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將在 6 月 12 日舉行民調推出整合人選,日前經協調後,台大醫師柯文哲與民進黨初選出線的立委姚文智同意從 5 月 31 日到 6 月 7 日之間,舉辦 3 場形式不同的發表會。
而第一場辯論會已於 6 月 2 日舉行,以下文字為柯文哲當時辯論現場發言的逐字稿。
- 第一部份:申論
電視機前的觀眾、台北市市民、主持人、姚委員,大家好,謝謝今天有這個機會,讓我來說明一下,我參選台北市長的一些看法。讓我們想一下過去二十年台灣政治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不過就是藍綠惡鬥,而且有時候鬥到完全沒有道理、沒有是非,有人說這是只問藍綠、不問黑白,也因為這種意識形態的對抗,造成整個國家社會的空轉。
以松山機場遷建為例,姚委員的 3D 動態做得很精彩,但是事實上在阿扁當市長的時候就已經提出可行性的評估,2002 年李應元選台北市長、2006 年謝長廷選台北市長,這都是他們重要的政見,但是藍營從來不會考慮。為什麼?因為它是綠營提出來的。在這個國家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其實大家都知道,可是最大的問題是對的事情沒有辦法做,而錯的事情一直在做,也因為這種意識形態的對抗,造成國民黨在台北市長期一黨執政。
美河市案、太極雙星案,這種弊案是怎麼發生的?不過就是因為藍綠二鬥的結果嘛。如果我們不改變,這種弊案在將來還是會繼續發生的。為了解決這種藍綠惡鬥的狀態,我提出了庶民、鄉民、公民的所謂新三民主義,這並不是蔣家時代的舊語言,這是一個新時代,它有它的新意義。什麼叫做庶民主義?
我知道人不可能生而平等,但是起碼機會要平等。庶民主義的精神是一個人如果他有興趣要參與政治,如果他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想要參加的話,他應當有一個平等的機會去參與,我的參政就是庶民主義的實踐,什麼叫做鄉民主義?鄉民主義就是俗稱的網路鄉民。
事實上代議政治在過去三百年是整個民主政治的主流,但是網路時代的來臨直接民主是可能的,在開放政府的概念之下,開放資訊、網路投票、參與式預算,透過這些方式直接民主是可能實現的。
什麼叫做公民主義?謝長廷曾經提出社區主義,陳水扁也曾經提出市民主義,其實他們講的就是主權在民的公民社會,政治為人民所共有,這就是公民主義。我知道在這場選舉國民黨會千方百計的把整個選戰的主軸往藍綠的方向拉過去,而我要盡我的最大力量讓台灣能夠脫離藍綠惡鬥的泥淖。
事實上以歷史的眼光來看,這場選舉是台灣社會要選擇向後退或向前進的選擇。為了要讓台灣脫離藍綠惡鬥的局面,我提出了在野大聯盟的觀念。什麼叫作在野?沒有權力的人民叫做在野,不是權貴階級的就是在野。
在野大聯盟的精神在於,首先整合政黨,再來整合公民團體,最後團結全部市民。我柯文哲參選,它的意義並不是我去當選當市長,而是把市長的職務拿回來,再交還給全體台北市民,我當市長就是全民當市長。連李敖都說不可以讓台灣再變成北韓,難道我們要讓世襲的權貴繼續把持台灣的政治嗎?
參考東亞的現況,日本的東京、大阪,南韓的首爾都是用在野大聯盟的型市去打扮執政黨的,台灣沒有理由可以超越世界的潮流之外。民進黨作為台灣在野最大的力量,沒有民進黨參與的在野大連盟,他只會變成在野小聯盟,在此我非常感謝民進黨願意以開放的態度,讓我來進行在野大聯盟整合的可能。
我也知道辯論不是我的專長,但是為了整合我都願意三場的辯論,只要有利於台灣歷史的未來,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我都盡量去做,作一個外科醫師,我救治病人實事求是,台北市民,台北真的病了。台北需要醫療,我當醫生救人不分藍綠,邵曉玲需要幫忙的時候我去幫忙,連勝文需要急救的時候,我就是去急救。阿扁有病我也一樣去看。
我當醫生不分藍綠,同樣的如果我當市長,我也是不分藍綠的,請大家冷靜的想一想,誰能打破藍綠,結束這種對立,誰人超越政黨,還任於民,誰能團結在野最大的力量,結束國民黨在台北長期一黨執政讓美河市案、太極雙星案這種弊案不會再繼續發生,事實上過去半年的民調,也很清楚這是一個方向,也是唯一是可以打敗國民黨的方法。
以前我常常講我們要留一個什麼樣的台灣給下一代,我現在有一句更積極的一句話,我們如果一起努力創造台灣歷史的未來,台北市民如果你對未來還有期望,如果你對未來還有冀望,那我們應該一起努力,謝謝。
- 第二部份:提問與回應
提問一:太陽花學運後,藍綠政黨的民調支持度皆創下歷史新低,市民對政黨及政治人物不信任。若當選市長將如何連結政黨以外的力量?將如何重建市民對政府與民主制度的信心?
