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加州的某些地區,當地的小學老師年薪約為 4 萬美元,但對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的 CEO 而言,每小時賺進 2、3 千美元算是最差的表現了。
而這正顯示出,美國的貧富差距正不斷增加。
- CEO的高薪,成為貧富差距的標記
日前有份調查,將全球所有富有的人排名,第一名是甲骨文公司的執行長 Larry Ellison,將他的財產換算成時薪,竟高達 3 萬 7692 美元,而財富第二的是迪士尼(Walt Disney)執行長 Robert Iger,第三名則為電影媒體大亨 Rupert Murdoch,他們只要利用幾小時的時間,就能有和老師差不多的年收入。
這些 CEO 們與我們不同的是,他們是經濟體系下最明顯的受益者,薪酬也一直備受爭議,當然這些執行長們他們都努力做好他們所擅長的事,並在商業上有過人成就,但對於社會而言,他們的重要程度有超過老師、護士、消防員,或是農夫嗎?
在經濟體制下,錢被集中在金字塔頂端,富有的人更加富有,而中產階級卻不斷感受到沉重的負擔,國際樂施會(Oxfam)就曾在 1 月份公布一項報告,內容指出,全球前 85 名富人所擁有的財富,相當於全球 35 億最貧窮民眾的財富總和,金融危機後的經濟復甦,在一般老百姓的生活裡根本無感,CEO 的高薪,反而成為貧富差距的標記。
- 企業的成功應該共享,創造平等機會
隨著貧富差距擴大,勞動者早失去的議價的能力,大部分的執行長們,財產來自於公司股票,投資成功就會反應在薪水上,但支撐公司的員工卻享受不到,他們面臨更多的工作,卻沒有額外的報酬。
這表示,若主管們的薪水不斷增加,支付給勞工階級、管理人員的薪資就變少了,這是否成為中產階級薪水停滯的原因之一?是不是造成生產力上升工資卻下降的結果呢?
如果公司能對員工有更好的補償,將對企業與經濟整體有更好的結果,企業的成功應該與員工分享,而不是由 CEO 們共享,財富沒有得到適當分配,將造成社會失去平衡,應該努力創造平等的機會,以改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