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50

國民黨主席補選出爐,朱立倫毫無意外當選,但總得票只有 19 萬 6065 票,投票率只有 56.34%,相對於 2013 年馬英九 20 萬 6065 票,以及 2009 年馬英九 28 萬 5354 票,乃至 2001 年連戰 29 萬 6465 票,投票率明顯下滑。

  • 救黨!朱立倫接主席後情勢詭譎

朱 2015 年參選黨主席是為了救國民黨,與馬英九兩次參選黨主席有如錦上添花完全不同,反而與連戰在 2000 年敗選之後參選黨主席比較類似。2001 年連戰所面臨的國民黨困境,比朱立倫所面臨的 2015 年更加惡劣,必須立即面對三重挑戰:一是台灣首次發生政黨輪替,國民黨首度淪為在野黨;二是國民黨在總統大選屈居第三,親民黨組黨來勢洶洶;三是李登輝即將另組台聯,準備號召國民黨本土派出走。

面對禍不單行的三重挑戰,連戰決定舉行國民黨員重新登記,並將黨主席選舉首度改為黨員直選,結果投票率衝到 57.9%,比原本黨內預估的 40% 高出許多。2001 年 12 月立委選舉,國民黨得票率儘管只剩下 31.3%(68 席),輸給民進黨 36.6%(87 席),但仍領先親民黨 20.3%(46 席),成功穩住第二大黨地位。

  • 黨主席投票率只有 5 成 6  內含隱憂

就此而言,2015 年國民黨主席選舉投票率只有 56.34%,對朱主席顯然並非好消息。這可能具有三重內涵:一是國民黨員仍對政治感到失望;二是國民黨員仍然缺乏危機意識;三是朱立倫還不足以激起參與能量。不管何者,都是朱主席必須立即面對的政治課題。

朱主席上任之後,1 月 18 日國民黨副主席、秘書長、一級主管都將卸任,1 月 19 日將會提出第一波黨務人事。較受關注的人事佈局有三:一是吳敦義和胡志強都將辭去副主席,將由誰遞補,是否具有新意;二是秘書長人選;三是政策會執行長人選,後二者將凸顯朱主席相對於馬的人事自主性。

  • 朱立倫嫡系人馬上陣?還是「家和萬事興」?

目前國民黨秘書長由洪秀柱代理,政策會執行長由費鴻泰代理,兩人都是親馬人士,朱是否立刻換上嫡系人馬,將影響國民黨中央黨政會報的決策模式。畢竟,1 月 21 日將召開朱主席的首場中常會,挺王中常委很可能要求黨中央撤銷王金平黨籍訴訟,朱在選前就高喊「家和萬事興」,應會順勢而為。但王金平在恢復黨籍之後,能否立刻取代洪秀柱,重新取得參與國民黨中央黨政會報權利,恐怕還需要朱向馬英九爭取。

不過,即使朱主席一路順風,以最快速度讓王金平取代洪秀柱、讓嫡系取代費鴻泰,兩人都成功進入中央黨政會報,親朱與親馬勢力也只是呈現 3 比 3 平衡,馬英九、吳敦義、毛治國三人仍將牢牢掌握行政權,朱馬共治仍將不斷考驗朱主席的領導能力。

  • 朱立倫能走多遠?兩岸關係耐人尋味

緊接著是 2 月 7 日立委補選,目前民進黨在屏東和台中具有優勢,國民黨則在苗栗、南投、彰化較有勝算。如果最後國民黨能以 3 比 2 小勝民進黨,將可為去年 11.29 地方選舉慘敗帶來止血停損作用,也算是朱主席上任之後的小祝福。

但真正考驗朱立倫,無疑是改革能走多遠?首先是黨內改革,首當其衝就是黨產清理,不但要誠實面對黨產來源是否正當,也要誠實依照會計準則公佈黨產財報,開誠布公提出黨產處理時間表,更進一步則是國民黨是否願意改變長期的杯葛立場,轉為支持推動「政黨法」立法?

其次是政策路線改革,包括 3 月立法院將成立修憲委員會,國民黨版修憲是否接受朱立倫主張?包括 18 歲投票權、降低小黨門檻、轉向內閣制等等。另外對民進黨蔡主席所關心的年金改革、稅制改革、就業政策、兩岸紅利分配不均,朱主席領導的國民黨,將如何在國是會議提出建設性回應?

能否突破黨內改革,能否創新政策路線,都將影響朱參選 2016 總統勝算。去年 11.29 國民黨慘敗之後,朱至今仍是國民黨唯一足以匹敵蔡英文的總統候選人,但如果黨產改革原地踏步,年金改革繼續潰散,稅制不公繼續糾纏,青年就業依舊困難,兩岸經貿繼續不利「三中一青」,國民黨的土崩瓦解風暴,恐怕還會繼續蔓延。

更耐人尋味的是,2015 年 7 月可能再次舉行國共論壇,屆時朱立倫是否將以國民黨主席身份,到大陸與習總書記共同推動朱習會?由於朱並未兼任總統,朱習會的政治可行性大增,但朱是否成行,恐怕還是取決於改革能否奏效,個人聲望是否持續走升。如果朱主席連台灣都搞不定,反而好高騖遠期待兩岸利多,恐怕在總統大選更加逼近的關鍵時刻,大陸也會更加保守謹慎。

(文章來源:美麗島電子報,原文標題「朱立倫能走多遠?」;圖片來源:朱立倫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