」,一定會有很多學弟願意為學長做牛做馬 der。
(本文為人渣文本授權刊載,原文刊登:蘋論陣線 — 終結學長學弟制吧,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