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全台有房一族共 804 萬人 一屋族占 71 %最多〉。首圖來源:中央社,由 Pexels 提供。)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根據財政部統計,全台所有持有房產者,「個人」名下有一間房屋者大約 7 成。但魔鬼藏在細節裡,該數據是以「個人」作為計算,非「家庭」。
打個比方,假設一個家庭有 3 間房子, 1 間自住, 2 間置產投資,但房子持有人都寫不同人,這個家庭的成員,在財政部的統計中,仍算是一屋族。
台灣炒房問題,影響整個經濟發展架構、年輕人生育率等等的社會問題。一起來看,財政部對於囤房的解釋。(責任編輯:賴怡璇)

財政部公布 109 年個人房屋稅籍統計,全台有房一族共 804 萬 1690 人。圖片來源:Pexels
財政部近日公布民國 109 年個人房屋稅籍統計,全台有房一族共 804 萬 1690 人,其中以名下只有 1 間房屋者居多,占比 71 %,有 4 間以上房屋者共 31.9 萬人,占比不到 4 %,比重均與 108 年相當。
財政部近日公布「109 年度台閩地區房屋稅籍個人歸戶統計表」,去年全台有房一族人數為 804 萬 1690 人,其中以個人名下有 1 間房屋者最多,達 572.4 萬人,占比約 71 %,與名下有 2 房、 3 房者合計占比達 96.03 %,顯示台灣絕大多數仍以自住族為主。
名下有 4 戶以上房屋者則共有 31.9 萬人,占比 3.97 % ,仍為少數;其中以名下有 4 房者最多,為 16.1 萬人,擁房 10 房以上的超級大戶則有 1 萬 9472 人,占比為 0.24% 。
與 108 年度相比,全台有房一族人數增加 4 萬 8967 人,增幅約 0.61 %,變化不大;以「擁有 3 房以下」及「擁有 4 房以上」做區隔, 109 年「擁有 3 房以下」的人數比前年微增 0.59 %,「擁 4 房以上」的人數則年增 1.14% ;增幅都不大,但多房族人數成長速度相對稍快。
財政部官員說明,統計顯示,絕大多數有房的人還是以自住需求為主,擁有房屋者增加,背後原因有很多,未必與囤房有關。
舉例來說,近年政府力推都更危老,舊房重建後蓋新屋,房屋數量自然會增加,也有些繼承案件,上一代去世房屋改由多個子女共同持份,也會提升統計時有房一族的人數;個人名下房屋增加目的不一定都是囤房,也可能是因工作調職,只好添購新居,或是買房為了供兒女居住。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居住正義背後有陰謀】政府蓋房子給你住,卻讓你住進去後比以前更窮
【台灣人超愛囤房】煽動「仇富」無法解決高房價:阻止房地產稅提高的人,就是台灣人自己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全台有房一族共 804 萬人 一屋族占 71 %最多〉。首圖來源:中央社,由 Pexels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