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小孩不吃飯、不寫作業,晚上還吵鬧不休不睡覺,身

為家長的你,這時候會怎麼做?在眾多的管教方法中,你會用愛的小手、叫他們面壁思過,還是選擇狠狠地打幾下屁股?

而這看似影響不大的「打屁屁」懲罰,對小孩真的一點影響都沒有嗎?讓我們先觀看下面的影片,再來仔細思考這個問題:

這對夫妻情況確實十分棘手。在影片中,我們看到這位 7 歲小男孩不僅對媽媽罵髒話、拳打腳踢,甚至還吐口水。最後爸爸出現,把小男孩壓在自己腿上打了好幾下屁股,整場衝突結束在小男孩衝回房間,管教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讓我先來解釋一下。打屁股是一件事,傷害小孩子身體是另一回事。我們現在談的,是單純『打屁股』這個行為。」前來幫助這對夫妻的 Phil 教授說。

根據教授的說法,打屁股這種管教方式根本行不通。

「你們與小孩之間的問題是,當小孩不受控制時,你們選擇用更暴力的方式來壓制他,而這種方法只是讓你們變得跟小孩一樣,只是你體型比較大。基本上,這種肢體碰撞只會製造更多不滿。」教授說。

管教這個概念,是希望最終能引導出「自律」。

「在小孩未達一定年齡前,我們會試圖告訴他們,做事的限度和標準在哪。但是,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讓他們學習整個價值觀系統,然後內化成他們自己的想法。我們要的是學習,而打小孩可以讓他們學習到什麼?」教授說。

打屁股這種管教方式聽起來雖然過時,但許多家長在面臨失控情況時,仍會採用此類方法。不過,這其實隱含一個危機:小孩子容易覺得自己就是個壞小孩。

設想一下,如果在各種情況都選擇打屁股,哪個小孩能建立正向的價值觀?他們會容易認為自己就是行為不良的小孩,因為大家都愛打我,我沒有優點,所以爸媽只好懲罰我。

身為父母的你,在下一次動手之前,問問自己下列這三個問題:

打屁屁真的可以鎮定衝突場面嗎?

你的目標是讓小孩冷靜下來,但打屁屁絕對不會有幫助,這種方式只會將更多負面情緒加諸在小孩的世界裡。思考一下,在尚未建立正確價值觀前,小孩是不太能夠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的。基本上,打屁股只會讓孩子們更焦躁,衝突不會因此結束。

打完屁股之後,你的小孩學到了什麼?

這種處理方式只會讓小孩認為,暴力是合理的解決方式。一旦小孩建立了這種想法,往後只會有無限的惡性循環,而這樣的後果,你覺得值得嗎?

這是長期的解決之道嗎?

問問你自己:如果打屁股有用,為什麼你需要一再使用這種方式管教小孩?為什麼他的行為沒有因而改正?打屁股也許能讓小孩閉嘴,但這種非正向的壓迫結果只是暫時的。小孩不會因此學習「自律」,他們得到的資訊就是:「你是個壞小孩。」

當父母是件苦差事,小孩不管到何種階段,都有難題需要面對。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打屁屁這種方式,或是任何一種過度體罰,都只會帶給小孩更多「羞愧」和「無地自容」。在還沒有辨識思維之前,這種管教方式容易帶給孩子們陰影,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影片中,小男孩最後會困窘地跳下沙發,衝回自己的房間。

我們需要尋找的,不僅僅是短時間內的衝突解決法,還包括長期的教育。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這些都需要教導,而有效的引導,都是起源於耐心。

(資料來源:Huffingtonpost;圖片來源:heroturtle,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