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defeat-isis

對抗伊斯蘭國,需要全球化的正面力量,來化解全球化的恐怖力量;不能只靠武器的批判,而要有批判的武器。

世界是平的,恐怖的世界也是平的。這都是全球化惹的禍?

《紐約時報》記者佛理曼(Thomas Friedman)十年前寫《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描繪全球化的圖像,但他不會想到,全球化會與恐怖主義結合在一起,隱隱然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大患。

這都因為全球化的特色,就是讓人才、資金、技術自由流動,衝破過去壁壘分明的疆界。無論是政治上、地理上和文化上的疆界,都逐漸被全球化的熱力所融化。這也使得恐怖主義的力量跟隨著全球化的價值鏈,向全球各地滲透。

那些從新疆投奔中東 ISIS(伊斯蘭國)的青年,衝破了千山萬水的距離,從中國到中南半島到中亞到中東,其實也是全球化的足跡。只是西方對全球化的想像與實踐,從來沒有想到會被政治上反文明的力量所利用,形成對文明社會的威脅。

互聯網也使恐怖主義的思想如星火燎原。那一位韓國少年本來與伊斯蘭世界毫無關係,對中東的恩怨情仇也一無所知,但就是因為在互聯網上看到了 ISIS 的宣傳視頻,這位宅男竟然投身聖戰的行列,要當一位不怕犧牲的戰士。

這也是全球化的威力,在網上的世界,可以激發那些本來靜態的力量,進入一個如火如荼的動態漩渦中。在伊斯蘭國的宣傳世界裏,這不是恐怖組織,而是一個追求正義、為人類前途奮鬥的平台。殺人不是為了殺人,而是要建立一個地上的天國,也讓自己可以盡快進入這個天國。

這就像思想的迷幻藥列車,搭上了全球化的軌道,開往很多年輕人的心中,讓那些本來無所適從、沒有生活目的的青年,以為自己一下子找到生命的意義,但其實是搭錯車,跌落一個沒有歸途的陷阱中。

伊斯蘭國領袖巴格達迪是「天才型」的宣傳家。他不斷利用全球化的力量,在 youtube、twitter 等社交媒體上,滲透到全球千家萬戶,而經濟蓬勃發展的亞洲各國,更是被瞄準的對象。

因而恐怖全球化與全球恐怖化,成為交纏在一起的力量,改變了世界的秩序。但要對抗這樣的趨勢,卻不能只靠武器的批判,而要有批判的武器,要指出它的教條無論如何美好,都是「但求目的、不擇手段」,是一種反人類的宗教武裝力量。

它不但砍下一個又一個無辜人質的頭顱,也砍向文明與人性,成為二十一世紀初葉的惡夢。對抗伊斯蘭國,需要全球化的正面力量,來化解全球化的恐怖力量。

 

延伸閱讀:

【ISIS 的世界是平的】越反越恐!美國也管不動的葉門淪為恐怖溫床

【ISIS 的世界是平的】反恐不只是中東的事,蜥蜴部隊全面狙擊亞洲

(本文轉載自亞洲週刊;作者:邱立本;原文標題:〈恐怖全球化與全球恐怖化〉;圖片來源:Alan Denney,CC Lisc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