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師父,讚嘆師父,讓我們難得有機會重新反思「宗教」這東西。

「宗教」的其中一個特性,是經常給予其信眾「一種美好世界的想像」,以及「生活應遵守的各種規範」。(例如:不能發生婚前性行為。)

而且,基於一些「不能言明」的理由,這些教徒會自動接受這些規範,甚至,這些教徒的朋友與親人,也會被迫接受這些規範。(相信大家都有被朋友找去參加各種宗教活動的經驗吧。)

那些「理由」到底是什麼?又,能不能算是「理由」,這就得問問教友們了。

第一問:一個人到底可以基於什麼理由,去限制另一個人的自由?

  •  反正就是這樣

在生活,或者人生的各種情境中,你可能會聽到爸爸這樣跟你說,媽媽這樣跟你說,老師這樣跟你說,上人這樣跟你說,可能,總統也這樣跟你說。

你可能覺得這句話「一定有其道理」,但我認為,這句話的意義是:

讓一個有權力的人能夠奴役另一個人的最佳說詞。

因為,在對話之前,結論早就已經決定了,而且是被他單方面決定的。

這個人不想要管你的意見,不想要管你喜歡什麼,不想要管你有沒有腦子,只想要奴役你,只想要讓你去做「他期待你去做的事情」。他才是主,對他來說,你只是他的奴隸。(再進一步想,有多少人天天都在以「愛」之名、行奴役之實?愛孩子?愛國?)

第二問:誰能定義「你認為的美好生活」?

  • 少在那邊假裝很客氣

我沒有主張要「消滅宗教」,但實在痛恨那些打著「真理」、「善」甚至是「愛」的名號,並不斷提出各種不合理的要求的宗教狂熱份子。

筆者也有不少在網路上打筆戰的經驗,且關心議題通常都與「自由」有關,例如因為金 / 權而被限制的新聞自由、例如不給學生自由發展空間的教育制度、例如限制同性戀者成家自由的婚姻制度,這過程經常遇到無法溝通的人,有些就是一直跳針,有些會假裝很客氣的說「唉呀,反正你有你的立場、我有我的立場。」

第三問:在你說出「你有你的立場,我有我的立場」這句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句話的前提是「我們都有自由」?

筆者在動筆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其實也很猶豫,到底寫了之後有沒有辦法跟我想溝通的對象開始溝通呢?畢竟,這些人最適合生活的地方就是北韓呀。你問我為什麼?

沒有為什麼呀,反正就是這樣。

圖片來源:xeno_sapien,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