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輕羅小扇抓書蟲~閱讀就是張著眼睛做夢。一起分享一個句子、一本書、一個作者、一段書蟲評論。我們要抓到很多書蟲坐在一塊啃書,啃食文字裡的經典不朽和新鮮知識~啪(一個抓到書蟲的狀聲詞概念 lol)
今天要介紹的書是:《跛腳的巨人:中國即將爆發的危機》
1. 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
中國成長快速,近年來有無數書本和文章都預測,中國幾乎可以確定會崛起成為全球霸權。它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下一個超級強權?
觀察家譚寶信的回答是:中國還要面對無數挑戰!人口老化、兩性失衡、勞動力減少、醫療體系不足、社會不穩定、官員貪瀆問題嚴重……,在種種威脅下,目前中國的政策制訂者的行動還不夠急迫。如果政策方向不變、威脅繼續嚴重下去,中國將變成一個國內動盪不安、國外衝突不斷的社會。
到底中國出了什麼問題,未來將如何發展?擁有多年投資、創業指導經驗的譚寶信,都將在本書分享他的第一手觀察和預測!
2.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想到中國發展或投資事業,欲了解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現況、未來發展,好奇這些難以數計挑戰發生原因的朋友,作者將從中國的歷史淵源,為你一一細說、解惑。
3. 推薦指數:★★★★★
- 本書書摘:〈認同意識:國家和黨的未來〉
黨與道德感
當西方的共產主義在一九八九年後相繼崩潰時,黨如何存活下來?左派評論員有兩點看法,第一,中國共產黨總是走自己的路,而非像奴才般跟隨其他國家(即蘇聯),所以中國能選擇切合國家情況的對策;第二,文化大革命期間下鄉的經驗,意外地讓領導人熟悉人民的需求。這未曾在蘇聯和東歐發生。中國的論述中經常提到歷史。其中一個常聽到的見解是,「毫無例外的,中國的朝代都是被顛沛流離的農民所推翻」,而農村居民向來被形容為中國的「活火山」。黨非常了解天災、農民暴亂、通貨膨脹和貪瀆對其生存的威脅。
黨與農村的關係極為複雜。利用農村的不滿,證明是獲取權力極有效的方法,然而一旦取得權力,黨發現自身特別受到中國農村情勢的威脅。在革命的年代,黨既渴望利用農村的力量,又擔心農村可能反過來不利於黨的壯大。在勝利後,黨幾乎立即轉向有利於都市的政策,農村很快淪為犧牲者。
二○一二年發生一件罕見的事:一名政治局委員遭停職。不過,即使是備受爭議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隕落,也不如他妻子谷開來受審轟動。黨的《環球時報》報導審判谷開來和僕人如何用氰化物謀害一名外國商人,讓人聯想到中古世紀的義大利法庭或羅馬皇帝尼祿統治下的生活情景。一九九八年,政治局委員陳希同被判貪瀆罪;二○○八年另一名政治局委員陳良宇被判貪瀆罪而入獄。即使實際情況就像觀察家說的,他們只是政治鬥爭的輸家,但黨選擇將這些前領導人以貪瀆定罪,仍然傷害自身的形象。因此,在二○一二年,以通常代表貪瀆的違反黨紀處分一名政治局委員,就是對黨高層的嚴重控訴。黨領導人承認,這個案例「嚴重傷害黨和國家的信譽」。也許黨應該重新思考自動為那些被停職的領導人貼貪瀆標籤的政策,因為公眾反對貪瀆氾濫,且黨的威望會因而受損。這意謂長期以來的一致性
和「跟隨黨路線」的策略,可能被迫切需要的激進改革所取代。
愈來愈與世界接軌,似乎令部分黨領導人感到不安。第一,與世界貿易組織(WTO)或聯合國合作可能必須相當的透明度,而這讓黨本能地感到不自在。第二,雖然有時候有其必要,一個重商主義國家如中國,會認為進口糧食帶來國家安全風險。這類問題可能導致國家主權遭侵蝕。在這種風險意識下,政治局在二○○三至○四年度舉辦了冗長的會議,討論過去六世紀以來國家的興起與衰亡。
黨與改革
中國是一九八○和九○年代改革最快速的主要國家,但這已經結束;從二○○○年以後的改革已減少。改革年代的國家領導人擁有無比的魅力和決心。鄧小平因協助贏得內戰而擁有統治的正當性,但後來的領導人缺少子彈或選票的背書,使得他們較為膽怯,「大格局」的改革令他們畏懼,只能專注在穩定和政權的生存上。他們面對的第二個問題是,經濟若要繼續向前邁進,現在必須的改革(例如財產權、銀行業自由化和法治)都與領導階層裡許多人的經濟利益有明顯關係。這使緊張不安的領導人難以果決地向前邁進。當然,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即使是虛弱的領導人也敢於下令鎮壓。
周恩來在一九六四年宣布「四個現代化」—工業、農業、科學技術、國防。異議人士魏京生在一九七九年增加了一項他主張的「第五個現代化」—民主。不過,對許多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動亂的人來說,接受大規模民主的不確定性十分困難。黨領導人對跨入未知—甚至更糟的是,面對再重蹈過去痛苦經驗的風險—望而卻步。
– 文字摘自《跛腳的巨人》
- 關於本書作者譚寶信:
1984-1999 年創立克羅斯比金融控股公司(Crosby Financial Holdings),當時是遠東最大的獨立投資銀行;1989 年榮獲第一家中國授予執照的外商投資銀行。後來轉售他人。
譚寶信曾在達弗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等場合發表經濟與策略議題,並經常應政府、大學、董事會、軍方和央行邀請發表演講。
譚寶信熱心指導年輕輩創業家,也擔任中國牛津獎學金會長;該基金提供有才華的貧寒中國大學畢業生財務支援,進入牛津大學攻讀研究課程。他也是私募股權公司 Albert Place Holdings Limited 董事長。
(資料來源:聯經出版公司,圖片來源:Michaël Garrigues,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