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獨立運動發展得很早,為此運動而犧牲的台灣人也不少,根據有關的資料顯示,第一位因為實際從事台獨運動而犧牲的人,是在一九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被國府(中華民國)由日本抓回來的陳智雄。
曾經坐過國府黑牢達二十七年的鍾謙順,在他所寫的『煉獄餘生錄』中,稱呼陳智雄為『台獨的第一犧牲者』;由台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編印的『政治犯—台灣獨立運動史』,有陳智雄的專篇,將他譽為『台獨第一烈士』。
根據有限的資料來看,陳智雄(1916 年 2 月 18 日-1963 年 5 月 28 日)相當可能也是國府第一個透過外交途徑逮捕回台的台獨人士。當年,國府對待海外台獨人士的方式有:對待廖文毅的勸降方式、特准邱永漢回台投資的擁抱企業家方式,以及利用威脅利誘和親情呼喚的方式騙降,使廖文毅集團瓦解等等。
- 利用外交途徑逮捕異議人士
透過外交途徑逮捕政治異議人士,對於當年外交行情大幅滑落的國府而言,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個案;對政治異議人士而言,固然是一項高度的政治迫害,毋寧也是一項『被迫害的殊榮』。陳智雄憑什麼受國府如此『重大待遇』?
陳智雄具有外語才華,通曉六國語言,二次大戰期間曾被日本徵調到印尼擔任翻譯;戰後,在早期的日本台獨組織中,扮演了相當於外交官的角色,廖文毅的『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派他擔任『東南亞巡迴大使』。
由於陳智雄的努力和他長期從事印尼貿易(編按:他暗中提供日軍遺留下來的大批武器,援助印尼的獨立革命軍,成功讓印尼獨立。)的緣故,『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在東南亞各國建立了還算不錯的外交關係。國府對此情形十分疑忌,便在一九五五年第一次透過外交途徑同時向日本、印尼施壓。
- 日本拒絕他入境,做了半年的空中飛人
首先採取行動的是印尼蘇卡諾政府,陳智雄遭逮捕後,憑著戰時與蘇卡諾所建立的關係,獲得釋放遣返日本,但是,日本政府也與國府沆瀣一氣,竟然拒絕他入境。就這樣,陳智雄在東京和印尼之間的飛機上往來好幾次,直到有一位他在飛機上碰到的瑞士國會議員出面,安排他到瑞士去居住,並順利取得瑞士公民權以後,他才得以於 1958 年以瑞士公民身份前往日本,繼續獨立運動的推展。
他作了整整半年的『空中飛人』。這在台灣史上,應該也是獨一無二的案例。
有一個說法,指出陳智雄曾經安排廖文毅參加一九五五年在印尼萬隆舉行的『萬隆會議』,不過,根據調查局海外單位的資料,廖文毅比較重大的一次外交活動,是參加一九六三年的馬來西亞獨立大典,而這次似乎是由於馬來西亞獨立運動領袖東古拉曼一九六一年訪問日本時,與廖文毅結緣許諾的。
- 與日本合作逮捕他
不管如何,陳智雄在日本台獨運動佔有重要地位,讓國府寢食不安而亟思予以剷除是事實。所以,國府於一九六○年再度勾結日本政府以『毒販』罪名逮捕他,也就不足為奇了。
據說,日本政府將陳智雄送回台灣,曾獲得國府不將他下獄的承諾。他於一九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被遣返後才得以自由行動,並繼續在島內推動台獨運動。
- 遣返回國後,被發現籌組台獨組織
隔了一年,一九六一年年底,國府調查局在進行信件檢查時,發現他正在籌組『同心社』的台獨組織,並且已經吸收了台灣大學畢業的戴村德、簫坤旺等人,即分別將他們逮捕,一九八二年起訴,判決結果是:戴、簫兩人各判八年,陳智雄則處以死刑。
陳智雄受審判時一直以台語回答,暴怒的中華民國軍法官要他以「國語」回答,陳智雄正氣凜然的說:「台語就是我的國語」。豈料惹得軍法官的暴怒,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八日,陳智雄被綁赴刑場執行槍決。當時,鍾謙順仍在國府的苦牢中,他透過其他受刑人的傳述得知,在槍決前,警衛班長『竟然不將他的腳鐐好好卸除,而以斧頭砍斷他的雙腳掌』,然而,陳智雄一直忍住痛楚,高聲喊叫:『台灣獨立萬歲!台獨萬歲!』
(資料來源:南方快報、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shawn chen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