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融風暴的現在,貧富不均、財富重分配時常躍上新聞版面,成為眾人茶餘飯後的話題;不只在台灣,幾乎可說在全世界,此刻都面臨到這樣的問題。在金融風暴過後,過多的資金從各國央行中一瀉千里,流竄在新興市場以及開發中國家間,間接助長影子銀行體系的蓬勃發展,再再都提高了全球金融體系的風險。

而且,當企業的獲利逐漸回到危機前的水準時,人民的收入卻再也回不去了,而全世界此刻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編按:影子銀行,是指一些非銀行的中介機構,提供和傳統商業銀行類似的金融服務。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的業務要受到中央銀行等機構的監管,但他們如果把一些業務以影子銀行的管道操作,做成表外業務,這些資產在銀行的損益表上是看不到的,便可以藉此規避相關單位的監管)

正在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會議的英國財政大臣,很快的將要面臨抉擇英國是否已經準備好加入一場新的貨幣戰爭。在此之前,他須先加入一場國際間的兵棋推演,用以證明是否已從 2008 年金融風暴中學到了教訓。

讓我們祈禱現實真能如此順利吧,因為從上週位於華盛頓召開的國際貨幣基金會議的種種跡象顯示,真正的開戰時間似乎不遠矣。這個基金的聚會就像 1930 年代國際聯盟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外交官,與會者無不希望可以避免另一場戰事的發生,卻又不知如何做起,他們知道一股邪惡勢力正在匯聚,卻又缺乏有效地武力加以制衡。舉世無不期待能籠罩在一股和平之中,冀望能從過去的失敗學到教訓。

  • 金融海嘯後,世界並沒有回復正常

2007 年的八月,金融海嘯開端的那一年,彷彿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愛德華時代的夏天。一切似乎都是那麼的平靜。權力與收入結構性的從勞工們轉移至資本家手中,高漲的物價恰巧抵消了實質收入的成長。

接著一場曠日廢時的危機便迎面而來,世人們無不希望可以盡快回到危機發生前正常的狀態,而國家們則希望可以回到預算平衡以及正常的利率水準,一如他們曾經那樣的渴望回復到金本位體制一般。

可惜事實總是不盡如人意,在經歷過一場銀行體系瀕死狀態的風暴後,利率仍舊維持在緊急狀態時的低點,即便是已開發國家僅為了達到貨幣基金組織所期望的中度復甦,仍舊需要中央銀行提供大量的刺激政策,而其所期望的不外是大量的資金可以找到途徑投入生產使用上,以及私人投資可以帶來更強而有力的成長。

  • 失業與貧富不均,金融海嘯的遺害

但這一切並未如預期般的發生,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資金投入金融風險中,而非經濟風險上。企業主的信心仍舊是相當脆弱的,相對於資產的價格卻是相當強勁。更加嚴格的金融體系管制,卻造就一個強而有力且不受監管的影子銀行體系,而投資人依然如金融海嘯前一般前仆後繼的投入在這個危險的金融體系之中。

復甦,一如往常仍舊仰賴提高債限來支撐,而中央銀行即便瞭解卻又顧忌於猛然提升利率可能會將逐漸復原的經濟再度打回衰退。

同時,大衰退所遺留下的後遺症除了高失業率外,更加大的貧富不均,即便是如英國等創造出大量就業的國家,卻免不了面臨更低薪、低技術與低生產力的窘境,企業的利潤逐漸恢復衰退前的水準,然而實質收入的水平卻回不去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女士表示,貧富差距的問題必須解決,而根據該組織所提出的多篇論文均顯示收入與財富的重新分配有助於經濟成長。

  • 解決不了問題,影子銀行醞釀下一場金融災難

但持懷疑論者指出,對抗貧富不均的行動迄今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行動。雖然拉加德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其領導的貨幣基金組織所傳達給個別國家的建議卻未曾有過改變,在 1950、1960 年代,有四件事情可以促進社會維持均富的狀態,包括強大的貿易同盟、透過稅賦體系的財富再分配,更高的公共支出以及對於金融體系的管制。

除了建議如德國之類的國家加大其公共支出於基礎建設上,基金組織並未支持上述的任何一項措施。由此顯示雖然拉加德對於貧富不均的問題感到憂慮,然而這樣的憂慮卻尚未嚴重到使其付諸更多行動在這個議題上。

舉例而言,該組織雖然知道在歐洲存在相當嚴重的問題,然其卻苦無權力來加以改變。在歐洲以外的地區,貨幣基金組織的政策通常為美國財政部所干涉,而在歐盟區,則為德國所主導,而德國所希望的不外是將歐盟區打造成等同現代的金本位制,而每個會員國都能達到預算平衡的狀態。

實際上,德國所希望的歐盟區不外是一個呈現半永久衰退的狀態,而其可選擇的途徑不外是打造完全的政治同盟、歐盟瓦解或是德國版的馬歇爾計畫,開始在歐元區撒錢,可以預期的是最終有一個選項必然會實現。

同樣的,該組織也以警覺到另一個潛在的金融危機,在過去幾年間中央銀行所發行釋放出過多的資金,透過影子銀行體系流竄在新興市場以及開發中國家間,雖然目前投資人對於風險仍在可承受範圍內,但難保不會再下一次的資金撤退潮中,這些投資人依然得以全身而退。現今各國間缺乏一個管制熱錢流動的機制,一如缺乏一個解決國家破產危機的體制一樣,全世界目前正隱然走向一個開發中國家的債務危機中。

短時間內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不去做任何事情相較而言比較容易,有錢人可以繼續維持大亨小傳裡的生活,而跨國企業得以繼續掠奪落後國家的資源並且將稅負移轉至稅率相對較低的國家,人民的生活水準依舊得勒緊褲帶,而債務的水平將持續攀升。

延伸閱讀:金融海嘯過後,《華爾街之狼》那些激 high 的投資銀行家準備告老還鄉吧!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圖片來源:StockMonkeys.com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