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寶島暖實力:在臺灣真切活著的36顆心》,由 蔚藍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上報提供,由蔣銀珊攝影。)

【《BO》編輯檯好書推薦:《寶島暖實力:在臺灣真切活著的36顆心》】

到博客來找這本書

最適合閱讀本書的讀者: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台灣靠著團結對抗病毒,在這座 2300+ 萬人的島嶼上,有著 2300+ 萬個不同的靈魂,用不同的方式守護台灣。

台灣少子女化問題嚴重,不僅衝擊勞動人口,更使教師成為僧多粥少的職業。但儘管如此,偏鄉師資仍是台灣教育的困境之一。

資源分配與交通不便利成了偏鄉教育的阻力,但是本文主角——廖修霖卻選擇一心投入,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廖爺爺」。而這一切可都與 20 多年前的 921 地震有關。(選書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上報提供,由蔣銀珊攝影。

文/陳德愉

這是一個退伍老榮民的故事。

南投縣中寮鄉是九二一大地震傷亡最慘重的災區,全鄉傾倒戶數超過八成。許多人搬離傷心地,森林便趁隙而入。二十年過去,如今,草木已經鋪得漫山遍野,一眼望去盡是綠色野林,只偶爾出現一兩片褐色屋頂點綴其中。

九二一地震發生後,鄉民們紛紛離開滿目倉夷的家鄉,當年六十五歲的退休少校廖修霖卻帶著太太以及八歲的小孫子,舉家從臺北搬到中寮來。「我住在這裡,已經超過十八年了。」人稱「廖爺爺」的廖修霖對我說。他的背後,是一棟綠色外牆的透天厝,門前掛著「瀧林書屋」的招牌。

從總統府走到中寮鄉的山林裡!廖修霖:很高興能為國家做點事

在中寮鄉,沒有人不認識廖爺爺和廖奶奶,如果這十八年間,你曾在北中寮念過小學的話,你還會上過廖爺爺免費的英文課,甚至在放學後到廖爺爺的瀧林書屋讀書、寫功課、吃飯、吃點心,甚至住過廖爺爺家,或是吃過廖奶奶請人從南投市送來的麥當勞。

八十三歲的廖爺爺一身乾淨整齊的襯衫西褲、素色領帶,戴著帽子,細細的眼睛彎成兩隻上弦月,講起話來永遠充滿耐心、輕聲細語。我看著他滿臉笑容地站在綠色的透天厝門前,完全就是兒童繪本裡畫的,理想中的爺爺啊。

他背後的「中寮鄉第一豪宅」,是全鄉孩子們共用的「書屋」。中寮鄉爽文國中教導主任王政忠(電影「老師,你會不會回來」主角原型)要成立「爽中青年軍」,組織畢業生返鄉擔任志工,這棟房子是「爽中青年軍」的會議和工作場地。爺爺八十歲時出來擔任彰平溪文化藝術協會的理事長,想要做一個中寮鄉的生活交流平臺,這裡又成了他和奶奶的辦公室。

我問爺爺,那你和奶奶住在哪裡?爺爺微笑著,低頭望著窗戶往後院指指,我伸頭過去一看,原來他們老夫妻是住在隔壁的小房子裡。

今年(二○一九)國慶,廖爺爺以榮民楷模的身份參加總統府前閱兵大典。他告訴我,自己坐在看臺上,回想這一生—爺爺以前曾經是總統府後面總政戰部的軍官呢,天天到這裡上班——五十年歲月匆匆,卻是恍如隔日。

然後,廖爺爺細細地告訴我,他是如何從總統府走到中寮鄉的山林裡。「我是南投名間人,政工幹校政治系六期畢業後留校服務擔任隊執官,因為我對英文很有興趣,於是又去念軍官外語學校一年,改任翻譯官。可以說,我的外語能力完全是在軍中培養出來的。」

我問廖爺爺他在「總統府後面」上班的情形,他笑著說,「總政戰部的每一層樓,有一般樓房的兩、三層樓高啊!」「那時候若要迎接貴賓,都要走樓梯下來接他們,然後再帶貴賓上樓,再送貴賓走,每天都這樣上上下下跑啊。」他閉起眼睛,那棟巍峨的大樓房彷彿就在面前,穿越了半世紀的時空。

