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演唱會等大型集會不能辦嗎?

圖片來源:Free-Photos

台灣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許多藝文展演活動被迫取消或延期。然而,在新冠疫情之下,室內集會是否一定會造成新冠肺炎感染?有其他國家做了這樣的研究。

巴塞隆納演唱會全程戴 N95,沒有造成新冠肺炎傳染

據《CNN》報導,《刺胳針》近期發表一項研究,對 2020 年 12 月西班牙巴塞隆納的 1 千個觀眾室內演唱會進行研究,發現該場演唱會並未造成新冠肺炎傳染。

演唱會的觀眾進場前需要檢測新冠肺炎病毒,並全程配戴 N95 口罩,但不需保持社會距離。場地有增強通風以及群眾動線安排,觀眾也需要使用 2 種 app 以方便追蹤和溝通活動後檢測結果。

然而,進行研究的利利伯博士(Dr Josep Llibre)強調,該研究是在西班牙疫情輕微時進行,並不表示所有大眾活動都安全。巴塞隆納當時單週平均確診數大概為 1 千上下。

利利柏博士表示,疫苗普及率、當地發病率、變種病毒的傳播率都會影響研究結果,所以還需要包括更多人數、不同背景與規則的研究。

英國政府贊助大型集會防疫研究——找不到病毒傳播證據

報導指出,在今年的 4 到 5 月,英國政府贊助了一個名為「Events Research Programme」的研究計畫,針對 9 場大型、多日的實體活動,分析如果在沒有減害措施的情況下,這些大型集會活動是否還安全。

其中一場活動是在利物補舉辦的室內夜店派對,2 天以來的人數大概 3 到 4 千人。

觀眾入店前需先檢測新冠病毒,但入內不需戴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5 天之後,觀眾會再做一次新冠病毒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有 9 個與活動相關的確診案例,但無法完全證明這些案例在演唱會感染。此外,研究者也監測活動附近的社區確診數有無升高,但找不到任何活動相關的病毒傳播證據。

領導該研究的布臣教授(Iain Buchan)建議,倘若觀眾的疫苗接種情況不明,大型室內集會還是必須檢測新冠病毒。「大型集會,尤其是沒有社交距離或戴口罩的室內集會,應該要以防範疫情爆發的方式處理,並且進行所有合理的檢測、減害措施,直到感染率夠低,或者變種病毒不再具威脅性為止。」他一樣也強調,利物補的這個活動是在低風險的時空背景下進行。

奧斯卡典禮防疫顧問點評

美國麻州大學達特茅斯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Dartmouth)的生物學助理教授布羅馬基(Erin Bromage),曾為奧斯卡典禮設立防疫安全計畫,也很常擔任大型集會的防疫安全顧問。他向《CNN》表示,在病毒仍然存在於社區的現況下,檢測是大眾集會的安全關鍵。

布羅馬基表示,若是室內的現場活動,他會把花費較低的快篩結合到票價中,讓與會者踏入場時就進行篩檢。他同時認為,增進室內的通風以降低感染風險,是每個室內活動的優先考量。

但對於上述巴塞隆納與英國的研究,布羅馬基不認為研究方法恰當,因為兩者都沒有讓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入內。「若要真的測驗他們的方法有沒有效,應該是要看空間內有 1 到 2 個陽性感染者,接著觀察有無傳染。否則無法確認效果。」

台灣文藝展演活動停擺,藝文業者處境艱難

台灣自今年 5 月開始疫情嚴峻,許多藝文活動被迫取消。藝人郎祖筠的春河劇團舞台劇被影響,她在臉書寫下「防疫是很重要,但繼續打擊藝文團體,乾脆大家倒閉,都不要做了,努力掙扎、吃苦耐勞個屁。」引起網友批評。

因應表演工作者的困境,國家兩廳院的售票系統發起「雨天,我們撐傘」方案,提供觀眾將退款轉捐原節目主辦單位,或直接以捐款行動表達支持。此外,文化部也公告文化藝術展演可申請營運損失補助,最多可獲 250 萬元補助。

在全世界尚未找到真正安全的大型室內集會舉辦方法之前,消費者、藝文業者與政府恐怕得再多撐一會了。

推薦閱讀

【攏是移工命不同】苗栗對移工下「禁足令」,新加坡前進宿舍為 1 萬名移工施打疫苗

【越南疫情爆發】1 億人口接種率僅 1%,珍貴疫苗「先救工業區」

【「報復性消費」超出疫情前表現】疫苗施打率超過 50%!美國人開始跑電影院、遊樂園

參考資料

Can indoor concerts ever be safe again?

Same-day SARS-CoV-2 antigen test screening in an indoor mass-gathering live music event: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演出停擺兩樣情】郎祖筠怒批「乾脆倒閉」遭出征 陶晶瑩演唱會又延期「總有一天會見面」

雨天,我們撐傘 捐贈方案

紓困加碼拚月底三讀 藝文最多補助250萬

(首圖來源:Free-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