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時,先道歉再說理由標
承接一堆工作的另一種類型,就是無法拒絕別人請託的人。對方難得找自己幫忙,也是因為他對我有所期待;因此,我也能理解這種「無法拒絕」的心情。
話雖如此,但若勉強答應,重擔便會壓在身上,假使最後自己也束手無策,仍會造成對方困擾。首先,請記住二件事。
第一,明確拒絕。假如向對方說「我會考慮考慮」、「可以去的話就去」、 「我雖然想幫忙……」這種模稜兩可的回答,會讓對方以為若你情況允許就有可能答應,而理解成「YES」。
第二,對於自己辜負對方的期待致歉。例如向對方說「真的很抱歉」、「難得你請我幫忙,真對不起」。請使用顧及對方心情的拒絕法,假如太過冷淡地拒絕,對方也會感到不快。
接著,我要進一步針對「理由」和「情況」來說明。「拒絕」也是「說服」的一種(反向說服),因此我們必須讓對方心悅誠服。為了避免傷害對方,還是需要下點工夫。
- 善用「拒絕情境」,不開口也能達到目的
假使一起喝酒的前輩邀你「再去下一家」,你覺得自己很難開口說出「今晚就到此為止」,並且認為就算這樣說,前輩也會回答「有什麼關係,再一下下」堅持要去。
各位不妨這樣做:若感覺可能有人邀你續攤時,請起身去廁所,並藉著從廁所回來的機會表明「部長,今晚我就此先告辭,因為我太太身體不太舒服」 等,製造容易拒絕的情境。
此外,對於緊緊相逼的人,請和對方保持距離,故意表現出冷淡的樣子。透過改變態度,讓對方感覺到你和往常不一樣──這招就是「無言的拒絕」。
不過,假如全部推辭,也會漸漸失去周遭人的信賴。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請答應別人的請託。即使沒能力幫忙,也要提出替代方案,如:
「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幫忙介紹其他人來協助。」
「這次沒辦法,但下星期就可以幫忙。」
請展現出誠意,能夠避免對方不悅,在不傷害對方的情況下拒絕,也是成為說話高手的條件之一。
四種最有效的「拒絕法」
- Keyword
拒絕時,能夠明確又不傷害對方,是成為說話高手的必要條件。
– 摘錄自《讓上司挺你、朋友懂你,跟誰都能聊不停的「回話技術」》
(資料來源:采實文化授權刊登,不得轉載;首圖來源:splorp,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