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導讀:為期四年的快樂大學生活一眨眼就過去,未來一下子跑到眼前,面對未來你會怎樣選擇?你是要繼續念:那是在國內還是出國留學?讀本科還是轉換跑道?又或是你要就業 or 創業?
當我們還在領爸媽獎學金時,常常無法清楚體會「錢難賺」,然而一旦面臨就職、賺錢養活自己時,就會發現賺錢真的很難!特別是在台灣 22k 的環境中,職場新鮮人的處境更是辛酸。
而在國外,或許沒有像我們這樣普遍低薪的狀況,但是現在全球景氣差,大家都在尋找職涯新出路看能不能賺的比五斗米還多;以美國為例,最近有一份調查顯示矽谷工程師待遇太肥,讓超多人都想分一杯羹:決心學編程(Coding)、領高薪!
畢業後在台灣工作,即使擁有高學歷,也難以逃過低薪的命運,雖說未必起薪 22K,但即使是 30K 以上,心裡多少也會覺得忿忿不平,台灣不乏能力好、技術好的人才,但每個月入帳的薪水卻與付出的心力不成比例;企業與政府,台灣的大環境似乎沒有一個完善的政策與更好的工作環境,來鼓勵及幫助新一代的年輕人。
- 平均年薪是三百萬台幣
在美國舊金山的市場,不論是就業成長率,還是高科技產業的薪資成長率,都是高的嚇死人,分別是 18.1 % 和 18.9 %,最新的報導表示,在該地的高科技產業工作一年平均薪資高達 156,000 美金,矽谷又更高了一些,195,000 美金,換算成新台幣,就是平均 500 到 600 萬。
這些統計數據來自房地產公司 JLL,其分析來源是最新的勞工統計局報告。其實更確切的來說,不只是高科技員工領高薪,矽谷實習生的薪水同樣也是舊金山平均薪資的好幾倍。
擁有頂尖的技術與能力,在矽谷每個老闆都搶著要這樣的人才,每個 CEO,包含臉書的 Mark Zuckerberg 自己,也想要直接會面這些明日之星。科技界的創業家曾說他們會願意雇用每個擁有高技術的工程師,只要他們找的到;換句話說,他們對於優秀的人才,是沒有預算上限的,每個頂尖的工程師都值得領到跟他們一樣高的薪水。
白宮和教育新創的企業正在匯集更多額外的資源,為了現在的學生也就是下個世代的員工們作準備,而從職業高中畢業似乎也能夠獲得令人羨慕的薪資。
最近 coding 訓練營的調查發現,從訓練營畢業的學生,薪資增加了 44%,從 55,000 美金到 85,000 不等,在參加訓練營的計畫前,有很多學生沒有任何 coding 的實務經驗,有的甚至沒有大學學歷。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 JLL 的研究團隊領導者 Amber Schiada 表示,這些平均薪資的數據是以加總所有科技部門的薪資,再除以總共有多少個科技相關的工作;平均對於非常有錢的員工來說,數據上有相當大的偏差,他們賺的錢比平均還要多上好幾倍,而且其實矽谷是個非常不平等的地方,針對薪資調查與比較的公司 Payscale 估計一個資深的軟體工程師薪資約莫 122,000 美金,這個數據是來自於員工而不是政府官方,換句話說,薪水高可以高得很誇張,但是偏低的當然也不少,畢竟前面所看到的數據,都是平均。
要說哪個資料集比較精確,很難下定論,因為這並沒有達成一個共識,但是以整體而言,高科技產業的員工的確擁有高薪。
美國工作環境好、薪水高,科技人才與資源充裕,只要能力好、技術好,就不難拿到同等的報酬,那台灣呢?
- 延伸閱讀
【特企:職涯爭什麼】讀完博士之後才發現,我根本沒辦法在台灣當「都教授」
【特企:職涯爭什麼】不要浪費時間念 MBA,直接創業邊做邊學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