他以第一個臺籍軍官在總政戰部上班,應該是很有前途,不過,廖爺爺卻另有機緣。他告訴我,他有個朋友的父親那時候在做鞋子外銷,生意做得很大,問他是否有意來做貿易。

「一九七○年代是臺灣對外貿易起飛的時刻啊!」廖爺爺說,經過一番考慮,他下定決心從商,便以少校軍階退伍,退下軍服,成為一個提著公事包全世界跑透透的業務員。做了幾年的外銷業務員,廖爺爺被德國客戶挖走,在外商經過一番歷練後,他自行創業開設貿易公司,在臺灣尋找工廠製作日本運動鞋 Tiger(後來改名為 ASICS 亞瑟士),將球鞋外銷日本。

不久,代工廠寶成鞋業併購了廖爺爺的公司,另組新的子公司,廖爺爺繼續負責外銷業務。當時寶成有一個很大的美國客戶,為了服務這個客戶,沒多久廖爺爺就便被派駐美國,待了十年。直到寶成的美國分公司改組,公司希望廖爺爺能夠像過去那樣開疆闢土,給他兩個選擇:一是去越南籌組新工廠,二是去德州的皮革廠。廖爺爺不想去越南,又是佛教徒吃長素,不願意見到殺生。考慮再三,就遞了辭呈。

這中間還有一段人生奇緣,是關於著名的文化學者南懷瑾。

「還沒有去美國前,我曾在臺北市新生南路的『十方禪林』聽南懷瑾講佛學四年。後來我在芝加哥工作,南懷瑾在 DC(華盛頓特區)。有一次,一群臺灣的道友到美國去看他,我便接待他們,帶他們去見南懷瑾。」

「南懷瑾就對我說,要我每週末都過去幫忙他一些講學的工作,我就這樣飛了兩個月左右。南懷瑾又開口問我,要不要跟他一起去中國大陸發展。……不過,我因為家庭因素,後來沒有答應。」

雖然沒有跟著南懷瑾去中國,但是廖爺爺的內心,仍然有一塊嚮往著佛教的純淨之地。就在猶豫的當兒,廖爺爺接到父親的電話,要他回臺灣助選!廖爺爺笑著說:「我們同村的鄰居陳啟吉(當時的省議員)要選縣長,當然所有人都要來幫忙!」

後來,陳啟吉以些微差距落選。「雖然他沒有選上,但是,這一次助選的經驗非常重要!」一直輕聲細語的廖爺爺,突然神情激動起來:「我是一個臺灣人,可是,我從來不認識這裡,可以說,我對臺灣、對南投的認識,都是從那一次的選舉開始的。」

奉獻地方的種子,就在那時候埋下了,雖然是一場不成功的選舉,卻改變了他的一生。

廖爺爺的第一任妻子早已過世,三個兒子都在美國發展。陳啟吉落選後,廖爺爺曾幫助陳啟吉在南部創業沒有成功,心灰意冷地回到臺北,他心裡想:「餘生都奉獻給宗教吧!」說到這裡,廖爺爺一臉腼腆:「當時我曾經出家,不過修行後發現與我想像中的修行生活並不相同,於是又還俗了。」雖然還俗,可是,廖爺爺持續在佛教團體裡修行。人間的緣分就是這樣奇妙,總在意外時來到,廖爺爺竟在修行時認識了有同樣信仰的廖奶奶。廖奶奶過去也曾有一段不成功的婚姻,兩個人都到了夕陽的年齡才相遇相伴,因此,他們更加珍惜這難得的緣分。

就在廖爺爺以為將與奶奶相伴修行安靜地終老時,命運的手指向他們——九二一大地震發生了!震央在集集,整個南投縣都是災區,「我名間老家的牆倒下來,當場壓死我父親。」

921 大地震翻轉人生!廖爺爺回鄉用 ABC 搖滾偏鄉

「我父親把母親抱在懷裡,用背樑保護她,母親雖然倖免於難,但是斷了三根肋骨。」那時候,廖爺爺的母親已經高齡八十五歲了。

「我立刻從臺北回南投。妳不能想像,我走在村子裡,路旁每一戶,那景象……」廖爺爺的雙眼露出極大的傷痛,二十年了,那聲聲哀嚎從來沒有離開過他的腦海。隔年,廖爺爺決心帶著廖奶奶一同回到南投。我問,為什麼選擇中寮?他笑著告訴我,當時到處找適合建屋的地面,尤其是他們老夫妻還帶著剛上小學的孫子,經人介紹和清水國小的校長見了一面,一聊如故,當場決心要搬到中寮來。

那時,中寮的房子倒了超過八成,道路都壞了!我心裡想著,爺爺講得雖然輕鬆,可是,要不是有極大奉獻心的人,是不會來最艱苦的災區參加重建的,而且,還是一對六十多歲的老夫妻!

