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及利亞於今年四月修正了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統計數據,結果一夜之間就暴增了 89%,從 2,700 億美元躍升至 5,100 億美元,也因此取代了南非,成為非洲最大經濟體。
這聽起來像在變魔術,但其實只是因為奈及利亞實在是太久沒有更新其經濟資料而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建議各國,至少每五年就要更新一次經濟資料,有些勤勞一點的經濟體甚至每三年就會更新一次,但奈及利亞最近一次更新資料,卻是在 1990 年,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 如此慢半拍又大幅度的修正,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準確的經濟資料是擬訂政策及吸引投資的關鍵,因此過時的資訊將使人無法得知該國真實的經濟狀況,進而讓投資者因錯誤的資訊及印象,而選擇放棄投資。
例如快速成長中的奈及利亞電影工業「奈萊塢」(Nollywood),其規模目前已僅次於農業,但更新前的資料卻完全沒有將其納入。其它如電信及網路等 1990 年後才開始蓬勃發展的產業,其發展的現況也與舊資料相去甚遠。
在奈及利亞更新資料後,高達 5,100 億美元的 GDP,代表奈及利亞擁有比過去想像中更大的市場、更高的投資信心,以及更大的政治影響力,因此今後肯定將更容易吸引到投資。
- 新資料對奈及利亞最大的影響:打破以往給人的落後印象
過去奈及利亞總是給人「靠著賣石油發達」的印象,但新資料顯示,奈及利亞的經濟發展其實比想像中多元:石油與天然氣所佔的比例,已經從過去的 32.4 %,降到了 14.4 %,顯示對石油的依賴降低了。
另外,農業從 34.6 % 降至 21.6 %,電信產業則從 0.8 % 成長至近 9 %,而過去沒有記錄的奈萊塢,也從 0 % 增加為 1.4 %,在在顯示了奈及利亞正逐漸朝現代化發展。
此外,在重新統計後,奈及利亞國債也從 16 % 降至 11 %,代表奈及利亞將來有機會能借到更多錢來發展公共建設。因此,相信這次奈及利亞的成果,能激勵非洲其它國家跟進,一同更新其經濟資料與 GDP 統計數據。
(資料來源:Huffington Post;圖片來源:The Advocacy Project,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