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台灣消防人力短缺,蔡英文今年(2018)1 月時提到,將以每5年3000人為目標,逐年補充消防人力。到底台灣的消防人力,面對那些問題?一起看看這篇文章的分析。(責任編輯:黃靖軒)

《BO》編按:本文為 2014 年 8 月發表,正好當時台灣歷經兩次重大災禍,而 2015 年 6 月的塵爆又再次讓台灣人記憶起災難之痛。2015 年的 8 月,中國天津發生重大的爆炸意外,消防隊員傷的傷、死的死,讓世人又再次注意到救災人員的權益。但在台灣,消防人員的權利常被忽略,如同標題所說的,如果我們的救災人員只能有一個去救你,該怎麼辦?

2014 年夏天,台灣發生了兩場嚴重的祝融之災。一場是高雄的丙烯氣爆,一場新北市新店的天然氣外洩爆炸。

兩場火災,喚醒了社會對於南北發展失衡、公共安全以及產業轉型等議題的思考。但較少人討論的是,當這些意外發生時,站在第一線救火救災的消防隊員,他們平時的訓練是否充分、裝備是否健全,以及人力是否充足?

面對這些疑慮與問題,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將在八一氣爆滿月的 9/1 晚上 7 點前往凱道,並主張四大訴求:人力要補足、裝備要改善、救災要專責、政府別打壓。

  • 發生緊急災難,一個消防隊只剩下一人能出勤救災

先整理幾則與消防員制度改革有關的「事實」:

1. 高雄氣爆造成六名消防員殉職、近兩年有 12 名在火場殉職

2. 消防署所設的標準員額為 2.6 萬人,但目前人數竟只有 1.3 萬

3. 與其他國家相比,一位消防員要服務的人數,在紐約是 519 人、芝加哥 547 人、新加坡 925 人、東京 731 人,而台灣五都的數字分別是,台北市 1,716 人、新北市 1,893 人、台中市 2,165 人、台南市 2,060 人、高雄市 1,873 人。光是從這個數字,就能看出台灣消防人的工作份量有多麼吃重。

已經吃緊的人力,再加上其他被認為是「為民服務」的任務,包括捕蛇、抓狗、抓山豬、清蜂窩、撿鑰匙,甚至還有打蟑螂,都讓消防員更加吃不消。

目前平均一個消防隊每天僅 5~6 人,一件救護出勤需兩人、處理上述的其他任務也需兩人、再加上一人負責值班,在這種人力配置下,當發生緊急災難的時候,一個消防隊只剩下一人能出勤救災!

  • 超時工作、裝備不齊,消防員是去救命,還是送命?

而在工時上,與目前規範一般勞工每月工時不得超過 168 小時的《勞基法》相比,雖然一般公務員也被保障每月工時不得超過 176 小時,許多消防員每月上班時數高達 360 到 480 小時!甚至有許多消防員,是以「勤二休一」的方式在上班,連續執勤 48 小時可說是常態。

別忘了,消防員還被保險業眼中最危險的職業類別,其危險程度甚至高於刑警!

除了人力總額明顯不足之外,台灣在 1994 年實行警消分離的制度後,警察由中央的警政署統一管理,消防員則交由地方政府管理,這更造成目前的「無法聯合救災」以及「不同地方的消防員同工不同酬」等問題。

至於在器材配備上不足,除了這次高雄氣爆時被注意到的,爆炸發生的第一時間,消防員根本沒有相關儀器能判斷洩漏的氣體為何,也曾有在新竹縣工業區內的消防員指出,當工業區發生火災的時候,他們也無法判斷是哪種化學物質在燃燒。

其他配備不談,就連最基本的「消防衣」,都有將近五成八的比例超過目前所規範的三年;甚至,還有消防員必須穿著已經「開口笑」的消防鞋進火場救災。

消防員是去救命,還是送命?

  • 爭取權益的消防員居然被記申誡,有天理嗎?

因應上述種種問題,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也多次召開記者會,本月 18 日即前往內政部消防署要求改善工作環境,以達保護民眾之目的。但根據《地方制度法》,目前的消防人事的調整權限屬於地方政府,消防署僅能站在「督導考核」的立場。

按照目前的法律,消防員不得組成工會。但在 2010 年,至今擔任消防員長達 17 年的徐國堯,成為公開站出來爭取消防員權益的第一名消防員,並在 2012 年 8 月,於高雄發起台灣消防史上第一次稍有規模的遊行

當然,在這段消防員爭取權益的過程中,也屢屢傳出高層與政府打壓的消息。徐國堯在今年 5 月到 7 月之間,就被記了 42 支申誡,已超過了公務人員的免職標準 18 支,被記申誡的理由包括「對媒體發言」、「向廉政署檢舉長官貪污」。

在本月 28 日,更傳出桃園縣消防局提醒消防員在參加民間團體活動時,遵照《公務員服務法》「未得長官許可,不得以私人或代表機關名義,任意發表有關職務之談話。」,如果違反規定「將依相關規定懲處」。

在法律上具有「公務員」身分的消防員,工作內容與時間卻與一般人對於公務員「坐辦公室、朝九晚五」的想像天差地遠。明明身為保險業眼中風險最高的職業,卻要穿著超過使用年限的防火衣、已經開口笑的防火鞋前往火場救災。明訂 2.6 萬的標準員額,目前人力卻只達標準的一半。

面對各種制度上與實行狀況上缺失,消防員也只能靠著站出來,捍衛自己與所有市民的權益了。

(圖片來源:Defence Images,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