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情吃緊的問題已影響至半導體產業,不僅經濟部緊盯,國外媒體也十分關注。此圖為示意圖,非現況。圖片來源:Taiwan1912,CC Licensed。
水情再拉警報!中央氣象局日前公布天氣展望,預估春季的整體降雨量仍偏低,提醒國人務必節約用水。
然而,春天還沒到,台灣中南部以擴大限水以因應乾旱,受影響層面不只日常生活,更可能使得全球車用晶片的供應雪上加霜。
科技大廠恐面臨缺水!台積電、聯電啟動載水車
中南部水情嚴峻,曾文水庫蓄水率已跌破 15%,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已在 17 日宣布,台南地區水情燈號在 25 日調整為減量供水的橙燈。而台南市府也以工業用水戶節水 7% 與非工業用水戶節水 10% 為目標,並整備 19 口抗旱井以備不時之需。
為了因應未來可能面臨的缺水窘境,據《上報》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已在日前啟動水車載水。台積電表示,儘管以水車載水會提高成本,但必須要先確保正常營運。此外,另一晶圓代工廠聯電也表示,目前尚未啟動水車買水,但已備妥水車,未來若有需要可以隨時啟動。
對於缺水問題影響至產業發展,經濟部長王美花強調,旱害應變中心已經做了最壞打算,台灣的用水預計要到 5、6 月梅雨鋒面報到後才能解除,經濟部除了呼籲業者節水,也透過水資源調度、再生誰場與海淡設施等,希望不要讓業者受到太多影響。
然而,缺水問題不僅是台灣內部的課題,連外媒也關注!
國際也關心台灣「缺水問題」!台積電等晶片製造商成焦點
由於,美國德州近日因遭暴風雪襲擊,發生大停電慘況,使短缺的晶片供給雪上加霜。對此,在里昂證券日前的報告中特別點名,台積電、聯電都是可望在此波暴風雪中受惠的供應商。
不過,台灣現在卻面臨缺水危機,因此也使得天然災害的議題再次浮上檯面。
《路透》日前以〈台灣晶片製造商為抗乾旱,已訂購水車做好最壞打算〉為題報導,當全球部分汽車製造商因「缺晶」被迫減產時,台灣半導體產業成了美國、德國等國家的救星。
此外,台灣也是蘋果公司等科技巨頭在全球技術供應鏈中的重要樞紐,因此當台灣中南部地區的水庫水位低於 20%,部分廠區也緊急備好水車,試圖防止全球晶片供應緊縮情況加劇。
然而,水情吃緊的情形已不是第一次。日前,台灣颱風論壇與綠色和平合作,在臉書上發布世紀末連續無雨日延長比例研究報告。綠色和平組織示警,台灣若不積極減碳,預估世紀末日月潭、頭社水庫沒有降雨的時間會再延長約 51%,再加上中南部本身乾溼季分明,連續無雨日延長幅度會比北部跟東部還嚴重。
台灣因疫情掌控得宜、晶片產業技術領先全球,獲得世界關注,若想要延續這股氣勢,在全球經濟板塊上佔有一席之地,在水資源,電力等能源議題上不可再忽視!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動員「護藻礁」背後沒說的事 —— 面臨電力空窗期時,你是要接受核能還是忍受空污?
【台灣森林比你想得更厲害】年蓄水量=73 座石門水庫!解決缺水問題就從「水土保持」開始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Taiwan1912、wikimedia,CC Licensed,經編輯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