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觀念的改變,女性現在不僅只能待在家中相夫教子,在外打拼的女性比例逐年增高。美國在 2014 年當中,職場女性的相關議題可說是這一年度的熱門話題之一,像是主張男女同工同酬、更多女性當自強成為家庭主要經濟支柱,甚至連「女權主義」一詞也在公開辯論當中再次被提起。

而這些議題在 2015 年又會如何影響美國新時代女性的工作、家庭甚至到全世界?40 Percent and Rising執行長暨執行總監 Elizabeth Cronise McLaughlin 預測 2015 年將會是女強人崛起的一年,「女強人」一詞將不只是存在在對話之中而已,而是會對所有可能影響女性的議題有所行動並做出改變,原因在於:

  • 女強人將會在2016年的選舉開始展現優勢

舉美國下一屆總統大選為例,希拉蕊‧柯林頓(Hilary Clinton)的再度參選似乎是既定的事實,而且十分有可能直接脫穎而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同時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出來參選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這意味著這可能會是史上第一次有兩位女強人同時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這樣的情形對於美國來說代表什麼?一來女權的聲音將會在政治舞台上開始發聲,不用懷疑的是這有助於女性議題將逐漸被發掘,同時間,也可能會造成一個有趣的邊際效應:直接強迫共和黨為選票而通過立法保障女性的手段。女性強權的崛起可以預見美國下次的總統大選將會是美國史上重要的一頁。

  • 一、帶頭推動同工同酬

隨著越來越多家庭的經濟由女人扛起,同工同酬的議題變得更加重要,這影響的層面包含從經濟、稅基、教育制度,甚至關係到女性在國際上競爭的優勢。

美國薪資公平法案(Paycheck Fairness Act)已經四度在參議院被否決,而這個狀況將在這些在職場上具權勢的女性展露頭角後出現轉機。對於職場女性而言,薪資公平法案的通過將讓他們的薪資狀況獲得很大的改善,同時對許多美國家庭來說這會是相當有感的幫助。

  • 二、倡導更平等的企業生態推動福利健全的工作環境

有在工作的女性,尤其是已經當上媽媽的人來說,要讓女性保持競爭力,勢必得改善現今超時工作的企業文化。

我們可以看到在美國,赫芬頓郵報 Third Metric Movement 專頁在過去幾年對許多女性不論在工作或是生活相關議題中造成很大的影響力;華盛頓郵報記者 Brigid Schulte 為《Overwhelmed: Love, Work and Play When No One Has the Time一書所寫的頭條引起美國社會熱烈討論美國企業發展走向;另外美國眾議員 Rosa DeLauro 共同推動的 The Schedules That Work Act 法案,讓以時薪計價的勞工對他們工時有更多的主控權。

同時先前有研究也指出短工時能有更高的生產率,可以期待的是 2015 年將有更多關於讓企業工作環境更好的法案值得關注,更多企業裡的女性大老也可能帶頭推動公共或私人政策的進展。

  • 三、與利益團體聯手打擊職場上無意識偏見

Google 在 2014 年在推行一連串為打擊無意識偏見的計畫;微軟執行長 Satya Nadella 在說出女性員工不應主動要求加薪,而是要依靠“善緣”後,引起輿論撻伐,也迫使微軟隨後採用新的多元化政策。我們可以看到關於薪水及晉升方面的無意識偏見議題持續發酵。

這情況下,可以預見 2015 年會有各大企業女 CEO 們及相關團體出面推動消除無意識偏見,來保障女性不會因無意識偏見而失去最佳的工作。

  • 在國際間將有與日俱增的影響力

2015 年會有更多像是 Christine Lagarde、Angela Merkel、Janet Yellen 及 Samantha Power 等女性在國際間展露頭角,他們可能是擔任國家元首、推行新政策或是在社會間喚起女性議題關注等等。

簡而言之,2015 年美國可望不僅在國內,甚至於國際間塑造比往年更多的舞台在女性議題上面。同樣我們也可以期待在台灣,至少我們還有一個女性黨主席在接下來的一年能夠為台灣的社會做出什麼樣的改變,甚至於在 2016 台灣總統大選時再度出征,我們繼續看下去。

延伸閱讀:艾瑪華森、碧昂絲、冰雪奇緣還有馬拉拉,2014 年 10 個屬於女人的重要時刻

(資料來源:Huff Post Women;圖片來源:tsevis,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