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籌組的廉政委員會成員終於全部選定,府外除了第一波公布的 8 人名單外,其餘 6 位人選昨天也出爐,包括前總統李登輝女兒李安妮、律師高宗良、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律師呂秋遠、北美智權報前總編輯徐嶔煌,還有曾代表親民黨參選市議員的王小玉。
外界對於廉委會的成立大多樂觀以對,畢竟籌組新單位、成員換新血總是好的開始,但未來是否真能盡揭弊之責,大家都睜大眼睛在看。
在此,我們也先來看看身負重的委員們的得獎感言:
- 李安妮
李安妮說,因為廉政委員會有六分之一是個案調查,其他任務是要建立好的機制,找出有問題的環節該如何補救,有六分之五都在做重構的工作,「對於做學術研究的人來說,才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
- 徐嶔煌
徐嶔煌則在臉書上表示:
抽籤沒抽到大巨蛋有點殘念,不過抽籤分配到美河市案,案情相對大巨蛋更複雜,要與李安妮小姐、王小玉姐、余晏姐ㄧ起調查。過去沒見光的資料,如果沒被碎紙機處理或藏起來的話,終於有機會見光了,大家都高度期待。
目前狀態:政風送來的資料等待中。
政府施政越透明,黑暗的角落就越少,柯 P 這次希望透過借助外部力量,當政府的防腐劑,讓更多人的腦袋幫柯文哲應付諸多弊案,坦白說,這真的是ㄧ場很大的透明政治實驗!
因為實際操作上,會不會有來自公務體制內的反彈,或是遇到消極的抵制、隱藏文件,以及這些平時也很忙的廉政委員們,調閱權、調查權能行使到什麼程度,就是未來技術上要克服的難題了!
他更強調:「我想弊案之外,台灣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關注啦!」
- 呂秋遠
「擔任廉政委員,是一場意外。不知道是哪個傢伙替我報名,然後也就票選通過。」這是呂秋遠在臉書寫的(原來是這樣啊),但他也說,如果可以發揮所長,幫忙查明真相也是件好事,所以就答應了。
他也認為,自己不是查弊英雄,只是做「能做的事情」而已,他也只擔心自己能不能在這麼忙的律師工作外,做好這些兼職的事。
呂秋遠給自己的期許是:
「不要預設立場,以證據、經驗與邏輯判斷呈現的事實,整理結論之後,可以提供市府機關作為前車之鑑。」
最後還自我勉勵:
有機會選擇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是上天與父母給我最大的福報。有這樣的福報,就應該要學著感恩,然後盡自己的力量做一些改變環境的事情。我只是一個平凡再不過的人,跟大家都一樣。我善良的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改變這個社會,而上天給我某些天賦(gift),我要好好珍惜。
盡全力,看自己能走到哪裡,這是我一生都會認真挑戰的課題。
- 方儉
方儉因人在國外無法出席首次會議,便在臉書寫了「給台北市廉政透明委員會與台北市政府的幾點意見」。他也強調「這不是一個需要魏徵、包青天的時代,我們需要建立的是一個制度,而不是用打弊案、爆料來搏取媒體的版面、民意的支持。」
以下為意見內容概要:
一、自我揭露部分:個人財務情況公布,以及北市公務員在外見面會向市府報備。
二、我的定位與目的:幫忙建立一個像 ISO 9000 的系統,使市政活動公開透明,公眾參與。並發展出一套施政的衡量指標,作為公開訊息,供全民閱覽、詢問、提供建議,再輸入施政、政策制定,資源分配,形成持續改進的循環。
三、資訊公開部分:是建立一個像「平衡計分卡」的電子看板,把台北市每個機關部門的透明度即時公布。
四、零基預算制度:預算編制應從前面所說的施政績效成效、市民滿意度而決定,而非因循過去的預算科目。
五、審查委員會應採取陪審制:台北市各審查委員會都應該建立陪審制,取代現行的聘任委員,從公民中選出合格的陪審團候選人,宣示利益迴避,共同審議個案。
六、健全公寓大樓管委會:今天有哪幾個管委會的帳目是按程序來,真正公開透明的?有多少住戶會起身維權?如果連自己最大資產都不知道保護,哪來的公民意識?
七、附加建議:看了《台北市政府廉政透明委員會設置要點》、作業規定(草案),很失望,這是郝規(or 馬規)柯隨,沒有創意。資訊不只要透明,還要充分、即時,才是真正透明。至少先把市府通知的 SOP 做出來吧。
顯然不論就廉委會的運作,或是對自身的期許,新委員們都有一定的想法,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不過還是要拜託以上諸位,別讓全民的期待落空、質疑成真啊。
延伸閱讀:柯 P 的廉政會郝龍斌時代就有,同套做法真能揪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