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HeungSoon
你知道在冷戰期間,原本意識形態相差甚遠的中國和美國之所以能改善關係,是因為桌球嗎?而台灣也在這場乒乓外交中被踢離國際舞台。今年是乒乓外交的 50 週年,來看看這場非正式卻至關重要的外交歷史。
乒乓外交的背景:中國想跟美國友好、眼紅日本
60 年代末期,美國因越戰而耗盡錢財,國際地位也式微,需要找到抗衡蘇聯的國家。中國和蘇聯的關係則開始惡化,蘇聯在中國邊境部屬兵力,因此中國希望恢復對美外交,提高國際聲量,也爭取聯合國席次。當時的雙方領袖——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與中國領導毛澤東,都想要拉攏對方抗衡蘇聯,毛澤東同時希望美國第七艦隊可以退出台灣海峽。於是一場以桌球為中心的「乒乓外交」就此展開。
據《外交家》(The Diplomat)報導,1954 年,日本桌球選手荻村伊智朗在倫敦贏得了世界桌球錦標賽的團隊與男子單打冠軍。《乒乓外交的起源》寫到:「中國領導人完全被此啟發。這場勝利毫無預期,且前所未有,讓日本在恥辱的二戰戰敗後,重拾驕傲。中國領導人認為,既然中國人和日本人的身形相似,應該也能拿下桌球的世界冠軍。」

日本桌球選手荻村伊智朗。圖片來源:wiki
文化大革命,左右中國桌球選手命運
中國馬上開始挑選選手培育,他們找到容國團,他曾於 1956 年成為香港冠軍,並且曾在非正式的比賽中打敗荻村伊智朗。中共自 1957 年開始培育容國團,提供他訓練基金,在 2 年後,22 歲的容國團就在他第 1 場的國際競賽――德國的世界桌球錦標賽拿下男子單打冠軍。毛澤東形容該場勝利有如「精神上的核武器」,桌球也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現自我的方式。而容國團的隊員莊則棟,則在 1961 年、1963 年、1965 年,連續三屆世界桌球錦標賽都獲得男子單打冠軍。
但接著,中國的乒乓運中斷了。1966 年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運動被視為布爾喬亞階級的活動,體壇明星被譴責,中國因此在 1967 年與 1969 年缺席世界桌球錦標賽,讓位給日本稱霸。
容國團和他 2 位贏得獎牌的選手,都被紅衛兵抓起來刑求,以修正主義分子的身份遊街示眾。過了 1 年多,容國團跟隨他 2 個夥伴的腳步,在樹上上吊,他口袋的字條寫著:「我愛我的名譽勝過生命」,享年 31 歲。
莊則棟由於跟毛澤東的老婆江青走得近,暫時逃過一劫,並且在 1967 與 1969 年都曾在非世界錦標賽的比賽打敗日本的冠軍。這對世界桌球錦標賽來說盡失顏面,沒了強勁的中國對手,撐不起「世界錦標賽」的抬頭。
1970 年,日本桌球協會以及日本桌球協會的會長後藤鉀二(Goto Koji),被授命要尋回中國選手,參加 1971 年於名古屋舉辦的世界桌球錦標賽。周恩來表示要中國隊參加可以,但必須要踢掉台灣隊。後藤鉀二因此在 1970 年底,宣佈為了要讓中國參加桌球錦標賽,必須要犧牲,把台灣移除參賽名單。後藤鉀二之後變成反中共、傾台人士的箭靶,日本甚至要派便衣警察保護他。
中國後來同意參賽,但提出 3 個政治原則:不執行敵視中國的政策、不參加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不妨礙正常化中美外交關係。《乒乓外交的起源》指出,這個原則日後變成中日在文化、經濟與其他領域建立交換關係的模板。
乒乓外交接駁車事件
接著,世界聞名的「乒乓外交接駁車事件」發生了。
世界桌球錦標賽的第一天,美國隊隊員葛倫科恩(Glenn Cowan)誤上中國隊隊員從體育館前往飯店的接駁車。在 15 分鐘的車程中,莊則棟表示自己「生長在『打倒美國帝國主義』的口號下」,前 10 分鐘都保持安靜,但後來他想起周恩來所說的「友誼優先,比賽第二」,自認有責任與美國隊建立關係,於是從車子末端位子起身,走向科恩表示:「我想要表示我的友善」,並送給科恩一面印有黃山圖案的杭州織錦。科恩回應:「你就是那個有名的莊對嗎?能從你收到這個禮物真好!」後來兩人下車,媒體拍下這個中美隊員友好的世紀瞬間,象徵兩國展開友善關係。

收下杭州織錦的科恩。圖片來源:wiki
事實上,在接駁車事件之前,中國隊就邀請加拿大、哥倫比亞、英國等隊伍,在桌球錦標賽後拜訪中國。之後周恩來也正式邀請美國隊。該年 4 月,12 個美國桌球選手就參訪人民大會堂與頤和園,也在 4 月 14 日與周恩來享用國宴。事後美國尼克森總統表示:「我從未料到對中國的主動行動,會以桌球隊訪問北京的形式實現。」
乒乓外交洪流下,命運大不同
這些在中、日、美乒乓外交下的歷史人物,命運不相同。
除了容國團上吊自殺外,莊則棟也發現自己站錯歷史的陣營。毛澤東死後,1976 年 9 月,四人幫被抓,由於莊則棟在 70 年代與江青過往甚密,被關入監獄數年。
促成中國參賽的後藤鉀二在 1972 年逝世,來不及看到美國總統尼克森在該年拜訪中國,這可謂是乒乓外交的最終成果。
科恩在 2004 年去世,享年 52 歲。莊則棟在 3 年後拜訪洛杉磯,拜訪了科恩的母親,表示沒能見到科恩最後一面,是最大的遺憾。
推薦閱讀
【日本不再低調批中國】看不下去中國侵害海域與人權,日美同盟引中國抗議
日本 Line 公司傳出中國資安疑慮,中國工程師擁有瀏覽使用者個資權限
【日本太客氣,中共太無理】從一場地震賑災就能看出,為何台日能友好,兩岸關係卻回不去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Heung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