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一些本性,「第一印象」會更加分
刻意讓形象和本人有些不同,等到初次見面時,能讓對方為自己加分。
許多例子是見面前,一直覺得某人很可怕,沒想到見面後感覺卻很不錯。這招是讓自己和對方見面前的「第零印象」,與見面後的「第一印象」有所差距。其實只是「普通」或「還不錯」的程度,卻因為「第零印象」太差,讓見面後的印象分數一舉往上攀升。換句話說,流言蜚語帶來的並不是傷害,反而有加分效果。其實,先讓「第零印象」扣到負分,就是為「第一印象」加分的訣竅。
刻意營造負面形象,反而能為自己加分
當有人說要帶朋友來聯誼時,常會極力稱讚自己的朋友很可愛,盡量營造正面形象,其實這樣做反而會讓朋友吃虧。雖然朋友確實很可愛,但是參加聯誼的男性卻將她幻想成絕世美女,反而會很失望。
我常刻意讓自己在電視或雜誌訪談中,看起來形象不佳,因此經常有人對我說「你沒那麼可怕」或是「想不到你人還不錯」,感覺多少有些「賺到」。
在部落格或推特上,發表很冷淡的文章,也是蓄意拉低「第零印象」的方法。只要先營造冷淡的形象,實際見面時,就會覺得你比想像中親切,變成正面評價。但是,也別故意扮黑臉,還是得順其自然才行。
因此,不用在意「第零印象」如何,覺得自己「明明很熱情,別人卻以為我很孤僻」,或是「因為從事科技業,讓人以為我生活很奢侈」等;請樂觀看待,想像對方和你見面後,好感度會急速攀升。
隨時檢視「對話內容」,避免草率結束
我是完全的「結果主義者」。若以時間為橫軸,談話充實度為縱軸製作曲線圖,即對話到現在已將近一小時,都處於被打趴在地,使氣氛低迷,只要最後五分鐘能快速攻頂,就算是成功。
換句話說,不必因為「剛才很熱絡」或是「冷場」而使心情起起伏伏。只要最後能有所收穫,即使一開始跌跌撞撞也沒關係。
不過對談時,腦中必須時時擺著這幅虛擬線圖,也就是必須俯瞰整體的談話。
例如:「只剩五分鐘,一股作氣進攻吧!」或是:「一開始的『小故事』」扯得太遠,現在稍微用閒聊喘口氣吧!」
站在比對方冷靜的角度,觀察整體對話的形勢,保持俯瞰的角度,也能預防對話在「發牢騷」中意外結束。
★Point 最後五分鐘要炒熱場子,讓對話順利結束。
(文字出處:采實文化《聊不停的聰明問話術:【超圖解】40 個開場 • 接話 • 打破心防的問話技巧,不用找話題,90% 的話都讓對方說》,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