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2014 美國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即將在 11 月 4 日舉辦,美國國會眾議院與參議院成員,連同 36 州的州長都將改選,因此被視為是 2016 美國總統大選的前哨戰,也代表著歐巴馬第二任任期的期中考,藉此顯示美國人民對於白宮截至目前為止的施政滿意度。
近來歐巴馬總統開始進行了一連串拉攏美國年輕人的策略,從文宣宣傳到實際走訪美國各地,甚至祭出針對年輕世代的就業、教育、經濟等面向的政策牛肉,為的就是穩固這些中堅選民。
歐巴馬在 10 月 9 號的時候,在網路媒體 Medium 上 po 了一篇文章 “Why I’m Betting on You to Help Shape the New American Economy“,向「千禧世代」(Millennial,意指 1980~2000 年中期左右出生的這個世代)喊話。歐巴馬在文中大大吹捧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他們不是魯蛇、草莓族、鍵盤憤青,他們是塑造美國未來政治、經濟願景的希望。
不過年輕人好像不怎麼買單,就連媒體也是一面倒的給出酸溜溜評論,到底是發生什麼事?
- 歐巴馬先讚年輕世代是美國未來的希望
在文中,歐巴馬總統特別提到,這群人是「第一個在網路時代中成長的世代」,並且也因為資訊、教育的普及,而普遍擁有比父母這代更高的學歷,進而造成較大規模的社會流動。在這樣的大環境餵養下,千禧世代的年輕人擁有著不一樣的美國夢,他們更勇於自行創業,追尋理想,成為企業家精神的代表;也因為網際網路的開發,創意得以無限延伸。對於 21 世紀的美國來講,他們不是時代底下的產物,而是創造時代的巨輪。
在重大考驗,如 2008 年金融海嘯的這種「最壞的時代」底下,仍然可見千禧世代以創意、毅力重新站起來,因此白宮也積極推動新的政策,包含讓 5 百萬學生受惠的優惠學生貸款、新健保法案、以及各式各樣注重薪資平等、工作平等的措施,希望透過政策,實行財富與社會正義。
歐巴馬特別在文中指出,在造訪洛杉磯的創意媒合中心 Cross Campus 後,他認為美國的未來尤其著重在科技人才身上。因為這些科技、數理人才懂得使用「劃時代」技術塑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工作市場。
在列舉了美國各地的科技新創軟硬實力後,歐巴馬總統最後再以一段溫情喊話作為結尾:「我看到了千禧世代的無限可能。我之所以對於美國的未來這麼有信心,是因為我對這個受高教育、多元、與科技高度接軌的世代有信心。」
- 歐巴馬甚至用 emoji跟年輕世代搏感情
白宮現在正盡全力的想要從各個層面拉攏千禧世代,從加入社群媒體 Facebook、Twitter、Tumblr、用 emoji 做政策宣傳,甚至 Michelle Obama 也在 Vine 上進行網友快問快答,到在主要讀者群為年輕人的網站上做為政策做包裝,種種一切就是要拉攏年輕人的向心力。
為什麼要朝他們喊話?
因為這個世代出生的美國人,佔了全國人口三分之一強,在 2008、2012 年總統大選,這個世代的選民也是歐巴馬的致勝關鍵,至少從選票層面來講,他們好重要。其種族結構也十分多元,因此不論是共和黨、民主黨都在積極爭取千禧世代的支持。在先前的國會大選中,民主黨就將此族群的人口當做重要的選戰關鍵。
不過就在 Medium 上刊登文章此事來講,有真正打到千禧世代的心嗎?若要列舉目前最有社群影響力的網路媒體平台,我會更優先想到 Instagram 或是 Buzzfeed。
- 白宮傻傻以為 Medium是年輕人最愛的網路媒體
或許該先來談談 Medium 這個媒體的背景,由 Twitter 的聯合創辦人 Evan Williams、Biz Stone 在 2012 年 8 月發起,希望以社群新聞的模式,容納專業與娛樂性的時事消息。聽起來好像蠻酷的,而且又是 Twitter 創辦人打造,應該沒問題吧?這其實也是白宮之所以選擇 Medium 原因,因為白宮認為「年輕人」都會看 Medium,「此網站吸引 1600 萬年輕又有影響力的年輕人。」正好切合白宮積極要拉攏年輕人的意圖。
這樣的發想很好,不過糟就糟在 Medium 名聲沒白宮預期中的酷--Bloomberg 就說,Medium 素以「沒別家媒體要刊登的文章,才會來這裡」聞名(Medium’s (slightly unfair) reputation is that it’s the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story pitches that couldn’t find a home anywhere else.)
