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曾有媒體報導台北市某擁房大戶,其名下有 53 間房屋,而且 2014 年只要繳不到 5 萬元的房屋稅,一間房的稅金不到一千元。
而「巢運:無殼蝸牛全面進化」則在 8 月 26 日公布,將在 10 月 4 日前往仁愛路帝寶前進行夜宿行動,抗議已經失控的高房價,還有有錢人才玩得起的地產遊戲。
「房價漲、物價漲、就是薪水不漲」幾乎已成台灣社會的順口溜。有人說「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所以房價不能跌;卻也有人說「房價泡沫破裂只是遲早的事」。房屋與土地到底是拿來住的,還是拿來投資的?那些成長的 GDP,是經濟成長的證據,還是虛幻的房價泡沫?
- 高房價不只是高房價
房價問題由來已久,從 1989 年無殼蝸牛運動到今天,已經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但居住的問題並沒有獲得解決,甚至更加惡化。台北依然是繁華的台北,年輕人依然循著林強寫的歌詞、帶著希望「來去台北打拼」,但看著高達 64 倍的房價租金比(亦即,平均而言,買一間房子的價錢可以讓你租屋 64 年),房價早已與房屋的使用價值脫鉤。
高房價間接影響高店租,店租再轉嫁到物價,在所得無法同步提升的情況下,人民的生活品質逐漸下降。有些人則認為,沒有自己的房子,就沒有信心提供孩子穩定的未來,這就讓國家的生育率下降,更讓人口結構邁向老齡化,十年後,老人將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 奢侈稅是假的,「持有稅」才是真的!
當年,無殼蝸牛曾大聲疾呼政府應該「按實價課稅」,但直到今天都還無法做到,只能做到「實價登錄」,而且系統還非常難用。就算是之前備受爭議的「奢侈稅」,也沒辦法真正達到打房的效果。今年七月,中研院提出了「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建議,但財政部長卻刻意忽略,僅召開「房地合一」的課稅座談會。
台灣的房地產相關稅制的名目琳瑯滿目,但,不管是公告地價、公告土地現值與房屋評定現值通通脫離現實,以致這些打房的財政手段完全失靈。目前,能夠寄望的財政手段,就是以「實價」課地價稅、房屋稅等「持有稅」,因為過低的持有稅,正是囤屋居奇者有恃無恐,使百萬空屋閒置浪費的元凶! 若再從財政觀點討論,根據台大建築與城鄉所退休教授華昌宜的說法,課徵「持有稅」的好處如下:
一、豐碩:台灣目前每年土地增值稅約一千億,地價稅約一千三百億。另一方面若依房地稅實價稅率來比較,台灣僅約為美國的十分之一,可以增加之空間巨大無比。
二、穩定:所有其他各中央及地方稅稅收均受經濟景氣影響,每年振盪不定;唯房地稅對此並不敏感,可作為地方財政的盤石。
三,標的明確顯著,不能藏匿;此不僅使稅之課徵成本最低,亦使納稅人可相互比較監督,最是公允。
華教授也主張,課徵「持有稅」可以擴大住房集體使用的價值、並提高居住福利,另外更可以降低交易和投資價值。
如果你並不屬於「一出生就有 53 間房子」的那群人,那 10 月 4 日去帝寶前夜宿一晚,可能可以考慮把這排入你的行程。
(圖片來源:巢運 facebook)
michael kors outlet
basket enfant
hermes online
cheap toms
hogan uomo interactive
toms for women
hermes h bracelet
birkin bag hermes
occhiali da vista u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