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及利亞影星 Stella Damasus:「我們有兩百多位女學生遭集體綁架,各國卻彷彿置若罔聞,世界到底是怎麼了?」

奈及利亞恐怖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於 4 月 14 日綁架了估計超過兩百七十名奈及利亞女中學生,領袖席考(Abubakar Shekau)更宣稱將低價賣出這些女學生,外界擔心這些女學生恐怕將被當作性奴隸販售:

奈及利亞電影明星 Stella Damasus 錄製了一段影片,除了說明該綁架事件之外,也表示:「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但綁架事件迄今已經兩週,卻只見國際不聞不問,這令我感到十分訝異。」她也表示,對於奈及利亞政府及軍方的無作為,她感到十分羞愧。

  • 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迅速回應

蜜雪兒除了很早便響應 Twitter 上「帶回我們的女孩」(#BringBackOurGirls)的活動之外,也在 5 月 10 日代替了總統歐巴馬,主持白宮的「每週演說」,聲援這些無辜遭劫的女學生,並表示因自己本身也有兩個女兒,因此對那些女學生的遭遇及內心的痛苦感同身受:

歐巴馬總統隨後也回應,誓言將「不計一切將那些女孩們帶回家」:

此外,前國務卿希拉蕊、歌手 Leona Lewis、人權鬥士馬拉拉等人也都紛紛對此活動做出回應:

除了名人響應之外,各地也發起了不少聲援活動,抗議奈及利亞政府不斷以消極態度回應此次綁架事件:

(歐洲學生聯盟)

(南非)

(愛爾蘭)

(奈及利亞)

  • 台灣是置若罔聞的一份子嗎?

在中國時報《有話要說-請多報導國際新聞》一文中,前行政院新聞局長楊永明在開頭就直接表示:「最近國際上發生了一件人神共憤的大新聞,但台灣媒體並不重視。」

「台灣電子媒體過去受限於收視率牽制,不願多報導國際新聞,深怕收視率下滑影響廣告收入;

現在則是惡性循環下,各媒體對於國際新聞保持距離,擔心在國內政治議題的報導上輸人輸陣,不斷以誇大鏡頭方式呈現對峙,並以高分貝嘶喊批判言語,這樣的播報方式與習慣,自然使得距離遙遠與理性報導的國際新聞日益不受重視。」

雖然在 Google 搜尋結果頁面上,台灣看似有許多媒體報導此次奈及利亞綁架事件,但仔細看就會發現,幾乎一面倒是網路新聞(NOWnews、Yahoo 奇摩新聞、鉅亨網、新浪新聞中心等)。

對於台灣大部分許多沒有上網讀新聞習慣,只能從電視新聞獲得國際消息的人來說,電視沒報導的事件,就等於沒有發生,但這類不含腥羶色、只會增加內心壓力的新聞,卻不是獨鍾小確幸的台灣人民所樂見的,因此久而久之連「知的權利」被剝奪了也不在乎,還反過頭安慰自己「反正知識跟民主一樣不能當飯吃」。

楊永明最後表示:「希望被博科聖地綁架的女孩的命運,不只是網路上的一則小新聞,而應該是台灣媒體所關注的重要國際新聞。」但事實上,若希望台灣電視新聞有所改善的話,這就不應該是「台灣媒體所關注的重要國際新聞」而已,而應該是「台灣民眾想看到的重要國際新聞」,如先前抵制《新聞龍捲風》般,由觀眾出發,從根本給予新聞台改變的壓力。

(資料來源:Upworthy中時電子報;圖片來源:Daily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