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www.youtube.com/watch?v=WNTo6F8zfdo[/youtube]
「馬英九對提升自己低迷的民意滿意度無能為力,只好全力攻擊蔡英文,讓她一起難看。」一位民進黨內重量級人士私下透露他的觀察。這個手段,同時也是網路上酸言惡語的國民黨網軍,唯一能採取的手段。反應在國會殿堂上,便是一個造成國會癱瘓的政黨,用電視廣告指責另一個政黨癱瘓國會。
雙方唯一的共識,是大家都說對方不能代表民意。
民主難以運作,國家難以運作,整個社會難以運作。時間長達 15 年,正好就是政黨輪替後民進黨與國民黨執政的這段時間。長期的難以運作,失敗與挫折成了一種慣性,時間如此之久,養成了國家領導人、民意代表、企業經營者、專業工作者…幾乎每個人心裡都瀰漫著一股挫敗感和不安全感,不知不覺習慣以失敗定義未來,一切行動以失敗為前提,一切思考以失敗為依歸,整個國家瀰漫在巨大的失敗主義之中。
這段時間,恰好契合網路強力發展的黃金 15 年。這並不是偶然。
台灣失敗主義的核心因素眾多,但一切的發作全指向網路。在沒有網路的時代,所有的事件被侷限在電視與報紙有限的曝光版面之中,有限版面讓重大事件有限,需要關照的面向有限,重大的定義有限。有了網路,重大事件的版面無限、需要關照的面向無限、重大的定義無限。每個人都有自己個人化的重大事件,重大事件再也不是報紙頭條,PTT 說了算。刪了一個反馬的 Facebook 專頁,馬上增生千千萬萬個反馬專頁。再多的重大新聞,都能即時創造更多的版面。
不再是版面決定什麼是新聞,而是新聞創造版面、社群定義新聞。
網路破壞了既有的運作模式,潮水快速褪去,那些笑容可掬的上流人士突然變成了裸體淫笑的下流傢伙。以往關起門來可以處理的事,現在全變了黑箱。不是既有的模式突然無能,而是網路讓舊的模式顯得無能,民粹的迴授效應持續放大並強化了這個無能,賦予了馬英九冤而不枉的歷史定位。
台灣的政治運作需要從根本創新。我 2007 年年中創業時只模糊覺得台灣可以更新,不到一年,全球網路發源地美國,他們競選總統時採用的手法,讓我看到未來,可以不再只有失敗主義的未來。這意味著台灣有機會成為全球華人新世紀的民主發源地,這代表台灣有機會超越全世界以往的民主運行模式,成為世界新民主的典範。
這個島國需要前進,台灣的民主需要進步。
在這個脈絡下,我用 Richi 挑戰了虛擬貨幣、網路央行這樣的經濟重分配力量的金融技術實驗,我用《TechOrange》計劃性累積了行動力社群可能可以聚集的新政治力經驗,我擔心知識進口的崩壞引進了國際知名的趨勢科技媒體《WIRED》。很多失敗,萃取十足珍貴的、正在累積的成功。
網路釋放的巨大問題,由網路解決。需要的解決方案很多,也需要網路圈各種技術、知識與組織的合作,更需要公民的參與和關注。
但答案,就是直接民主。
(圖片來源:imagelight, CC Licensed)
—
科技不能解決的事,就交給《BuzzOrange》吧!
政治、社會、經濟、商業、生活,《BO》給你跟別人不一樣的視野與觀點,加入我們的粉絲團,一起 BUZZ!
Facebook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buzz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