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兩岸和平,也是亞洲地區和平的重要議題」。「有一部份年輕人反中,但我認為只是少數」

「你好﹗」、「Hello」⋯連勝文於 5 月 22 日舉辦的國際媒體茶聚會上,分別用國語、英語和日語,向記者逐一交換名片。這是自他在今年 2 月 24 日,宣布參選年底的台北市市長選舉的 3 個月以來,首次與一眾外國媒體會面。

具雄厚的政治背景、其後加入商界,自 1998 年加盟 Morgan Stanley,及後到美國通用電氣任職執行董事的連勝文,團隊主打「經濟牌」,年僅 44 歲的他,亦於不同場合提到,自己的最大賣點之一,是能夠吸引年輕選民,「明白他們、能與他們溝通。」

連勝文在茶聚中主動提到,3 月中數以千計年輕人攻佔立法院,反對服務貿易協議的學運︰ 「我覺得在這個事件中,有一部份年輕人是嚴重反中的,但我認為,這種年輕人只是很少數,不是主要的,而更大數量的年輕人,跟世界其他地方一樣,都是面對未來感到很彷徨。」

於 2008 年金融海嘯後,台灣畢業生缺乏工作機會,馬英九政府就提出向聘請年輕人的企業,提供 22K(22000 新台幣,折合約 5500 港元)的補貼,但往後,隨著台灣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個別企業將 22K 列為聘請畢業生的「標準工資」,22K 成為台灣年輕人挖苦自己工資低的口頭禪。

「台灣不缺乏優秀的年輕人,但他們缺乏舞台。他們受過很好的教育,但沒有機會實現夢想,這是台灣經濟轉型不成功的結果,」連勝文說,「所以我們要幫年輕人創造機會,所以要走出台灣,走向國際,台灣要有更大的舞台,必須要更開放、更積極。」台北市民的「恐中」情緒,在服務貿易爭議事件中暴露出來。而連勝文如何看待海峽兩岸關係,亦成為選戰的焦點。

「兩岸關係,應該和平發展,維持兩岸和平,也是亞洲地區和平的重要議題,我主張要跟中國做朋友,即使大家認為是錯的,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主張,因為這是符合台灣,以及亞洲國家利益的。」

曾在去年 2 月 25 日,隨父親到北京,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的連勝文,就因為其 195 公分的身高,吸引習近平也問道︰「你多高呀? 」但這會面,被台灣民進黨人士,批評連勝文家族與大陸「過從甚密」、甚至有「紅色背景」 的說法。連勝文兩度被問及對習近平的感覺,均強調對中國領導人沒有太多接觸︰「說實話跟習近平會見的一分鐘,不,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難以下判斷⋯對中國領導人的感覺,都是從報紙、媒 體上得來的,感覺是他們更加國際化。」

無論在經濟發展還是對外貿易,台灣各部門,包括總統府抑或經濟部,都多次以南韓作為例子,並視為外貿發展上的競爭對手,而且無論影視、娛樂及服裝,韓國商品近年大舉湧入台灣市場。

連勝文於 5 月 4 日出席台北成衣商業公會的活動時,就主動指自己不允許妻子購買韓國服裝。被問到此番說話會否影響與南韓的外交關係時,他先以旅遊業作回應︰「去年,台灣人有 100 萬人到韓國,但只有 33 萬韓國人到台灣,對於吸引韓國人到來旅遊有開拓空間,不能只有台灣人去貢獻外匯,希望韓國人也來,希望拓展台灣和韓國的觀光業。」

再被問到如何處理與韓國外交︰「我希望拓展兩地旅遊業,就是這樣。」沒有再多補充。曾祖父連橫為《台灣通史》作者、祖父連震東又出任總統府資政、父親連戰亦是國民黨名譽主席,連勝文顯赫家世,既成為其與生俱來的政治資產,但亦成為選戰中被批評為「子憑父貴」的官二代,連勝文只以出身家世無法改變以阻擋對手攻擊。

(本文章為轉載授權,不得轉載。)

(圖片來源:Lennon Ying-Dah Wong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