在 Bloomberg Politics 上,就整理了媒體人對於白宮此舉的看法:
1. The Atlantic 的記者 David Graham 在 Twitter 上嘲笑:「所有媒體都拒絕刊登歐巴馬的文章嗎?哈哈!」
2. 另外一位同樣來自 The Atlantic 的 Alexis Madrigal 更狠,他為這個網站下的定義是:「這網站充斥著某些來自優秀編輯、作者、公關寫手、創業者、駭客的文章。」總而言之就是網站內容良莠不齊。
3. 紐約雜誌編輯 Jessica Roy 只說:「lol no」。就連共和黨 2012 的總統候選人 Mitt Romney 都曾在此 po 過全家的度假照片,還真難斷定這到底是好還是壞。
連同 emoji 版政策宣傳,網路上普遍的評價為,歐巴馬政府大概是已經到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不管怎樣都要從年輕選民上撈票了。
其實歐巴馬先前不乏好的媒體宣傳策略,包含 6 月時在 Tumblr 上開講,為參議員 Elizabeth Warren 的學生貸款法案背書,甚至還在後台與 Tumblr 創辦人玩起gif檔拍照。
在他的第一任總統任期時,所提出的軍事、經濟復興計畫、能源、移民、公民醫療教保、稅改、教育政策也深得年輕人的心。根據 Pew Research Center 調查顯示,在 2008 年,不論是白人,或是非白人的 18-34 歲美國人,平均都分別有 65%、87% 支持歐巴馬。
- 不管好與壞,經濟牛肉,年輕人不得不吞
但為何到了現在,歐巴馬的光環退卻?連放在 Medium 的文章都被大酸特酸?真的只是因為選錯網站而已嗎?
這其實還是要回歸歐巴馬政府的政策規劃面來說。根據上個月 ABC 所做的民調,現在歐巴馬的支持度來到了 43% 的新低點(但還是比馬英九強),主要還是因為選民們對於白宮處理經濟、健保議題的手法上有意見。
在歐巴馬的文章中,年輕人從 2008 年的金融海嘯考驗中走了出來。但事實上,年輕人就是未來美國社會發展的主力。因此,老一輩的留給他們什麼,不管是好是壞,年輕一代的也只得全盤接收,想辦法從經濟低谷中求生存。
根據白宮發布的「15 Economic Facts About Millennials」報告,雖然 18-34 歲這個族群的失業率,已經過 2010 年的 13% 高峰點,但是目前仍有 8.6% 的年輕人處於失業狀態,明顯比全國平均的 5.9% 失業率高多。
歐巴馬口中讚揚的高學歷世代,換句話說,也代表著更多人身上背負著高額學貸。即使政府推出優惠學貸政策,仍不能掩飾在 2014 年第二季中,全國國民的學貸總價已經超過 1 兆美元。其中 2014 畢業生平均每人身上背負的學貸為 3 萬 3 千美元,若再加上國債,每個人還要再負擔 3 萬 9 千 5 百美元。
再者,引發美國政府停機 16 天的「病患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又稱 Obamacare),希望將所有美國人納入全民健保體系,本出於好意,但是美國人並不買單。就財政角度來講,新的健保體系將使未來 10 年的美國國債增加一兆美元。因此,共和黨就以此批評,過度的社會福利,其實是拖緩整個國家前進的動力。強迫每人納入健保,也有違反憲法的疑慮。
針對年輕人的經濟政策或許本是好意,不過若到後來反倒是增加年輕人未來負擔,那憑什麼說是優惠年輕人的經濟牛肉?再加上哈佛大學調查,歷年期中選舉年輕人的投票率都不高,這次也只有 23% 的年輕人表態會去投票。
歐巴馬政府是否真的開始病急亂投醫?11 月 4 日的期中選舉很快就能給我們答案。
(資料來源:Medium, Time, USA Today,Bloomberg ;圖片來源:Washington Post, V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