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sser

有些人的舉動非常奇怪,在正式場合穿短褲涼鞋,見長輩只會發呆傻笑,初到離去都不告知他人,不熟也動手動腳亂摸亂碰。他會堅持自己個性比較自由,天地萬物都是朋友,地球宇宙都是他家,但我們會認為這種人沒啥禮貌、家教不好。有些無禮是無心,有些是刻意而為,要參透其中奧妙並不容易。

  • 找碴秘技

你明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請把這件事在人、事、時、地、物上的要點列出來。

  • 作答提示
  1. 如果有很多重要行程事項無法一分高下,請談談你對第一個行程的事前規畫。
  2. 不須依特定格式,但可以照「預定見到的人」「預定處理的事」「預定的時間規畫」「預定前往的地點」與「需要準備的物品」的順序分門列出。
  3. 請盡量思考還遺漏了什麼細節,能寫下來最好。
  • 性格分類:魯魯蛇

魯蛇(loser)是近年新興的詞彙,指在社會競爭中敗下陣來的那些人。我說的魯魯蛇,則是魯蛇中比較「魯」的那種,也就是比較沒禮貌的那種魯蛇。我們不太需要另外介紹找出魯魯蛇的方法,因為他們也是一種白目,你可以借用空氣人那邊的秘技。

這邊的秘技主要是訓練你避開因準備不周所造成的無禮,因此這是個演練類型的測驗,非常適合反覆操作,可以練出你對行事的規畫能力,但無法準確偵測你個人是否無禮。不過,如果你一向都是事前沒啥準備就上陣,成為魯魯蛇的機率是高了點。

許多禮貌上的不周之處,都是因為沒有事前想好對他人的整體解決方案。像是去見女友父母而大失禮,通常是源自沒有事前問清他們喜歡的互動模式,並且在心中預先演練。

人、事、時、地、物這五大範疇被用以描述一個事件,也是規畫將來行事上的良好切入點。你每一個行程事項都應該包括這五要素,方能準確完成任務。常有失誤的人,往往就是在這五大要素上有所缺漏。

在禮貌上的表現也是如此。如果你對於「要見什麼人」「見他要穿什麼衣服」「要談什麼主題」「約在何時何地」等等都能有效掌握,就不容易失禮。因為講錯話(不合自己和對方的身分關係)、穿錯衣服、帶錯東西、遲到、路癡,都是「失禮」,如果成為常態,那就是魯魯蛇。

  • 補強絕招:尊重

細心也可以治無禮,但在這裡要介紹「禮」的根本,即尊重。尊重是種內心的狀態,沒有特定的外在形式。雖然有許多書籍會教你怎麼做才合於禮儀,但那些書是介紹外在、傳統、相對罕見的禮儀(像什麼西餐禮儀,我長那麼大,吃過一堆派頭的場合,也沒用到過),真正要落實日常禮節,從內心發出的尊重才是關鍵。只要你對他人有所尊重,就算沒行什麼大禮,對方也會感受到你的懇切之意。

第一式:見鬼說鬼話

每個人喜歡的禮儀應對不同,平常就應先觀察對方的調性,事先設想見面時應該如何應付。建議你依照本章秘技操作,在睡前把明天要見的人與該有的應對態度都先想好,定好互動劇本,並在心中演練幾次。

大部分老人喜歡年輕人對其表達高度的尊重,因此在和他們溝通時,你可先設定較嚴苛的禮儀標準來要求自己。對於不認識的平輩,在微笑點頭之外,可採取較被動的態度,等對方出招後再反應,人家禮多你就禮多,對方態度輕鬆,你也不用客氣。對於晚輩或下屬,主動的多禮是個不錯的選擇,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個不錯的長者或長官。

第二式:叔叔有練過

除設想之外,你也可以提前練習,在鏡子前面表演一番,看看這樣講話、這樣動作行不行。軍人有一脫拉庫的禮儀,全都是在「基本教練」(一種反覆操作的軍事課程)時花許多時間硬練出來的,將這些禮節都練成反射動作,才能在狀況出現的一瞬間做出正確對應。你平時不練習說、不反覆做,臨時磨槍上陣,很容易出包,比啥都不做還丟臉。

第三式:不懂別裝懂

無禮不好,過度的禮儀也不妥。可別說「禮多人不怪」,人家不會責怪,但會覺得你大腦怪怪。你要針對所處的各種環境來隨時學習、調整行為模式,一些被公認舉止得宜的同儕會是你理想的學習對象。如果身邊沒這類人,那多數人慣用的行為模式也是不錯的參考,不懂時就和大家做同樣的事,就算被當成無禮,也是大家一起無禮,比較不會對個人有負面影響。

這不是要你隨波逐流,而是不懂時就先「緊急避難」,事後還是要問清楚正確的做法。

第四式:時時不忘關懷心

前面幾招都是形式上的,內心裡還是要抱持關懷他人的心情,行為才不會「有禮無體」。有時甚至不用學什麼細節,只要有關懷他人之心,那種「禮」的表現就會自己跑出來。所以在執著於舉手投足之際,也別忘記禮儀的重點不在於你的手腳,而是在於對方的需要。

  • 補強筆記

很多老人說現在的年輕人沒禮貌、沒教養,但我認為問題並不能全推給年輕人,他們只是沒有良好的學習對象,因為老人自己在禮儀上也做得亂七八糟。

我教過軍校,學生的禮儀表現就比一般大學生「完整」得多。但舉止動作完美,不代表就是真正的有禮。我也當過軍官,我看得出有些軍校生角度精準的舉手禮之下,潛藏著淡淡的無視。禮貌要發自內心,外在的「形」只是皮相。

– 節錄自《大學生不要當的 28 種人

(資料與圖片來源:如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