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1 月 29 日國民黨地方選舉慘敗,黨內瀰漫大勢已去的失敗主義,大多認為 2016 年總統大選鐵定無望。最近幾波民調,也反映出類似感受:即使國民黨提名最強的朱立倫參選,仍將敗給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如表一所示:

 

  • 雖然蔡英文民調贏朱立倫,但始終未過半

但細加觀察,儘管蔡英文民調都贏過朱立倫,領先差距並不大,蔡最多領先朱 16%,最少只領先朱 2%!更重要的是,即使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已經兵敗如山倒,但在一面倒預期蔡英文必將當選總統的氣氛下,蔡民調始終沒過半,都在 42-49% 之間擺盪。旺旺中時民調深入分析發現,如果蔡副手是賴清德,朱副手是吳敦義,蔡賴配支持度才能衝到 53.2% 贏過朱吳配,但如果蔡副手是其他人,或是朱副手是王金平,蔡 X 配支持度仍然無法過半。

  • 蔡英文政治聲望排第四,朱立倫緊追在後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民黨士氣陷入空前低迷之際,不但蔡英文民調無法一人過半,而且政治聲望也只排名第四。去年 12 月 26 日,TVBS 曾公佈政治人物聲望調查,排名第一是陳菊 70%,第二是賴清德 69%,第三是朱立倫 60%,第四是蔡英文 56%,第五是柯文哲 53%。兩個月之後,2015 年 2 月 25 日,旺旺中時同樣比較政治人物滿意度,排名第一是柯文哲 73.7%,第二是陳菊 72%,第三是賴清德 65%,第四是蔡英文 57.3%,第五是朱立倫 56.8%。

顯而易見,儘管國民黨地方選舉慘敗,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聲望或滿意度,仍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相上下,顯示民眾對馬英九的反彈,未必能轉嫁成為對朱立倫的反彈。更重要的是,蔡英文一人民調無法過半,個人聲望或滿意度只排名第四,更凸顯出蔡作為總統候選人的個人競爭強度不足,未來恐怕仍需增強火力,否則可能還有變數存在。

蔡英文的競選強度不足,只要對比 2007-08 年馬英九,就可一目了然。當時民進黨同樣在 2005 年 12 月地方選舉慘敗,阿扁家族陷入貪腐醜聞,各界也一面倒預期馬英九將當選總統,表二是 2007-08 年馬英九對謝長廷的民調:


顯而易見,馬英九 2007-08 年不但在多數民調過半,贏過謝長廷的差距也相當大,最多領先謝高達 42%,最少仍領先謝 22%!更重要的是,馬英九當時不管是個人聲望或滿意度都如日中天,不但國民黨內毫無對手,民進黨不管是謝長廷或蘇貞昌,民調也都落後甚遠。

  • 陳水扁分析蔡英文 2012 年的三大得票落差點

蔡英文的個人競選強度不足,總統大選不能太樂觀,民進黨最懂選舉的陳水扁早就觀察入微。2012 年 3 月 2 日,總統大選結束不到兩個月,當時仍在獄中的陳水扁在《壹週刊》發表一篇很有洞見的文章「贏贏局賭到輸輸去」,提到 2011 年 4 月 27 日蔡贏得黨內初選,最多曾領先馬英九 7.46%,直到 2011 年 11 月,兩人也是平分秋色。民進黨在 2012 年 1 月 2 日公布選前估票,認為蔡將小幅領先馬 1% 左右,兩人差距在 10-15 萬票之間。

結果出乎意外,蔡英文從領先 1%變成落後 6%;從小贏 10-15 萬票到大輸 79 萬票。其中雙北原本估計只輸 25 萬票,卻輸掉 53 萬票;桃竹苗預估在 30 萬票內,卻擴大到 43 萬票;中彰投原估差距不到 5 萬票,卻大輸 18 萬票;雲嘉南應贏 45 萬票,卻只贏 32 萬票;高屏要贏 32 萬票,卻只贏 21 萬票。

扁接著指出三大得票落差,首先針對雙北:蔡是學者出身,溫和理性,是都會型的非典型政治人物,應受到北二都更多中智階層、女性、年輕人支持,但蔡選新北市長小輸 11 萬票,選總統卻擴大到 24 萬票;台北市蘇貞昌選市長只輸 17 萬票,蔡選總統卻輸到 30 萬票。

其次針對南部,蔡在民進黨執政縣市得票,明顯不如預期,不但台南市、雲林縣、屏東縣、宜蘭縣,蔡得票率都不如賴清德、蘇治芬、曹啟鴻、林聰賢選市長得票,不少中南部立委得票也超過蔡的總統得票。

最後針對桃竹苗,民進黨原本認為「客家妹小英做總統」文宣發酵,以 45% 作為得票目標,結果除了桃園、竹市得票接近四成之外,竹縣只有 30.9%,苗栗則為 33.2%,遠不及 2004 年水蓮配在桃園、竹市衝到 45%得票率,苗栗四成、竹縣 36%的歷史記錄。

筆者同意扁看法,三大得票落差並非都源自兩岸因素。雙北選民較關心兩岸議題,可能更容易受到選舉最後一周的兩岸衝擊;但南台灣得票不如預期,恐怕和蔡個性過於「冷底」,並未對上「南部氣口」,難以激發泛綠選民的熱情更有關聯。至於桃竹苗得票不如預期,兩岸因素也影響有限,更多是因為民進黨長期忽略當地的基層經營所致。

  • 桃竹的發展將成為蔡英文的 2016 大選利多

2012 年總統大選蔡英文所面臨的三大困境,不管是兩岸因素衝擊雙北、南部熱情激發不足、桃竹苗基層經營不足,如今看來仍有不少改善空間。對蔡來說,2016 年最大選舉利多,是鄭文燦和林智堅分別當選桃園市長和新竹市長,使蔡得以在桃竹兩地得到更多發展空間。

  • 蔡英文須激發南部選民熱情,否則不該太樂觀

但相形之下,民進黨的兩岸困局仍然有待解決,雙北選民更擔心兩岸危機和全球自貿布局,蔡仍須提出明確處方。此外,南台灣選民至今仍與蔡有所隔閡,繼續表現在蔡個人聲望長期落後陳菊和賴清德兩位明星市長,未來一旦國民黨確定由朱立倫與王金平形成南北組合,蔡仍須面對如何激發南部熱情的競選搭檔問題,否則不容過度樂觀。

(文章來源:美麗島電子報,原文標題:蔡英文選情不能太樂觀,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