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中秋節來有一個多月,我和哥哥已經吵著要吃八寶鴨。
爸爸一大早就上街去買,沒想到帶回來的是兩隻活鴨子。
《三隻鴨子》,張毅。
青青湖畔,白鴨優遊自得,涼爽的午後,來到松山文創園區還挺愜意。但你知道為什麼松山文創園區會有這麼多鴨?餐廳小山堂裡外也是放滿鴨子裝置藝術,原因今天大揭秘,答案就在這本《三隻鴨子》裡!
先說小山堂的老闆,是資深演員轉型為藝術家的楊惠珊,這裡的鴨子,就是重現她的童年回憶。故事打從《三隻鴨子》說起…
中秋節前,楊惠珊和哥哥吵著要吃八寶鴨,沒想到爸爸竟然帶回兩隻活鴨,她幫鴨子取名字,黑鴨叫黑勞,白鴨叫阿那。
從此,這兩隻鴨子就成了孩子們的玩伴… 有一天阿那失蹤了,難道「他怕被變成八寶鴨,所以躲起來了?」沒想到阿那竟然是掉進了茅坑(登愣),小女孩心想,「吃了一肚子大便的阿那,應該沒有人想吃他了吧?」
沒想到,二鴨依舊逃不過命運的安排,還是被做成了中秋八寶鴨,小女孩傷心極了…
故事到這快結束了,你問我:明明就只有黑勞和阿那兩隻鴨子,那為什麼書會叫《三隻鴨子》?原來第三隻鴨子就是楊惠珊本人的化身。於是乎,她長大後就把心目中的好朋友,做成了美麗的藝術品…
[youtube]//www.youtube.com/watch?v=0JvUT_oMjKM[/youtube]
現在你知道松山文創園區,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鴨子了吧?
原來這是一個愛的延續!
我想問問:在童年歲月中,你是否也有一段這樣的記憶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