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矽谷台裔父子疫年創業 小學娃當老闆到府修單車[影]〉。首圖來源:pixabay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疫情之下,全世界的父母在家工作與孩童遠距學習,有許多人因此大崩潰。但矽谷的這對父子,兩位小孩因美國疫情風行腳踏車,熱愛戶外活動且身為科技創業家的爸爸,兩位孩子也自行從Logo 設計到設立網站開發平台一手包辦,創業到府單車維修,還辦理工作坊教人如何修腳踏車。(責任編輯:陳怡君)

(圖片來源:pixabay

矽谷一位熱愛單車的父親和兩位小學生兒子,疫情期間發展「到府維修腳踏車」服務,並成立公司。這位父親是台裔科技人簡誌均,他不在乎孩子變「黑手」,認為這過程能讓孩子學到必要的人生技能。

「他們是大小老闆,我只是司機。」來自台灣南投、現居加州聖荷西(San Jose)的簡誌均(Hugo Chien)是科技創業者,他和妻子育有兩個兒子,今年秋天Sean和Noah 分別升上小學 5 年級和 4 年級。

享受和孩子一起動手做的時光與情感連結,在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之前,熱愛戶外運動的簡誌均經常全家登山、滑雪和騎腳踏車,在井然有序的車庫裡擺著好幾輛古董單車。

利用週末閒暇時間上網找 1980 年代前後的義大利製古董腳踏車,買回家整理再賣掉,也是他的興趣之一。

去年 3 月中,美國加州實施居家避疫。初期幾個月兩兄弟跟著他在車庫看修腳踏車,潛移默化下學會怎麼補胎、換煞車等基本的維修技能。

腳踏車運動因疫情變火熱

而那時,腳踏車運動在美國正夯,深怕染疫、不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短途通勤族改騎腳踏車;另外,健身房關閉讓人們紛紛換到戶外從事保持社交距離的運動。

新的腳踏車缺貨且價位高,有些人把家中老舊的「兩輪」搬出來,卻發現煞車、輪胎或齒輪有問題,礙於疫情,不敢拿去店裡維修。加上美國人工貴,在舊金山灣區的腳踏車店光是補個內胎大約要花費 30 至 40 美元(約新台幣 800 元至 1100 元),需要大修的舊腳踏車更不划算。

創業魂上身的簡誌均認為,到府維修是個好機會,同時把「在家關了幾個月沒出門、變得害羞的孩子推出去服務人」。

推孩子出去,培育生活力和溝通力

就像每個愛孩子的家長,42 歲的簡誌均告訴中央社記者,他希望培育孩子生活力和溝通力,「從看到客人說叔叔阿姨好、解決問題,到負責地把任務完成,所有必要的人生技能都可以透過修腳踏車學到」。

弟弟Noah「想要一個好笑的名字」,有了公司取名為「豬和輪胎」的點子,哥哥Sean學用電腦軟體畫他們的品牌標誌和做網站。家庭創業以兩兄弟為老闆、各擁40%股份,簡誌均和妻子持有 20 %,並依照當地法令規定擔任未成年創業者的監護人。

有識別系統和社群平台「矽谷行動咖啡單車店 Pig & Tire」成立,初期他們從說中文的族群開始服務、10 美元起跳,現已開拓到其他族裔,截至 7 月中旬經手了 180 輛單車的維修。

過程中他們感受到,大家對兩兄弟在疫情期間戴著口罩、手套,全副武裝防疫到府幫忙修車的鼓勵,還意外收到許多客戶送的玩具禮物。

2 個小老闆能處理多數腳踏車「病症」,喜好咖啡的簡誌均隨身帶著自己烘烤的咖啡豆和沖煮工具,好整以暇地在旁沖咖啡請客人品嚐閒聊。有需要時,他才充當「苦力」把腳踏車抬上、抬下維修架。

遇到高難度的問題,這對小兄弟上網查、或請爸爸載去腳踏車店問專家。Sean 分享曾有週末連修 7 輛腳踏車的紀錄,「很累也很開心」;Noah 是好幫手並擅長補爆胎。一次大挑戰是他們拆解一輛兒童版腳踏車,修好恢復正常煞車,過程「全是黑油和零件」。

以腳踏車會友,簡誌均認為,這是疫情以來的難得收穫。父子 3 人開辦過兩個工作營,男孩們擔任講師,傳授其他孩子修腳踏車的功夫。

有些客人把待修單車送到他們家車庫,或請求組裝,維修單陸續從網路飛來,「如果不算汽油錢,算是正成長」。除已安排好的旅行,簡誌均笑稱:「修腳踏車就是我們今年的夏令營。」

延伸閱讀

【家長在家崩潰吶喊】遠距教學現場一片混亂,教育部快出來面對!

【台灣是亞洲首發】Google 地圖「單車模式」上線!「支援單車道+顯示坡度」讓你騎腳踏車不踩雷

【新冠肺炎疫情,重災區就在家內!】英國研究小孩在家遠距教學,媽媽大崩潰!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矽谷台裔父子疫年創業 小學娃當老闆到府修單車[影]〉。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