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本人 Facebook

《BO》導讀:「婉君」是誰?就是網軍,網友最近這樣稱呼這些幕後藏鏡人。當國民黨還一股腦把自己的失敗都推給對手的網軍,而行政院長毛治國連「安安」、「BJ4」都要回家惡補時,他們早就透過鍵盤締造了年底選戰的奇蹟。

中東國家也一樣,他們的網路覆蓋率雖無法和台灣相比,但有 88% 的人每天使用社群網站。追求民主是普世價值,2011 年阿拉伯之春讓公民啟蒙了,至今有更多婉君正在集結,為了推倒獨裁而奮鬥!

有什麼比移民到一個國家又被一個國家給驅逐還令人憤慨的事情?

眼神專注、說話略為急促的 Iyad El-Baghdadi 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這位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部落客之一在 2011 年開始聲援阿拉伯之春,今年四月被當局突然逮捕,當局沒有指控任何犯罪,單純地告訴他:永遠走人或是無限期關押。

  • 阿拉伯嚴密控管網路,發言不當就逮捕

巴勒斯坦人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約有十萬人,是 UAE 最大的非公民群體之一。36 歲的 El-Baghdadi 就是其中一,當他選擇徹底離開這個自出生不久就收留他的國家的時候,懷孕的妻子仍被留在 UAE。

五月 13 號當他抵達吉隆坡的時候他發現他根本沒有證件可以入境,為此住在機場三週,直到最後巴勒斯坦當局說服馬來西亞讓他以特例入境,而他現在正在申請挪威政治難民的身份,目前他人還寄居於馬來西亞。

也許他從未想到 UAE 會對他採取如此行動,因為他大部分批評的對象都是外國政府,特別是埃及和敘利亞。但 UAE 並不是從未對類似他這樣裝備鍵盤的社會運動家採取過類似行動。

2012 年以來,UAE 就加緊對網路的的控制。而自 2012 年之後便不斷有人因網路發言而被當局逮捕,El-Baghdadi 只是眾多例子之一。

  • 沒把「婉君」看在眼裡,阿拉伯之春從網路引爆

如同太陽花到今年的九合一選舉一樣,網路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腐朽的阿拉伯獨裁者沒把年輕的「婉君」們當回事,多年的統治瞬間垮台,好比埃及和突尼西亞。

而尚未被這股風暴擊垮的其他阿拉伯政府則繃緊神經,特別是手握大權的海灣酋長國們。比如,在這充斥恐怖主義和極端意識形態的土地上,沙烏地阿拉伯一方面輸出意識形態和資金,一方面卻又透過打擊國內異議人士極力確保國內穩定,如此做法將在網路時代受到考驗。

網路在中東的影響力,或許無法和台灣的高滲透率相比,但其威力已經不容小覷。

根據研究 (見下列延伸閱讀),有 40.2% 的中東人口屬於上網人口(嚴重低於我們所處的東亞,台灣為 77%),而在這 40% 的上網人口當中有 88% 每天會使用社交網路。上網人口有 36% 是 18 到 24 歲的年輕族群。

在 UAE,有 34% 的上網人口同時也是 Twitter 的活躍用戶,少於沙烏地阿拉伯的 51% 跟土耳其的 39%。然而整個中東在 2012 年所發出來的推文當中,有 9% 就是由這個小國家所發出來的。

Iyad El-Baghdadi 在他的部落格和推特上用英文傳遞他的訊息和想法,間接地參與到這個近年來中東最大的政治事件當中,他一天的推文可以高達 35 個,有時甚至超過 40 個。

比如在一篇文章中他就比較阿拉伯之春與佔領華爾街之間的相似之處:包括參與者廣泛、去中心化領導和非暴力等。他也將埃及一些阿拉伯之春時期的文件翻譯成英文,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不只是網路讓推翻獨裁者的阿拉伯之春變為現實,網路也讓新興的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得以將其激進思想傳遍世界,而後在今年攻城掠地,無怪乎英美無不極力想要監控這些群體的網路行為。因此可以預期未來網路將繼續在中東的戰爭當中佔有一席地位,當然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El-Baghdadi 視阿拉伯之春為他這代人最重要的機會有其來自,一次大戰期間的阿拉伯起義太過遙遠。1979 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時他剛出生,但伊朗獨一無二的模式不適用於其他中東諸國。1987-1993 年和 2000 年初的兩次巴勒斯坦的起義又受限於巴以衝突的框架。

究竟阿拉伯之春能否產生真正的春天,或者只有在突尼西亞開花結果,恐怕還得時間來驗證。

(El-Baghdadi 今年十月在挪威自由論壇述說他的故事)

  • 堅持與獨裁戰鬥!不惜生命也要爭民主、捍尊嚴

這位鍵盤社運家的主張到底是什麼呢?他稱他自己為自由派,一位追求民主的普通人。對於獨裁他極其厭惡,而他也拒絕所謂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主張,偏好類似於西方一人一票的民主體制。

他告訴赫芬頓郵報:「我不希望我的兒子生活在恐懼當中,我無法向他保證他會生活在自由的環境裡因為我不知道在我有生之年這個進程能走多遠,但我想讓他知道,他的尊嚴與自由值得他用生命去爭取。當有一天如果他需要為了爭取他的權利而奮鬥或者不出聲地活在和平與安全之中,我希望他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奮鬥。」

如同他在演講當中結語所堅定地宣示般:「死都要爭取自由,死都要爭取尊嚴」他所疾呼的自由與尊嚴映照了印度獨立、美國獨立甚至阿爾及利亞獨立。

即使他從未說明那樣的民主究竟是什麼樣的民主,那樣的明天映照什麼樣的土地,這些大概對他來說不是那麼重要,因為戰鬥仍在持續,獨裁與專制仍屹立不搖。

不過身在台灣的我不禁想問,拒絕與打擊恐怖主義乃是國際共通任務,無論十多年來的反恐只是讓恐怖主義更加茁壯。但驅逐這些手無寸鐵的部落客是否將溫和的聲音也擠開,或甚至如埃及般直接判處大批的死刑,而留下你死我活、非黑即白的世界?

延伸閱讀:原來中共不是不懂民主啊,他們給香港伊朗式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