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 Barbie Latza Nadeau,自從 1997 年開始就為 Newsweek 撰寫文章,自從 2009 年也為 The Ddaily Beast 撰寫文章。不僅如此,她還時常與 BBC、CNN 與 NRP 有合作關係。
9 年前,一個 30 幾歲的青年人若每月賺 1000 歐元,會被人視為大材小用、惡夢一場,然而這樣的條件在青年失業率高達 46 % 的此刻卻是許多人的夢想。
2005 年 12 月,義大利一群 30 多歲的失業青年組成一個「千元歐元世代」俱樂部,還有小說與電影以其每月以千元歐元維生的困厄生活作為題材;但 9 年後,每月賺得千元歐元卻成為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條件。
9 年前歐洲經濟危機即將爆發之際,該組織創立者 Antonio Incorvaia 向《新聞周刊》表示,「千元歐元世代」俱樂部的成立是為了突顯「一生從事同一份工作的心態」已經近乎消失,勞動法規也變得越來越寬鬆,這些改變將會淘汰標準制式的工作契約。當時全歐洲的經濟學家一致發出經濟瀕危警告,企業一方面對資深員工負有責任與義務,不輕易開除舊有員工;另一方面要縮減開支,所以不敢雇用年輕人。針對這些問題,Incorvaia 認為「討論上一代的暗盤操作」對義大利極為重要。
千元歐元世代產生已有 9 年,但情況不見好轉
Incorvaia 目前在米蘭的歐洲設計學院任教, 9 年後他看到更為嚴峻的統計數字。和目前 25 – 34 歲的世代相比,他那個世代面臨的問題相對較輕微,因為這一代的青年失業率高達 46 % 遠遠高於 13.6 % 的全國平均失業率。Incorvaia 對《野獸日報》表示:「從義大利注意到『千元歐元世代』產生以來已經 9 年,這 9 年間情勢急遽惡化。現在對許多員工來說,找到月薪只有 1000 歐元的工作,竟然成為一個目標。」
Incorvaia 表示,隨著青年失業率以平穩速度減少,義大利政府基本上否認目前大環境對青年人來說有一觸即發的危機。政府只在意辛苦維持現狀的老員工。我們可以從新的勞動契約中可以看見鬆動的勞動法規,例如雇主可以花更少的錢對新聘員工提供更少的保障;然而雇主往往必須用高價履行與既有員工的契約。
企業寧用免工資的實習生,也不用正職新人
有人建議藉由實習制和學徒制這些由國家贊助的工作管道先提供青年在職訓練,等老一輩退休之後再由年輕人接替。但這個建議行不通,因為企業寧願重新招募另一批免工資或低工資的實習員工,也不願雇用已經受過訓練的人。Incorvaia 說:「相關政策從來就不思解決方法,有時甚至全然否認造成現狀的原因。而且有越來越多企業濫用實習制度,為自己找尋低價勞工,卻無視這些人沒有資深專業人員的能力與擔當。」
「結果就是年輕人對體制、對教育價值失去信任。他們陷入不知該追求甚麼的困境中。」
年輕總理承諾解決問題,但真的可以解決嗎?
義大利新上任的年輕總理 Matteo Renzi 年僅 39 歲,他承諾制定一項工作法案,延長最低基本工資契約的任用期,同時讓企業無法藉由聘用兼職員工規避相關的福利支出。Renzi 在得知近期的失業統計之後表示:「失業率高得嚇人。」
但有些經濟學家批評這項工作法案。經濟學家 Paolo Pini 投稿《共和報》表示他厭惡立法人員「對我們開黃牛票,讓我們以為只要藉由簡化和鬆綁法規,企業就會增聘員工。」這些人會帶我們走入萬丈深淵。現在是生產零成長的十年關卡,只要一步走錯,我們就會正式落入生產負成長的時代,稱它為『生產力的冰河時期』也不為過。
我們無法忽視逐漸攀升的失業率所付出的社會成本。在義大利南部青年失業率高達 60 %,大學出席率和新生兒出生率隨之陡降。根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 ISTAT 估計, 2013 年的出生率打破 1995 年紀錄來到新低,全國整整減少 12,000 個新生兒。義大利人口老化全球第一,15 歲以下和 65 歲以上的人口比是 100 比 151.4。
年輕人對體制與教育價值失去信任
上大學的人數減少,大學輟學率增加。 2012 – 2013 學年度的統計是每 100 個大學生中只有 56 個完成學業。Incorvaia 說:「結果就是年輕人對體制、對教育價值失去信任。他們陷入不知該追求甚麼的困境中。這群即將支撐整個國家的世代,在面對這個重責大任時將毫無準備。」
29 歲的 F.B. 是個會說 4 國語言的法律系研究生,她要求《野獸日報》不要曝光全名,因為她寄出了 200 封履歷,不希望因此被雇主貼上「只會抱怨」的標籤。她相信青年失業危機是由普遍性恐慌引起。「基本上因為媒體談論危機,所以人們開始緊張。他們想要省錢、不想冒險投資栽培沒有工作經驗的人,所以我們就被遺棄了。」
她完成 3 個法律實習,但每次事務所都會找新的實習員工而不正式聘用她,因為它們負擔不起她的薪資。她覺得自己唯一的選擇是離開義大利在國外找工作,她說:「我唯一的選擇是離開,但可以的話我想留下。」
年輕人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裡
解決之道不簡單。數千名在都市討生活的勞工於禮拜五走上羅馬街頭,抗議官方針對羅馬實施撙節的會談。這些撙節措施將會影響 24,000 名全職城市工人,使他們每月工資減少 200 歐元,雖然這些刪減是希望刺激成長與創造新工作,但在義大利,有工作者並不願幫助失業者。義大利勞工總聯盟 (CGIL) 的秘書 Natale di Cola 在抗爭時說:「這些改革不會改善服務品質,它們的本質不是創新,它們只會剝奪勞工薪資。」
義大利年輕人的前途堪虞。Incorvaia 告訴《野獸日報》:「目前不論是經濟、文化或是社會層面,都沒有復甦跡象。我相信越來越多人會試著自行創業或加入新創企業行列,跳脫一般企業與人力仲介以另闢新局。不過他們往往誤以為有個好點子就可以成為另一個 Mark Zuckerberg。」
Incorvaia 相信越來越多人開始和現實妥協,「因為媒體從不提供正面的典範人物或事例,只是一味渲染情勢的惡劣和人們的無助感。」
這群新的「千元歐元世代」必須效法 Incorvaia 這一輩在十年前所做的努力,尋找方法適應瞬息萬變的勞動市場。Incorvaia 說:「我認為在這麼惡劣的大環境下,果斷又有野心的人仍然大有可為。他們缺的不是成長和發展,而是所有的規則都改變了。」
(資料來源:The Daily Beast;圖片來源:Raffaele Camardella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