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今年 228 的前夕,網路影片製作團隊《臺灣吧》推出了第五集『全球瘋傳,臺灣人不告訴你的,228 事件。』,一直以來被廣大網友以幽默盛讚的《臺灣吧》團隊,卻在這次栽了大跟斗,許多網友批評

「超級失望。」

「想要中立,卻避重就輕,混亂議題。」

「這集根本歷史課本照翻。」

「標題用全球瘋傳台灣人不告訴你的 228,內容卻如此貧瘠,有點打自己的臉。」

前台北市議員參選人王奕凱也建議「道歉重做就好了」。

開始正文之前,先說明本人的立場如下:

1、中華民國之於台灣是殖民政權。

2、蔣介石與中國國民黨是二二八的元凶,應被清算與究責。

3、二二八事件是屠殺,而非省籍衝突,也非官逼民反。

4、二二八的真相至今未水落石出。

5、中國國民黨在二二八事件後建立的政治 / 經濟 / 文化殖民體制,至今依然影響台灣。(政治上例如黨產;經濟上例如「十八趴」;文化上例如:『美』國人會以「你很『美』欸!」作為貶抑詞嗎?但台灣人會。)

  • 「洗腦短片」出現的外部因素

我也知道寫這篇文章並不可能馬上改變如sbuyihch等網友的想法。

但事實是:

1、台灣社會是如此鄉愿、害怕爭議且史觀分歧。

2、二二八的議題長期被政治人物操弄(沒錯,就是國民黨的洗腦媒體)

3、基於台灣的歷史脈絡(沒錯,就是國民黨的洗腦教育,以及二二八之後的黨國威權時期),多數人皆為政治冷感,隨著年紀的成長,才因各種機緣而開始接觸並參與公共事務。當「被啟蒙的人們」(你大可以稱他們為前 689)開始想做些事情的時候(沒錯,就是做臺灣史系列動畫),總會有些限制,不管是知識上的不足或心態上的恐懼。

4、有哪一場社會運動不是「在基進與溫和之間做權衡」?

而且:

228 卻又是這麼一件需要被國人知道並記得的事情。

因此:

今天《臺灣吧》做出這種「調性」的影片,也不足為奇。

  • 不是只有台灣人這麼「悲哀」,德國也是

讓我們看看德國的小例子,下文來自廖啟余在陳子瑜臉書上的留言

東尼‧賈德《戰後歐洲六十年》卷四,頁 308-309:

「(猶太人被屠殺的記憶) 轉變出現在下一個十年。…… 一九七九年一月德國電視播映《猶太大屠殺》迷你劇集,紛至沓來,使猶太人和猶太人的苦難成為最熱門的德國公共議題。其中,那部迷你劇集最為重要,它是最道地的美國商業電視產品,情節簡單,角色刻劃大部分缺乏深度,敘事內容極盡煽情之能事,受到埃德加‧雷次到克勞德‧朗茲曼等歐洲導演的痛斥和厭惡。他們指責這部聚集把德國使轉化為美國肥皂劇,使得應該始終是不可說、無法理解的東西,變得淺顯易懂。」

這兒說的是九零年代。頁 324:

「我們只談這個已談了數十年,那已成了例行公事,成了習慣 。聯邦德國是世界上最公開支持猶太人的國家之一 ,我們德國人還要回頭看多久?有關同盟國罪行:轟炸德勒斯登,焚化漢堡,戰時炸沉德國難民船的新書大賣。」

  •  請大家繼續罵吧!

這篇文章看起來實在很像護航文,但我沒有說不能罵《臺灣吧》(標題就說可以罵了)。

這群製作團隊,以及每個逐漸深入參與政治事務的人們,誰不是從光譜的另一端漸漸走過來的?有人真的是天然「獨」嗎?我們讀的歷史課本都還是中華民國的課綱啊!你國小沒唱過「國歌」嗎?

目前,對於《臺灣吧》而言,他們能做的、願意做的,就是做出這種調性的短片。

目前,對於「這些獨派們」而言,他們能做的、願意做的,就是到眾多影片分享者的下面留言批評影片內容。

而且,他們都要做、要罵、要被罵,才會成長,社會也才會朝我們期待的那個方向前進。

願意當側翼拉著社會往前進的人,我很尊重也很欽佩,因為我也曾受這些人的啟蒙,所以現在也變一個基進份子,我自己也沒有覺得不好,只是要付出的代價比較多,就像蔡丁貴教授說的,「我們是負責搖芒果的。」所以,當側翼的人就要有這種覺悟。

可是,當每個人都在做自己「能做的、願意做的」事情的時候,當側翼的人有想過嗎?我們必須認識到,如果社會中只有側翼、而沒有中間的人,社會是不會往前進的,因為這些側翼就會「不存在於社會」了。

最後,身為一個傳播科系的學生,想給網路世界的大家一句話:

過去的新聞,當報紙印出來時就結束了;現在的新聞,當發布鍵按下去後才開始。

請《臺灣吧》團隊繼續努力、不要被擊倒,因為台灣現況是如此惡劣。

請這些罵《臺灣吧》的人繼續罵,因為當「磚」被拋出來之後,「玉」就要努力跟上啊!

圖片來源:『全球瘋傳,臺灣人不告訴你的,228 事件。』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