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翻攝自 Monarch Tractor
講求人工智慧、物聯網、綠能等的智慧農業是未來趨勢,現在有 1 家美國加州新創公司,發明了電動自駕曳引機,講求環保綠能、省人力,且可無人駕駛,幫了農民大忙!
全球第一座上市自駕曳引機
《CNN》報導,美國加州新創公司「帝王曳引機」(暫譯,Monarch Tractor)是全球第一座販售自駕曳引機的公司。這款自駕曳引機的工作項目包含耕作、收割和除草,充電 5 小時就能工作 10 小時。
這款曳引機有偵測牲畜或農作物的感應器,同時自建防止翻倒和撞擊系統,會自動與農夫保持安全距離。即便如此,為了配合美國法規,曳引機工作時一定要有人員在場,因此自駕曳引機的遠端會有個操作員接收即時警報,隨時停下機器。
此外,自駕曳引機運作時,會收集耕地、作物健康程度、長期產量等資料,同時也提醒農夫灌溉外漏或者農作物變色等問題。
「帝王自駕曳引機」影片:
智慧農業能拉近消費者與農產品間的距離
自駕曳引機所收集的這些資料,除了幫助農民管理耕地與農作物外,也能讓消費者了解農產品。譬如只要掃食物包裝上的 QR 碼,消費者就能取得農產品的生產資訊。帝王曳引機的執行長潘美沙(Praveen Penmetsa)說:「我們想要消費者了解從農場到餐桌的過程,並珍惜這一切辛勞。如果農民可以用數據說故事,我想我們能夠創造更直接的橋樑。」
智慧農業自駕曳引機,省下金錢與人力
帝王曳引機表示,如果這款電動曳引機以再生能源充電,取代傳統柴油曳引機,1 輛平均每年能減少 53 噸碳排放,相當於 14 輛小客車的排放量。
除此之外,這輛曳引機每年還能為農民省下上千美元的勞力和燃料花費。
該自駕曳引機目前定價 1 台 5 萬美金,會在接下來 2 個月開始出售給加州、華盛頓、奧瑞岡等地的農民,並計畫在今年稍晚正式開始商業化量產,屆時將能幫助到更多農民。
智慧農業幫助現今農業
為什麼農民需要像是自駕曳引機等智慧農業的推動與發展?
目前農業正面臨 3 大威脅。一為人口遽增,根據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2050 年全球預估有 95 到 105 億人口,糧食需求將面臨增加 1 倍的壓力;二是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從旱災到水災,風災到高溫,使得農業生產風險增加;三為農村人口老化與少子化,農業人力大幅短缺。
這些問題,將可用智慧農業協助解決。智慧農業以現行產業生產模式為基礎,生產管理上輔以省工省力機械設備、輔具及感測元件的研發應用,並結合跨領域之資通訊技術(ICT)、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分析、區塊鏈(Block Chain)等前瞻技術導入,減輕農場作業負擔、降低勞動力需求,提供農民更有效率的農場經營管理模式,生產符合消費者需求,安全、安心及可追溯的農產品。
但光是市場推動智慧農業還不夠,法令也得跟上。帝王曳引機的執行長潘美沙表示,目前許多國家缺少自駕曳引機的法律框架。「政策和法條需要從根本上銜接新農業,在那之前,我想自動化的潛在利益無法完全被人們理解。」
推薦閱讀
【缺水成這樣,農夫怎麼活】氣候變遷下的缺水危機威脅農業,農夫改種「紫色香草」賺更多
參考資料
These electric self-driving tractors could make farming much greener
Monarch launches world’s first fully electric self-driving tr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