柯文哲回答:代議政治是過去三百年來民主政治的主流,但是很清楚的,在過去這段時間代議政治失靈了,在台灣,超過七成的民眾是反對核四的,可是它還是在立法院卡了很久,也因為代議政治的失效,連帶的政黨政治也失效,最後造成人民對兩黨的不信任。
我們認為解決的方案是以更民主的方法來解決目前民主失靈的現象,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是我基本的政治理念。我認為唯有訴諸更直接的民主,才能重建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因此,我有個具體的想法。
資訊開放:我們把所有甚至可以把市政府所有的會議紀錄,把政府所有各局處的,各樣的使用項目全部在網路上供全民來檢閱。我相信在陽光底下黑暗面會減少。
網路投票:網路投票是這樣,在目前的時代,我們使用手機、使用電腦就可以進行網路投票,我們可以對於政務官任免,局處所長的年終考核,甚至政治預算的審核,可以聽人民的意見。郝龍斌要辦世大運有問過你們的意見嗎?他搞花博有問過你們的意見嗎?我認為全民參與是解決政治黑箱最好的方法。
第二個講參與制預算,讓老百姓參與的制定跟審核,這才能夠達到全民參與的意義。在網路時代,開放資訊、網路投票、參與政治預算,這是造成一個直接民主最好的方法。
我認為,唯有更民主的方法才能解決目前民主失靈,也只有更開方的態度才能重建人民對政府的信任,謝謝。
提問二:太極雙星開發案是郝龍斌市長任內最大的弊案,牽扯到多位藍綠政治人物的涉入,如果您當選市長,將如何處理這個開發案?
柯文哲回答:從最近的新聞,官二代的吳志揚也是一堆弊案,官二代的郝龍斌有一個太極雙星案,官二代的馬英九有一個美和市案,你們真的要讓官三代的連勝文繼續再搞下去嗎?我柯文哲沒有政治包袱,最能夠收拾這個爛攤子,關於太極雙星案,我的主張是這樣,中止立約,收回開發主導權,重新規劃。
我來講一下,施振榮先生所提的微笑曲線,事實上在研發跟行銷是有最大的利潤,臺北市並不需要再多一棟或兩棟的商業大樓,台北市需要的是一個創新創業的大樓,台北市作為台灣的領頭羊,太極雙星又是位在台灣交通的樞紐,我主張讓太極雙星變成台灣創新創業的中心,作為台灣經濟發展的樞紐,BOT案能夠收回的空間,我主張在這個地方設立一個創新創業中心,臺北市政府要做的是,我們要建立一個平台,包括律師,會計師,管理團隊,秘書,甚至創投基金,我們希望可以在這個地方吸引全台灣甚至全世界的創業團隊在這個地方發展,我希望透過太極雙星的重新規劃,讓太極雙星變成台灣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也讓臺北成為一個創業城市。
因此,只有我這種沒有政治包袱的人,才能夠中止過去的弊案,重新規劃,讓太極雙星重新開始,適合台北市的需要,去成為一個創新創業的中心,謝謝
提問三:柯醫師曾經說過,如果講不出更好的方法,那麼現在這個爛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柯醫師也說過,未來當選台北市長之後,要將每年一千七百億元的預算刪除掉一百億,把它撥給社區團體和傳統市場的自治會,請教柯醫師,要如何匡列預算?要刪除哪些預算?而這種方法,到底是您口中所指的爛方法還是最好的方法呢?