廖爺爺在這裡開辦「中寮阿嬤手工布工坊」工廠,招募中寮的中高齡婦女來這裡縫製包包、外銷的閣樓墊等等,讓她們有一份收入。至於書屋的起源,他笑著跟我說,這是一個意外!

「這裡沒有英文補習班,也缺乏英文師資,所以我自己教孫子讀英文。他有許多同學,下課後來我家寫功課,我就一起教,人數不斷增加,最高時曾經到達二十九個人。」本來住在組合屋裡的廖爺爺,開始想要建一棟「豪宅」給這群孩子。說到這兒,本來一直在旁邊安靜地聽爺爺說話的廖奶奶,忍不住開口說:「這房子可是名家設計的唷!」

原來,他們特地去找廖奶奶的義兄,臺北藝大的教授幫忙設計。我細看內部裝潢,全屋內裝都是原木精細打造,整片牆的書櫃裡放著閃亮的新書,中間是上課的大長桌與鐵椅,還有冷氣空調,這樣的高級教室在鄉下是聞所未聞,而這「只」是爺爺想送給小朋友們的一份禮物。

廖爺爺每週二、四晚上在這裡上英文課,前清水國小校長林宜誠夫妻義務在這裡上三個晚上的其他課程。這裡是中寮鄉唯一的補習班,也是孩子們下課後可以去寫功課、吃點心的地方。不久,附近的小學也都開辦了「廖爺爺英文時間」,廖爺爺每週去附近的小學幫全校同學上課,偏鄉小學全校學生不過數十個人,「但是,老師們會跟著一起學,老師最認真。」廖爺爺笑著說。

每次的英文課結束時會有「通關測驗」,凡是過關的孩子,廖奶奶請吃麥當勞。

「我打電話向南投市的麥當勞訂餐,麥當勞聽說是中寮的學校,直接問我們,學校裡有多少個老師?老師的份,麥當勞請客!」廖奶奶在旁邊呵呵笑起來。

十八年過去了,廖爺爺的孩子們也長大了,有的念大學、有的念研究所,也有在工作的了,他們開始回到書屋,成為新的生力軍。奶奶說,書屋的大孩子們正為學弟妹們辦暑期活動,這裡成為青年軍活動的場地。六十五歲投入災區重建,將餘生奉獻給偏鄉兒童,我問廖爺爺,這十八年來的內心感觸。爺爺看著我,認真地說——

很多人稱讚我幫助地方幫助孩子,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我最感謝的,就是這裡的小朋友。

他們給我一個奉獻的機會。這十八年來,我的身體雖然老了,可是心境一直都很年輕。

瞇著彎彎的眼睛,滿臉的光彩,說實話,廖爺爺看起來一點兒也不像八十三歲了,比實際年齡起碼年輕至少十八歲,歲月在山林、孩子的笑語聲間凍結了。

我的英文能力,完全是在軍中學習而來,國家栽培的,如今退休了,可以回饋到小朋友的身上——我很高興,我是在為國家做一點事。

廖爺爺笑瞇瞇地說。他在中寮,實踐了自己一生的願望。

廖修霖
出生年:一九三七年
出生地:南投縣名間鄉
學 歷:政工幹校政治系、軍官外語學院、東海哲學系EMBA
經 歷:總政戰部參謀少校退伍、鞋廠外銷業務、美商駐臺分公司經理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台灣國機國造的重要推手】從 U-2 飛官到 IDF 之父!華錫鈞曾差點在北京上空被轟炸

【會講英文就好棒棒?】精通台語薪水卻比會英文少 1 萬,就業市場歡迎母語嗎?

「沒有語言後,你是誰?」—— 專訪白紫老師:一位鄒族族人,同時也是母親與老師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寶島暖實力:在臺灣真切活著的36顆心》,由 蔚藍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上報提供,由蔣銀珊攝影。)