柯文哲回答:我們要為成功找方法,不要為失敗找理由,傳統的政治人物常常告訴我們這個不可能那個不可以,但是政治新人會一直替臺北市民找出個新方法新的 solution,開放政府全民參與,這是我的基本政治理念。試問,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不過就是為人民服務,老百姓喜歡的送給他,老百姓不喜歡的把它拿掉,我在過去在台北市所謂的城市小旅行當中,不管我去五分鋪市場,去士林夜市,去師大龍泉里商圈,我慢慢發現,地方這個夜市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停車場,公共廁所,攤販的規範,甚至一些招牌的管理,請問,台北市政府會比當地的里長,比當地的自治會更清楚嗎?不會。倒過來,郝龍斌的臺北市政府常常在挖馬路在挖人行道,挖了再補補了再挖,這是我們要的嗎?也就是說,常常是我們要的他不做,啊我們不要的他拼命做給我們。
我的想法是這樣,如果我當市長,我會匡列一定額度的預算請公民來提案,經過專家跟或是市民的網路投票,通過以後,我在把這個預算編到各局處去作為他們的預算去執行,倒過來,各局處自己編的預算,也要有外部審核的機制,讓市民讓專家來審核以減少弊端。我的想法是這樣,透過參與式預算的方式,市民對預算有提案權,市民對預算有審核權,可以達到一個全民參與的境界,你們在問我這是好方法還是壞方法,我的回答是這樣,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謝謝。
- 第三部份:結論
親愛的台北市民,我來向大家說明一下我對台北市政的看法,我以前常常說,有想法才有昨法。慈濟證嚴法師說過,如果方向對了慢慢走還可以走到目的地,如果方向不對,走得再快也沒有用。所以在這裡,我先提出台北市政的六大願景,也就是六大目標 一、公義社會 二、文化城市 三、健康安全 四、關懷分享 五、社區營造 六、公開透明。
一、公義社會
建構一個可以做對的事情的社會,這就是公義社會,也就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
二、文化城市
有歷史感才能夠建立一個文化城市,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尊重自已的文化,先產生一個歷史感,才有可能去建構一個文化城市。
三、健康安全
在這段時間我慢慢發現,其實老百姓關心的是甚麼? 就是他的健康,還有食衣住行育樂的安全,而不是統獨、藍綠這種問題。像食安 、捷運的安全,這不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嗎? 所以建構一個可以安全居住的環境建構一個健康的環境,這是我的第三個目標。
四、關懷分享
台灣貧富懸殊越來越厲害,這需要處理,但最起碼 教育、醫療要平等,給窮人留下最後一個翻身的機會。 關懷分享,並不是有錢人的施捨,當一個社會有太多的窮人,太多的弱勢,即使你住在地堡都不會安穩的。
五、社區營造
我們常說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其實,自己的社區必須自己營造,我不希望台北城市變成一個水泥叢林,我希望我們能夠結合里長、里幹事、自治會、社區發展協會、甚至社區大學、社會企業 ,建構一個人與人之間可以充滿互動的社會,這是我的第五個目標。
六、公開透明
公開透明,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是我的基本政治理念,透過資訊公開,把政府的會議紀錄,把政府的經費使用全部上網公告,讓人民來審查。網路投票透過電腦、手機可以對政府的政策進行選擇。 參與式預算,公民可以對預算的審核,提出自己的想法,達到公民參與的境界。
台北市六大願景一、公義社會 二、文化城市 三、健康安全 四、關懷分享 五、社區營造 六、公開透明,我柯文哲最適合帶領台北市民追求這六大願景,因為我真誠、熱情、講究科學勇於負責,我是一個很真誠的人,講話很實在的人。
2013 年台灣社會的代表字是甚麼? 假! 我希望 2014 年,我可以帶領大家進入一個真誠的社會,我雖然有缺點,但我都不會去掩飾,而且很努力地去改進,相信這段時間你們也看到我的改變,我對人對事都充滿熱情,我做一個醫生,一切講求科學證據,而且以數據來回答問題。我個人非常不喜歡虛偽造假的文化,我是一個勇於負責的人,我相信,台北市的公務員非常的優秀,他們只是缺少一個勇於負責的長官來帶領他們,臺大醫院的葉克膜團隊全部都是公務員,可是我們仍然建造一個世界第一流的醫療團隊。
我來當台北市長,台北市政府一定會變成一個最優秀的執政團隊,我,勇於負責! 我,當市長絕對不會再出現像余文這種事情,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這是一場以文化為主體的社會運動, 我要打一場改變台灣政治、文化、歷史的選戰,如果你選擇冷漠放棄,這個國家會繼續爛下去,如果你選擇一個機會、一個期望、台灣還是有未來的,台北市民 ,如果你心中還有期望,如果你心中還沒有放棄,讓我們一起努力!
(圖片來源:柯文哲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